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10581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8月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中医中医培训培训学习心得学习心得体会体会 陈明松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 C) f: G P8 I5 U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 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 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 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 针灸、 病因病机、 诊断治疗、 养生保健等等。 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 把人看作与

2、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 会得病, 阴离阳绝就会死人。 可以说, 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 矛盾观、 系统观、 演变观、 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说, 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 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 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 问寒热、 察表里达到明虚实、 辨阴阳的目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 (外在表现) 及证 (病理) 、 由标(症状)到本(病因)

3、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m2 L1 |4 G$ C! C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4 b2 N/ e! E J) m# p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 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 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 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 K序上载有“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 仁以成之。”所以首先是仁者才能为医。中医还认为情志与五脏疾病有关:喜伤肺(笑能死 人)

4、,怒伤肝(大动肝火,眼珠突出),恐伤肾(吓得尿裤子),思伤脾(单相思吃不下饭), 悲伤心(不用解释啦)。这些都说明什么问题啊?这些是在教导人们相互间要控制好自己的 行为和情绪,彼此间要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地生活。 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深邃的 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 活。 喜欢中医, 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 中, 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外, 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

5、活 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但就像刘老师说的, 一年的跟师学习还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 我们的培训就是希 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同学有所教导与交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 膳食疗法令我感受颇深。 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 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 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 的影响;“证”与

6、“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在课堂学习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 记得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 不是很适应这边的 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对 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 己的饮食习惯, 使得自己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 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 一些很有用的建议。 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 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辅助

7、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 传下去。 中医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不同于学习现代医学,它的观点与现代医学有很大的不同。系统的 观点和辨证的观点是它的特点。整体观点也是其特色。学习中医,入门不难,一 般经中医学院四年的学习,可知其概要。然入精则不易。自古以来,医书充栋, 立论繁琐。 将我之所学习的中医心得如下阐述。 一.从论从门,先难后易 本人意见,伤寒论是学习中医的内功根基,一定要狠下功夫。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1.背诵医宗金鉴.伤寒心法和长沙方歌括 。 2.看伤寒论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 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 3.看注解成无

8、已注解伤寒论 。 伤寒明理论 方解 。 徐大椿伤寒论类方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金匮心 典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钱璜伤寒溯源集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刘渡 舟的. 郑钦安的等。 重点学习对象: 郑钦安及陈修园 二学习好辩证,明病因病理。 本人推荐: 内经 难经 四诊抉要 温病条辨重点:内经。 三学习好本草及方剂,用药如神。 本人推荐: 施今墨对药 虫类药的应用 中药学 方剂学 删补名医方论 四学习名家医案,以广见识 章次公医案 叶天临证指南医案 朱进忠医案 蒲辅周医疗经验朱良春 的有关医论疑难病证思辨录 经方实验录 其他如医学心悟 医门法律 医宗必读 傅青主男女科 秦伯未医书 系列等

9、等。 五勤于实践,不断提高。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 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 ,右手给人 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 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 病,但口感不好, 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 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

10、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迄今仍然为人 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 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 从而逐渐形成 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 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 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 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

11、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 以确定病情, 尽而就产生了 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 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 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 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 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 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 一 寸 光 阴

12、不 可 轻 4 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 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 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 了其特有的优势, 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 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 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第一章: 理-中医学的基本观念 学习中医,正确掌握和运用中医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明医理。 医理不明,纵然知道很多中医学的知识,但使用起来可能会不得要领,甚至动

13、手便错。中医 的医理并不是一大套高深玄妙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而是自然之道,就是人本来如此的、在 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千万年来都没更变过的那些生命规律。 比如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睡, 这吃喝 拉撒睡的规律或机制,也就是最基本的医理。失眠、便秘、厌食、胃肠疾病等等,都是这个 时代常见的问题, 各种对治的药品或保健品经常在各式的广告中出现, 似乎也能够说明这些 问题的普遍性和对治的乏效。 我们如果不清楚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机制, 就不知道如何调 节以帮助身体回归到常态,也就无法断绝出现问题的原因。原因没有解决,只在业已出现的 结果上大做文章, 怎么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呢?就像一边在治理污染, 一边无视污染源的

14、继 续活动一样, 其治理当然是乏效的。 并且这种无视根本的治理过程本身很可能也是一种污染 方式,这样的话,这种所谓的治理也只是治理者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罢了,对于被治理的对 象而言,其实是在承受着更加深重的污染。很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在医 疗领域内可以说是时有发生,我们所能见到的辗转求医、久治乏效或病情反复的病人,大多 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治疗”名誉的“污染”。就像美国的一项研究所显示的一样:每年 由于医生误诊、用药错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手术失误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 225400 人。 临床医疗差错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 仅仅排在癌症和心脏病之后。 其中最重大的一 类死亡

15、原因是住院患者死于“药物的有害、意外或不良作用”,而且发生在用药剂量正常的 情况下。尽管所使用的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物,用药的程序也是严格无误的,但是每年仍然 有 10 万多患者死于这种药物意外反应。 这篇报告总结分析了 39 项研究工作后, 发现大约有 7%的住院患者,即每 15 个住院患者中就有 1 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需要住院, 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在此类病例中,患者都是按照医嘱用药的。上述 数字并不包括那些给药或用药方式错误的受害者,也不包括“可能”属于不良药物反应的受 害者,也不包括那些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的用药患者。换句话说,“每 15 个住院患者中就有

16、1 位患者经历过不良药物反应”还属于非常保守的估计数字。 很显然,临床医生进行的是“完全正确”的治疗,但却导致了至少每 15 个住院患 者中就有 1 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 或死亡”,而且这种事情发生在被普遍认为医疗科技最为先进、现代医学最为发达的美国。 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此的治疗当然是在其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那么, 这样的事实是不是 足以提醒我们反思作为指导医疗的理论的重要性呢?在当代, 这样的事实并不是只发生在美 国, 如果指导医疗的理论、 观念出现了偏差, 类似的事件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式的医疗活动中。 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有病时不要盲目地求治,只靠着自 身的调整与修复机能,自己会康复过来,不过可能会康复得慢一点或辛苦一些,但也相当于 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在给治疗了。 言外之意是如果遇到了一个中等以下的医生, 那就不如不 治了。可见我们学医,最起码要当个“中等”以上的医生。很显然,中等以上的医生至少应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