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0785044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 文 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田,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地缘政治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B.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C.郡县制度在法律上得到确立 D.王权进一步得到强化2.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先秦百家学派的起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这段

2、史料 A. 是关于先秦诸子起源最真实的记载 B.证明先秦各学派的创始人都曾经在政府为官C. 说明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曾被贵族垄断 D.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完全服务于政治3.管子心术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德出乎人。这段材料A.表明了法与德的基本矛盾 B.奠定了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儒家“德治”的思想 D.强调了“人治”的治国理念4.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此话揭示了当时:A.政治权利的下移 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社会动荡纷争 D.经济领域的变革5.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

3、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受欧洲中世纪思想影响很大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匀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情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正确指出了明朝

4、灭亡的根源B.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7.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8.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人最初

5、的觉醒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出现的 B.最初觉醒是指明清启蒙思想C.最初的觉醒的是为了学习西方人权自由思想 D.中国世俗理性觉醒较晚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10“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

6、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1“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此思想是为了维护清朝君主统治 B.此思想在中国的实施,使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革C.其主张深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D.其目的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摆脱外族侵略121920年新妇女载文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

7、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A.传统婚姻观念的动摇 B.封建礼教彻底崩溃C.西方新式婚姻观在我国确立 D.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13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A.法国人对儒家思想非常崇拜 B.知识精英希望加大中西方文化交流C.启蒙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 D.先秦时期的思想在近代西方得以传播14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

8、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15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A.人身的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16

9、.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I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17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10、。”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 B. C. D. 18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民族之统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这里“民族之统一“的内涵是A.目的是要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C.反对帝国主义,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宗旨 D.实际上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映19.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最

11、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C.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20.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些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近代启蒙思想最能体现其主张的是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21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A.科学发展有力推动了启蒙运动 B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18世纪近代科学开始兴起 D.科学的力量已经被滥用22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影响有限。而就在美国侵略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上述材料说明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深重 B海国图志在中国的思想价值不高C.日本进行变革的社会基础好于中国 D.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模仿中国的近代化23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A.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C.法

13、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24.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25. 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批探索宪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