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0727023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美版美术八上第2课《现实与理想》课件4(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实与理想,外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第2课,雕塑主要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圆雕 不附着背景,四面都可以观赏到的一种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浮雕 附着于背景上,雕出突起的厚度。,各地区、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特色和地域特点,表达了不同的观念和情感。具体体现为五个时期 : 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一.神秘、气势恢宏的古埃及雕塑: 体现对来世的期盼,特 征:既有现实主义特征 又有强烈宗教色彩,这是古埃及王国第四王朝拉霍特普王子及其妻诺夫勒特的雕像。为石灰岩质,外表涂色,王子皮肤为红棕色,王妃为淡黄色。王妃端庄、安详,王子刚毅、智慧,反映了二者不同的性

2、格和心理特征。男人的肤色深,女人的肤色浅,也是古埃及雕塑一成不变的显著特征。,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石灰岩,高122厘米,公元前2650年,埃及博物馆藏,图特摩斯三世法老像 (灰玄武岩,公元前1450年作,像高90.5厘米,埃及卢克索,埃及艺术馆藏) 图特摩斯三世是埃及最负盛名的法老之一,也是埃及历史上拥有最大版图的君王,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雕像。这座雕像上身被打磨得细腻光滑,形体异常柔和,短裙绉褶被表现得富于韵律和装饰感,容貌端庄优美,体现了埃及雕刻写实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作风。,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像 (石灰岩,像高21米,公元前1260年)埃及 此雕塑位于埃及阿布辛贝勒,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

3、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石窟神庙雕刻,由四尊与山体相连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构成。端坐的法老神态庄严,形体巨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其身边的小型雕像是法老的王后、王子和公主,埃及雕像根据人的地位高低决定比例大小,由此可见一斑。,在埃及开罗西北约十几公里的吉萨,有大大小小70多座金字塔,规模宏大,充满神秘感。这里拥有埃及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考拉金字塔,其中最高大的胡夫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二.两河流域与古印度 特 征: 1.两河流域以亚述最突出,除人物外还体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动物的塑造最突出; 2.古印度与宗教关系密切,通过宗教造像表达民族审

4、美观、习俗、情感等。,人首翼牛像(公元前8世纪,法国巴黎卢浮宫藏)亚述 这是两河流域亚述王朝城门守护神拉马苏像。这组雕像原立于城门两侧,最具特色的是将武士的头部与长着禽鸟翅膀的公牛集于一体,圆雕与高浮雕结合,从斜侧面可以看到五条牛腿,满足了不同角度欣赏的需要,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充分体现了亚述雕刻家的艺术创造力。,亚述,古代两河地区,亚述王朝雕刻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建筑装饰雕刻十分发达,其中对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精彩。不仅准确地刻画动物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其强悍的生命张力,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勇猛、善战的亚述人的精神气质。 画面中将狮子中箭受伤,后肢瘫软而依然竭尽全力昂首挣扎的形象

5、表现的极为生动。,受伤的狮子 公元前669前626年间,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古印度,王子菩萨相带有印欧混血儿的特征,容貌端庄英俊,风度翩翩,体现了键陀罗雕塑写实与装饰的完美统一。,王子菩萨像 砂岩,2世纪 中叶,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哈达位于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东南,是犍陀罗艺术的两大中心之一。这尊出土于哈达的佛陀头像,不仅明显带有希腊、罗马神像的面貌特征,而且富于希腊古典主义艺术的高贵、单纯、静穆的气质,鲜明地体现了犍陀罗佛像与希腊、罗马艺术的密切联系,因此有“东方阿波罗”的美称。 哈达佛陀头像以细腻手法体现佛陀眼帘低垂、沉思冥想的表情,顶髻的波浪式卷发曲线流畅、眉间表示白毫相的圆点,显示出东

6、方艺术的韵味。,哈达佛陀头像 砂岩,45世纪, 阿富汗喀布尔博物馆藏,三.古希腊雕塑 世界雕塑史上的丰碑 特 征:借裸体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神话人物,体现和谐、理想、完美的追求及情感,这件雕像由百余断片经过4年的精心修复而成。虽然缺头无臂,但仍视为古希腊雕刻不可多得的珍品。该像是统治者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作的,原立于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胜利女神面向大海,站在船头,女神的一手向前伸展,张开双翅,给人以飞翔感。薄衣贴体,显示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女性人体美,衣纹处理富于节奏与韵律,增强了雕像的动感。此像既具有纪念性雕刻的庄严与雄伟,又体现了古希腊雕刻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审美追求。,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7、大理石, 高 328厘米,公元前 2世纪左右,法国巴黎 卢浮宫藏,胜利女神,雅典娜,赫格索墓碑(大理石,约公元前400年,高149厘米,希腊雅典考古博物馆藏)希腊 这座墓碑1870年在雅典的一个墓地出土,是现存墓碑雕刻中最著名的作品。坐在椅子上的赫格索正从女仆打开的首饰箱中挑选着什么,形象优雅,神态宁静、平和,温柔动人,正如法国雕刻家罗丹所言:“上面没有什么东西能令人想到死亡,已故的女子尚在人间,好像还和人们一起生活。”(罗丹艺术论),雅典娜头像,克罗多斯维纳斯,摆弄头发的维纳斯,维纳斯,拉奥孔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特洛伊战争。原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

8、,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长达十年战争。 特洛伊城最终被希腊人的“木马计”所攻破。荷马史诗描绘了一个故事:识破木马计的是特洛伊城的一个祭祀和预言家拉奥孔,他曾经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入城中,但他的警告并没有引起特洛伊人的重视,反而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的要毁灭特洛伊的意志,于是雅典娜就派出了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咬死。,拉奥孔,拉奥孔位于雕像的 中间,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极力的想把自己 和儿子从两条蛇的纠缠中挣脱出来。三个由于痛苦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达到了极限,表现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紧张而惨烈的气氛迷漫着整个作品。,表情非常痛苦,扭曲夸张的五官,卷动的头发,挣扎的双肩,紧绷

9、的胸部,紧缩的眉宇,使人看到肉体上、精神上最深刻的痛苦、恐怖、焦虑。,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特 征: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雕塑代表文艺复时期最高水平,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作者以超过常人的尺度、比例塑造了摩西这位具有伟人气概的先知、领袖。雕像除了按照圣经的记载表现摩西的非凡之处(如头上两角、右手执十诫等)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外,还寄托着米开朗基罗个人的情感与探索。摩西坚定而深邃的目光令人不可抗拒,其强壮的臂膀、宽阔的躯体仿佛坚不可摧,整座雕像无不显示出作者天才的创造力与超人的气魄,也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时代精神。,摩 西 大理石,15131515年高235厘米,梵蒂冈圣彼得大

10、教堂藏,米开朗基罗(意大利),五.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特 征: 雕塑题材得到拓展,形势更加多样化代表人物贝尼尼、罗丹等,这是一座真人尺寸大小的雕塑,表现了希腊神话故事中一个动态场景: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水中仙女达芙妮,苦苦追求达芙妮的阿波罗快要追到达芙妮时,达芙妮开始变成月桂树的那一极富戏剧性的瞬间。人们可以想象出它的前因后果,特别是达芙妮的头发和双手已开始变成月桂树的树叶,她的一条左腿开始变成月桂树的树干。阿波罗与达芙妮的形体被表现得真实生动而又优美,尤其是整个雕像既有强烈的运动感,又给人以稳定感,收到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充分地体现了贝尼尼在表现运动和戏剧效果方面的精湛技艺

11、。阿波罗与达芙妮(大理石,高243厘米,16221625年,意大利罗马波尔盖寒美术馆藏,贝尼尼),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的介绍:,请同学们为本组雕塑图片进行归类,并阐述其原因。,亚述 人首翼牛象,文艺复兴 哀悼基督 米开朗基罗,法国 马赛曲,【古希腊】 断臂维纳斯,15131516年,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垂死的奴隶 高228厘米,这件作品与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为教皇朱理二世创作的纪念性雕像,虽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已充分显示了作者雕刻技艺的完美。奴隶的姿态及其形体的转折,传达出其全部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个被征服者在经受了巨大痛苦之后的松驰与平静,死亡的悲哀已转化为使灵魂解脱的祥和。坚硬的大理石被雕琢得细腻光洁,令人感受到肌肤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人体的脉搏。,请大家回家上网查阅一件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查阅它的相关资料,下节课上课时向大家介绍其中的故事。,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