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718708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99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第三章废水厌氧处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厌氧生物处理,在断绝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依赖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或厌氧消化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厌氧生物处理阶段,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完成的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1、水解酸化阶段(产酸或酸化细菌),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水解酸化过程,2、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甲烷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

2、、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 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 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胺、CO2和H2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胺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者约占2/3,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和基本功能 酸发酵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提供易生物降解的基质 甲烷发

3、酵的目的是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和生产气体燃料,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这些废水浓度高、多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 我国当前的水体污染物还主要是有机污染物以及营养元素N、P的污染 目前的形势是:能源昂贵、土地价格剧增、剩余污泥的处理费用也越来越高 厌氧工艺的突出优点是: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沼气并加以利用;运行能耗低;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少; 污泥产量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低;等等 厌氧工艺的综合效益表现在环境、能源、生态三个方面,优点: 既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废水 能耗低,厌氧法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 有机负荷

4、高,厌氧法为210kgCOD/m3d 剩余污泥量少,厌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 氮、磷营养需要量少:厌氧法的C:N:P为100:2.1:0.5 厌氧微生物有可能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 缺点: 反应过程较为复杂,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设备启动时间长 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 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较敏感,厌氧生化法与好氧生化法相比的优缺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发酵细菌(产酸细菌) 主要功能: 水解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 酸化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脂肪酸、醇类等; 主要细菌:梭菌

5、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双岐杆菌属等; 水解过程较缓慢,并受多种因素影响(pH、细胞平均停留时间等),有时会成为厌氧反应的限速步骤; 产酸反应的速率较快; 大多数是厌氧菌,也有大量是兼性厌氧菌 可以按功能来分: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等。,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产氢产乙酸菌 主要功能:将各种高级脂肪酸和醇类氧化分解为乙酸和H2; 主要反应:乙醇: 丙酸: 丁酸: 注意:上述反应只有在乙酸浓度很低,系统中氢分压很低时才能顺利进行。 主要细菌:互营单胞菌属、互营杆菌属、梭菌属、暗杆菌属等 多数是严格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产

6、甲烷菌 60年代Hungate开创了严格厌氧微生物培养技术 主要功能:将产氢产乙酸菌的产物乙酸和H2/CO2转化为CH4和CO2,使厌氧消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乙酸营养型和H2营养型产甲烷菌 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的种类较少,只有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菌,但在厌氧反应器中,有70%左右的甲烷是来自乙酸的氧化分解,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温度,温度主要影响微生物的生化反应速度,与有机物的分解速率有关 工程上: 中温消化温度为3038(以3335为多) 高温消化温度为5055 厌氧消化对温度的突变也十分敏感,要求日变化小于2。温度突变幅度太大,会招致系统的停止产气,产甲烷菌对pH值的

7、变化敏感,其最适pH值范围为6.87.2,在8.2时,产甲烷菌会受到严重抑制 厌氧体系中的pH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水pH值、进水水质(有机物浓度、有机物种类等)、生化反应、酸碱平衡、气固液相间的溶解平衡等 如果有机物负荷太大,水解和产酸过程的生化速率大大超过气化速率,将导致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和pH值的下降,抑制甲烷细菌的生理机能。最终使气化速率锐减,甚止停止,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pH,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厌氧环境主要以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反映 产甲烷菌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产甲烷菌初始繁殖的环境条件是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30mV, 相当于2.361056

8、L水中有1mol氧 氧气和其它一些氧化剂或氧化态物质的存在(如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的Fe3+、Cr2O72-、NO3-、SO42-以及酸性废水中的H+等),同样能使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同样会危害厌氧消化过程的进行,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氧化还原电位,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营养,厌氧微生物对N、P等营养物质的要求略低于好氧微生物,其要求COD:N:P = 200:5:1; 多数厌氧菌不具有合成某些必要的维生素或氨基酸的功能,所以有时需要投加:K、Na、Ca等金属盐类;微量元素Ni、Co、Mo、Fe等;有机微量物质:酵母浸出膏、生物素、维生素等,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

9、素- F/M比,厌氧生物处理的有机物负荷较好氧生物处理更高,一般可达510kgCOD/m3.d,甚至可达5080 kgCOD/m3.d; 无传氧的限制 可以积聚更高的生物量 产酸阶段的反应速率远高于产甲烷阶段,因此必须十分谨慎地选择有机负荷 高的有机容积负荷的前提是高的生物量,而相应较低的污泥负荷 高的有机容积负荷可以缩短HRT,减少反应器容积,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有毒物质,常见的抑制性物质有:硫化物、氨氮、重金属、氰化物及某些有机物; 硫化物和硫酸盐: 硫酸盐和其它硫的氧化物很容易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被还原成硫化物 可溶的硫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厌氧消化过程主要是产甲烷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投

10、加某些金属如Fe可以去除S2-,或从系统中吹脱H2S可以减轻硫化物的抑制作用。 氨氮: 氨氮是厌氧消化的缓冲剂 但浓度过高,则会对厌氧消化过程产生毒害作用; 抑制浓度为50200mg/l,但驯化后,适应能力回得到加强 重金属使厌氧细菌的酶系统受到破坏,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有毒物质,厌氧消化装置的负荷率是怎样确定的呢? 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在两个转化(酸化和气化)速率保持稳定平衡的条件下,求得最大的处理目标(最大处理量或最大产气量)。 一般而言,厌氧消化微生物进行酸化转化的能力强,速率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强;而进行气化转化的能力相对较弱,速率也较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脆弱。这种前强后弱

11、的特征使两个转化速率保持稳定平衡颇为困难,因而形成了三种发酵状态。,厌氧消化装置负荷率的确定,三种发酵状态-酸性发酵状态,当有机物负荷率很高时,由于供给产酸菌的食物相当充分,致使作为其代谢产物的有机物酸产量很大,超过了甲烷细菌的吸收利用能力,导致有机酸在消化液中的积累和pH值(以下均指大气压条件下的实测值)下降,其结果是使消化液显酸性(pH7)。这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为酸性发酵状态,它是一种低效而又不稳定的发酵状态,应尽量避免。,三种发酵状态-弱碱性发酵状态,当有机负荷率适中时,产酸细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机酸基本上能被甲烷细菌及时地吸收利用,并转化为沼气,溶液中残存的有机酸量一般为每

12、升数百毫克。此时消化液中pH值维持在77.5之间,溶液呈弱碱性。这种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之为弱碱性发酵状态,它是一种高效而又稳定的发酵状态,最佳负荷率应达此状态。,三种发酵状态-碱性发酵状态,当有机物负荷率偏小时,供给产酸细菌的食物不足,产酸量偏少,不能满足甲烷细菌的需要。此时,消化液中的有机酸残存量很少,pH值偏高,在pH值偏高(大于7.5)的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为碱性发酵状态。如前所述,由于负荷偏低,因而是一种虽稳定但低效的厌氧消化状态。,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消化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初级阶段,是从1881年法国Mouras设计的自动净化器开始到本世纪的20年代; 188

13、1年法国Mouras的自动净化器: 1891年英国Moncriff的装有填料的升流式反应器: 1895年,英国设计的化粪池(Septic Tank) 1905年,德国的Imhoff池(又称隐化池、双层沉淀池),早期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双层沉淀池,一个矩形密闭的池子,用隔墙分为两室或三室,各室之间用水下连接管接通。废水由一端进入,通过各室后由另一端排出。悬浮物沉于池底后进行缓慢的厌氧发酵。各室的顶盖上设有孔,可定期(数月)将消化后的污泥挖出,供作农肥。通常设于独立的居住或公共建筑物的下水管道上,用于初步处理粪便废水。,双层沉淀池分为两层,上层为沉淀池,下层为消化池。池上部有一个流槽,槽底呈V形。废

14、水沿槽缓慢流过时,悬浮物便沉降下来,并从V形槽底缝滑落于大圆形池底,在那里进行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池,厌氧消化池主要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也可应用于处理固体含量很高的有机废水 主要作用 一部分有机物转变为沼气 一部分有机物形成稳定性良好的腐殖质 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 污泥体积可减少1/2以上 致病微生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灭活,有利于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传统厌氧消化池,传统厌氧消化池,又称低速消化池,无加热和搅拌装置; 有分层现象:只有部分容积有效 消化速率很低,HRT很长(3090天),高速厌氧消化池,设有加热和搅拌装置 缩短了有机物稳定所需的时间,也提高 了沼气产量,在中温(303

15、5C)条件下,一般消化时间为15天左右,运行稳定 但搅拌使高速消化池内的污泥得不到浓缩,上清液不能分离,污泥易随水流带走,两级消化池,两级串联,第一极是高速消化池,第二级则不设搅拌和加热,主要起沉淀浓缩和贮存的作用,并能分离上清液,厌氧消化池,搅拌方式有三种:池内机械搅拌;沼气搅拌;循环消化液搅拌 加热方式有三种:废水在消化池外先经热交换器预热到定温再进入消化池;热蒸汽直接在消化器内加热;在消化池内部安装热交换管 特点总结: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厌氧消化反应与固液分离在同一个池内实现,结构较简单;但缺乏持留或补充厌氧活性污泥的特殊装置,消化器中难以保持大量的微生物细胞;

16、对无搅拌的消化器,还存在料液的分层现象严重,微生物不能与料液均匀接触,温度也不均匀,消化效率低等缺点,厌氧接触法,也称厌氧活性污泥法,像好氧活性污泥法那样,在消化池出水端设置污泥沉淀池,将沉淀的厌氧生物污泥回流入消化池中,以此来提高消化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也可在消化池出水部位安装固体分离膜以提高污泥停留时间,厌氧接触法的优点,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1015g/L,耐冲击能力强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中温消化时,一般为21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比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1530天,而接触法小于10天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不存在堵塞问题 混合液经沉淀后,出水水质好,厌氧接触法存在的问题,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即污泥难以沉淀 原因:污泥上附着有小气泡,且污泥在二沉池中还有活性,还会产生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