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66328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讲土地伦理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土地伦理,讨论:掠食者的处境 Predator & prey 一般理解的猎食者 对待猎食者的态度 猎食者的调节功能 引狼入黄计划及其面临困难 人为措施与任其自然的恢复的区别,鹰和屎壳郎 鹰追兔子,兔子无处求救,可巧有只屎壳郎在旁边,兔子见了,便去求救。屎壳郎叫兔子不要害怕。 屎壳郎看见鹰飞到跟前,便向鹰恳求,不要抓走求救于他的兔子。 鹰瞧不起小小的屎壳郎,当着他的面把兔子吃掉了。 屎壳郎记住这回的侮辱,从此总是盯着鹰巢,只要鹰一产卵,他就飞上去,把卵推出来打碎。 鹰到处躲避,后来逃到宙斯那里,恳求给他一个安全的地方孵化小鹰。宙斯让鹰到他的衣兜里产卵。 屎壳郎看见了,就滚了一个粪蛋,飞

2、到宙斯跟前,把它扔到宙斯的衣兜里。宙斯想把粪蛋抖掉,就站了起来,无意间把鹰卵也抖掉了。据说从此以后,凡是屎壳郎出现的时节,鹰是不孵化小鹰的。,10.1 概述,Aldo Leopold,1887-1948 首先号召以新科学的观点去从根本上思考伦理 环境运动经典名著: A Sand County Almanac The Land Ethic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生态中心伦理学,Leopold 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早期,Leopold主要侧重于野生动物管理 ,经典教材为出版于1933年的Game Management 保持主义思想:野生动物物种如鹿和鹌鹑是“资源”或“庄稼”,应当得到管理以提高其收成

3、掠食者是“有害动物”(Varmint) 后来,看到保持主义的问题,即该理论倾向于机械地看待自然,把自然当成一种人类可控制而不会有反作用的东西,思想开始转变 自然界是相互作用的 人为控制的后果不可预测 即使是一捧“脏土”也含有丰富的生物有机体(活的生物),Leopold 对狼的生命的失去的感觉 它眼睛中燃烧的绿色光芒慢慢逝去 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他认识到,人类的短视行为更象是危害而不是帮助大自然达到平衡。除非我们学会“象大山一样思考”,并从更广泛更长期的观点理解自然,否则我们注定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管理不善,10.2 土地伦理,Odysseus story after Trojan 绞杀12名女

4、奴 当时该行为邪恶吗?(历史眼光看问题) Leopold 认为,土地象奴隶一样被看作财产,我们对土地拥有权利但却没有义务。 我们不能再把土地当成只是个物体,是“死”的、可被人们随心所欲地利用和改造的东西。土地应当被看成是有机体,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它会受到伤害也会死。 土地就不仅仅是土壤,它是能量流经土壤圈、植物圈和动物圈的基础,Leopold 的伦理学拓展告诉我们: 土地伦理只是将群落的边界扩大到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有选择的土地。尽管“我们仍没有土地伦理,我们至少开始承认鸟类应当作为一种有生物权利的东西而繁衍下去” 分析: 是整体的群落拥有道德地位,个体成员仍然可作为资源 人类只是生态

5、群落中的一个成员,不是统治者。这就意味着,道德考虑的重心由个体转向了生物总体,Leopold 的土地伦理观点,当某事物倾向于保护整体性、稳定性及生物群体之美时,它就是善,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用“生物金字塔”或“土地金字塔”来帮助理解生物群落的自然属性 相似?比喻?这种用法有没有逻辑上的问题?有没有不自觉地加入了其他东西?,在这个“高度组织化结构”的复杂性下,只有“蠢人才会忽略似乎没用的部分”,保护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首先应当遵守的一般性法则,因为即使生态学家也无法了解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 系统缓变可自约束;剧变就意味着灾难 指导意义 本土动植物适应当地环境 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灾难 反

6、对使用农药、化肥,10.3 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Leopolds Holism),依据Leopolds Holism非洲的某些生态保护区可以选择性地杀死一些大象,或对其实行计划生育。人类的计划生育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生态群落的伦理整体主义是合理的呢? 进行资源管理决策时最可行的方法 生态学中认识论上的整体主义决定以其为基础的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 伦理整体主义承认生态总体的形而上学现实 分析:实践上个体主义的失败使得人们考虑整体主义,林的观点,时间上 个体生物寿命有限,不适宜作为系统中的变量 从时间特征上看,物种更有代表性 东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家族的延续-种群的延续 空间上

7、物种更具有普遍性 物种之间的竞争和协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人类这个物种占用了太多的空间 联系上 更重要的是物种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 个体之间的联系过于具体和过于多样化,不具备普遍性,10.4 土地伦理批判:事实和价值,两类批判: 生态学事实伦理价值,自然主义的谬误 整体论的伦理学意义 :生态总体的本质 自然主义谬误:事物是自然的,就是好的或对的 目的论的论证 为什么应当评价系统本身的整体性或稳定性呢? 贡献于更大的整体,比更大还大的整体 地球的目的何在?宇宙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地球应当存在下去?,利奥波德的规范性结论(当某事物倾向于保护整体性、稳定性及生物群体之美时,它就是善)似乎在某

8、种程度上来自生态学事实。即使假定存在把整体性、稳定性和美赋予生态系统的事实上和有意义的基础(在对生态模型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这个基础还远未建立),这些事实如何与价值性结论相联系仍是个问题。,对生态系统功能叙述式的解释几乎没有给我们任何理由来说这种功用性的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用在第2章中用过的话来讲,“自然不好也不坏,它就是它自己”。 生态学事实本身没有“证明”生态学整体和稳定性在伦理上就是有价值的 利奥波德(Leopold)认为,只有当人类心理发生较大的较变后,他那革命性的将伦理拓展至土地的做法的伟大意义才会体现。这种心理上的转变得靠道德和生态学教育完成,它们或许会成为是与应当之间的桥梁,若不

9、去爱、尊敬、尊重土地,不高度重视其价值,土地的伦理关系对我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在价值方面,这里指的当然不仅仅是经济学价值,而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Leopold,10.5 土地伦理批判:整体伦理学,能说明生态学“总体”的意义吗? 其伦理学含义能接受吗? 最严厉的伦理学批判:牺牲个体利益而满足整体利益 人是生态系统之成员,为了满足整体利益,允许杀死一些人吗?(杀死一些鹿以维持某区域生态平衡的做法可接受的话,杀死人为什么不可接受?) 整体主义是“极权主义的” -Marti Kneel 整体主义对“个体不尊重”-Eric Katz 土地伦理是“环境法西斯主义” -Tom Regan,某事是好的若否则

10、是不好的 典型的二元论,非此即彼。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伦理的多元特点。 几乎不能得到唯一正确的结论。 对一个生态系统了解不够也就无法理解行为造成的后果。不同的价值观引导我们走向不同方向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当受那些倾向于保护生态系统整体性稳定性的态度、情感和实践来指导,概言之,是“爱、尊重和敬畏”的态度 在实践上,这意味着相对保守的方法: 宁可让其自然地,缓慢地发展而不要人为地变化, 宁可要本土的动植物, 宁可缓慢地而不是迅速地变化, 宁可用生物的而不是机械的、人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能论证一个生态学“总体”的有意义吗? 利奥波德(Leopold)有时采用生态系统有机模型(Orga

11、nic model)。土地本身被当作有生命的有机体。有时这是最适合土地伦理学的模型。当我们把生态系统当作有机整体时,我们似乎最有可能在生态学事实和价值含义在如“整体性和稳定性”、“健康和幸福”等概念上飘忽不定(move) 若生态系统与个体有机体相类似,那么科学与价值观之间的协同就有可能存在,Leopold的整体论应被理解为是基于群落功能模型。生态系统的成员不能理解为整体的部分或躯体的器官,而是功能上相互依赖。个体有机体被定义为生物群落的一部分或“食物链”,其依据是把什么当作食物及被什么当作食物。个体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系统。 Leopold知道,道德关注的客体之一(我们的“爱、尊重和敬畏

12、”)就是群落本身,而非其构成的个体成员。该群落的幸福包括其“整体性和稳定性”。但若我们讨论食物链而不是生物体时,整体性和稳定性又意味着什么?,利奥波德(Leopold)的原则认为可以。一个群落可以被爱并尊重,因为它有利益,这种利益就在于其整体性和稳定性。但是生物群落是那种拥有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事物吗? 生态系统并不总是保持稳定。通过自然的、生物学的、化学的、地理的及季节的作用,生物群落本身可进化为十分不同类的生态系统。 生命的特征之一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繁衍下去,10.6 凯利克特(Callicott)的修正,Baird Callicott ,美国哲学家 伦理来自人类的情操,或者我们分别称为

13、同情、态度、素质或感情。对休谟来说,同情是最基本的人类情操之一。人能够对他人感到同情。这种对他人的同情即伦理的起源。这样,伦理上的应当不仅仅来自这个世界的事实(总之,是休谟如此清楚地定义了是与应当之间的区别)而且来自有关我们的事实 邪恶与善良都是是事实,但“它在你内心,而不在客体上”,如何建立是与应之间的桥梁,描述性陈述(是) 一个小孩跌倒 他蹭破了膝盖 他在哭 他是我儿子 规范性的伦理(应) 我应当赶快去查看情况 我应当安慰他 我应当照料他,有关“是”的陈述不必然导致伦理上的“应当”,比如, 无论他是谁,我可能都会无动于衷 我甚至希望他死去(看来够邪恶) 我可能出去打他一顿,教训他太淘气 我

14、可能赶快叫来保姆,让她去处理 应当与不应当,善与恶其实在我们的心里。 加入了一些其他假设,比如父母爱他们的孩子,是与当之间的关系才得以建立,达尔文认为理由就来自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共有的父母与子女之情。利奥波德在土地伦理中清楚地间接提到这一点。 达尔文认为,父母与后代之间感情与同情的联系就使得小型的亲密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群体可以形成。联系家庭成员的父母与子女感情碰巧会扩展到不那么亲密的相关的个体,这样就允许家庭群体扩大。 达尔文这样推理到,若新扩张的群体更成功地保护了它自己或更有效地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其成员的包容适应性也就大大增加了。这样,达尔文称为社会情操(沿用休谟和斯密的思路)的家庭感情进一

15、步分散,扩散到整个种群。 社会性动物的移情一种本能,根据凯利克特的观点,土地伦理的逻辑在于 自然选择赋予人类对感受到的亲情、群体成员关系和身份的道德响应;在于当前的自然环境,即土地,被描绘成群落,即生物群落;这样,环境或土地伦理就都是可能的,生物心理和认知情况也是适当的、必要的,因为人类共同获得了能毁灭那些能保护和支持自然的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的能力。,为什么要把同情而不是憎恨扩展到土地伦理呢?我们仍需要理由解释为什么提出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操。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类毁掉雨林、荒野以及濒危物种以获得他们必需的基本的家庭生活保障。这种情况下,道德情操似乎更鼓励破坏而不是保护。若我们把土地伦

16、理建立在道德情操基础上,我们对那些在道德情操的名义下毁坏土地的行为几乎没有道德上的解答 康德认为,伦理必须提供范畴规则和规范判断,它们对一个理性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应”不能依赖于个人的感情、态度或情操。,10.7 总结与结论,Leopold的著作给关注环境伦理的人提供了灵感。他最大的贡献可能在于着重关注生态系统和相互间的关系简言之,对生态总体进行严肃的道德思考。无论这种考虑最终是以直接或间接形式的道德地位进行,在利奥波德(Leopold)之后这一问题不能再回避了 -首先是存在,而后是被认同或否定 (林评),思考题,北京市府往香山里放蝈蝈。你觉得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蝈蝈的稀少原因在于该地每年农药的大量使用。人为放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其它昆虫怎么办? 任其自然这种态度在环境问题上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看看校园里的园丁,他们一直在拔掉草坪上的“野草”。如何看这种管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