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65168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阳一中,古代诗歌鉴赏常识、术语及其运用,目录:,一、古代诗歌常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三、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四、诗人生平风格,一、古代诗歌常识,(一)分类 (二)格律 (三)形式 (四)鉴赏,返 回,了解诗歌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源头: 诗经 现实主义 楚辞 浪漫主义 发展:汉乐府 高峰:唐诗宋词,一、古代诗歌常识,分类,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七律(如杜甫的登高),五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七绝(如高适的别董大),五绝(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名称),返 回,古代诗歌常识,格律,1 丞相祠

2、堂何处寻? 2 锦官城外柏森森。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5 三顾频烦天下计,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7 出师未捷身先死, 8 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颔联,颈联,尾联,sen,yin,xin,jin,八 句 四 联 中间两联分别对仗 偶句押韵,律诗,下 页,古代诗歌常识,格律,1、白日依山尽, 2、黄河入海流。 3、欲穷千里目, 4、更上一层楼。,liu,lou,四 句,偶句押韵,讲究平仄,绝句,返 回,古代诗歌常识,形式,四言,五言,七言,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拍),(三拍),(四拍),返 回,古代诗歌

3、常识,鉴赏,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掌握常识,把握意境,(景 、事、情),理解:,鉴赏:,词义、句义,(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古诗鉴赏,返 回,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级),雨的意象,1、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祥和,企望幸福 2、雨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骤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二、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表达方式 (二)表现手法 (三)修辞手法,返 回,(一)表达方式,记叙: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王昌龄从军行) 描写:“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议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 洛宾王 ),返 回,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抒情手段,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5、,隔江犹唱后庭花。”,1、对比 2、正面与侧面 3、衬托(烘托) 4、动静 5、渲染 6、借景抒情 7、 托物言志 8、象征 9、虚实 10 、含蓄 11、婉曲 12、联想和想象,(二)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返 回,1、对比,对比也叫对照。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突出它们的差异。 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返 回

6、,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评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声言求贤却不能任贤;遇贤而“不问苍生问鬼神” 的昏庸特性。以貌似贤明,殷切求贤的行为,与面对贤才而求仙问药的荒谬做法相对比,以“夜半虚前席”的虚心殷勤的动作,与“不问苍生问鬼神”对政事冷漠的行为相对比,构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陌上桑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7、。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等角度侧面烘托雪之大,返 回,3、衬托,衬托就是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艺术手法。一种是用某些形象来衬托主要形象。另一种是用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后者常称作“烘托”。,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另一种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前者是正衬,后者是反衬。换个角度说,再如写静景,以静衬托静是正面衬托;以动衬托静是反衬

8、。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反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正衬),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返 回,衬托和对照(对比)不同。对照是相反或相似的事物互相比照,使两者在对比中显得更为鲜明突出,对照的双方不分主次;衬托则以次要事物作为陪衬,以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两者的主次是分明的。前者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后者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4、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

9、成一种情趣。,返 回,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5、渲染,中国画中,渲染是用水墨或浅色烘染形象。文学作品的渲染则是指从正面着意描写,通过对环境或特定的气氛的铺陈、描写,营造一种气氛或表现人物的某种情绪。,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

10、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孔雀东南飞中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描写就是渲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采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渲染与烘托很相似,如: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渲染将士们出征时热烈豪迈的气氛。 。,返 回,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11、。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散丝,指雨。) “微雨”、“暮钟”、“漠漠” 、“冥冥”“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感的气氛。但说烘托伤感的情绪亦无不可。,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对。借景抒情是借助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某种感情;直抒胸臆则是不借助景物描写或其他手法,直接抒发思想感情。与之相对的还有用典、托物言志、象征、比喻、双关等

12、等。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寓情于景,即景生情、借景抒情、烘托示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夜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即景生情),滁州西涧韦

13、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夜寄丘十二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返 回,(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烘托),7、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返 回,“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

14、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8、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关系,托物言志与象征很相似。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寄托。二者的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对某个(单一的)事物的某些特点的描写,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事物的特点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之间的联系比较单纯。,象

15、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事物,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感情,如松菊竹梅,这些形象与所表现的概念或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经约定俗成,这种对应关系也是比较单纯的;另一种是通过塑造一种形象,并连带描写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和相关情景,表达某种理想或思想情感。情与物的关系不像托物言志那样单纯,其意境的内涵更丰富。如高尔基的海燕,托物言志与象征是很难区分的。因为它们的特点都在于寄托借一种物寄托一种抽象的思想情感。像白杨礼赞,属于象征呢,还是托物抒情?我们认为它是托物抒情。因为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单纯。而海燕的意境就要复杂得多。“乌云”、“海浪”、“暴风雨”、“海鸥”

16、、“企鹅”等意象,都有特点的含义,。卜算子咏梅情况较为复杂,既有梅花与陆游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之间的对应关系,又有风雨、断桥、黄昏、碾等意象这些意象显然有象征意味。如果说这首诗用了象征手法,这是不错的;但就整首诗的表意倾向而言,它只是借梅花表现一种生活生活态度或生活理想,在这一点上,又是比较单纯的。所以我们姑且把它归入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区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术问题,没有必要去刻意分辨二者的区别。,托物言志与象征示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托物言志),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尘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托物言志,象征?托物言志。意在借梅花这一事物表明一种心迹或生活理想。),江雪柳宗元 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