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3003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吮血shn 恬然tin 惘然wn 扪参历井shnB猿猱no 憔悴qio 迁谪zh 渚清沙白zh C青冢zhn 朔漠s 石栈zhn 钿头银篦din D崔嵬wi 宵柝tu 西舫fn 嘈嘈切切co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B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走进荆州园,一座青铜

2、虎座鸟架鼓雕塑首先映入眼帘: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 的鸣凤。虎座鸟架鼓的右边则是蜿蜒而壮观的荆州古城墙,拾阶而上,仿若回到了 的战国时代。这壮美的景观,是祖先 的遗产,我们应倍加珍爱。A引吭高歌 烽烟四起 留传 B高歌一曲 硝烟弥漫 流传C引吭高歌 硝烟弥漫 流传 D高歌一曲 烽烟四起 留传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 , , , ,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

3、水亲热。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名誉。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A B C D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祝福选自小说集呐喊。C白居易,字乐天

4、,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惜春的判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18分,每小题3分)(一)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6.四书衬是清代

5、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包括( )A大学、礼记、论语、荀子 B礼记、孟子、庄子、诗经C论语、诗经、尚书、中庸 D大学、孟子、中庸、论语 7. 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 )A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C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D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8. 对这段文字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B人物描写,点明鲁四老爷的政治身份和思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的社会环境。C环境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6、。D场面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二)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旧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旧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

7、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

8、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

9、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9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B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C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10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10、 )A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批判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依据。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D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D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11、被社会所淘汰。三、文言文阅读(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芋老人传 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

12、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某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

13、,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注释】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国遽惊谢曰 谢:感谢B辍箸叹曰 辍:停止,中止C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就:参加D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芋视乃友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 蚓无爪牙之利,筯骨之强C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以污贿不饬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B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轻视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