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057051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考试试题word版语文试题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京四合院的形与神北京四合院的大规模建设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定都北京,对北京的城市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四合院就是一种基本的民居形式。明代沿袭了元代四合院的形式,但明代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均做了严格规定。如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棋及绘藻井等;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等。清代北京的居住建筑继承和发展了四合院。特别是把宫室式第宅发展到了极

2、致,这种四合院在规制、格局方面承袭了古代宫室建筑的特点,属于大中型四合院,院落二三重乃至多重,气派而豪华。目前北京遗存的主要是清代四合院。四合院之所以能在北京发展完善,并形成一种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与北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北京地处华北地区,因此民居的最主要功能是解决冬季的防寒、保温问题。华北地区风大,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风从东南来,四合院坐北朝南,门开在南面,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同时,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比较宽敞,冬天有利于接纳更多的日照,夏天有利于通风。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摆上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这也是因为北京相对比较缺水,一是为了观赏,二是能够调节空气,

3、第三还有防火的功能。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儒家文化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影响,也体现在四合院内部布局上:内宅中位置最好的正房,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而后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私密性也是构筑四合院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各统治集团必争之地,在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中,北京人选择了四合院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安乐窝。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这个

4、相对封闭的环境给了内敛的中国人以很强的安全感。四合院的建筑理念与文化内涵,构成了四合院的精神。四合院的建筑理念来源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建筑风水学说。宗法制度是我国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体现在居住形式上,就是聚族而居,进而形成庭院形式的四合院,它鲜明地体现着古代社会的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规则。不仅如此,四合院还具有维系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强化亲情,并体现宗族成员不同地位的重要功能。传统的四合院在建造和设计时,主要依据风水之说。例如标准的四合院是坐北朝南,成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院落,而大门则开在宅院的东南角,这些就是八卦方位中常说的“坎宅巽门”。 “坎”是

5、正北方向,占水位,在此方位上建宅可避免火灾。“巽”是东南方向,占风位,于此处开门是为了出入顺利平安。虽然四合院是一种非常宜居的住宅形式,但在今天的北京,由于人多地少,大规模建设四合院式住宅已经没有可能性,但是一些建筑师还是难舍四合院情结,于是在现代的建筑中,还是融入了四合院的一些符号和理念。一种借用四合院符号的形式是空中四合院。另一种借用四合院符号的形式是内院式别墅。内院式别墅不同于西式别墅,也不同于传统四合院,主要是在现代别墅的设计中采用了四合院房在外、院在内的特征,使这种别墅更为内敛,更具私密性。(节选自文史知识2008年第8期,有删节)1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建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北京四合院的建造样式始于元代,四合院是元大都一种基本的民居形式。B明代的四合院样式是对元代的沿袭,但在形式上有意识地体现了等级差别。C清代四合院承袭了宫室建筑的特点,在规制、格局方面都追求气派豪华。D现代北京四合院的建造主要依据的是清代遗存下来的四合院的样式。2下列有关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比较宽敞,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夏天通风和冬天接纳日光。B不同地位的人居住在院内不同的房间体现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思想。C四合院的封闭式小环境体现了人在动荡中想要寻找一个与世无争的安乐窝的心理。D四合院聚族而居的特点也具有体现亲疏、维系宗族内部凝聚力的作用。3根据

7、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不同,南方的四合院在院落设计等方面一定与北京不同。B宗法制度崩溃,建筑风水学被现代科技替代,这正是四合院不适合现代人居住的根本原因。C四合院相对封闭的环境给人以很强的安全感,这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安于现状、处事隐忍的一面。D对四合院文化的继承应该一分为二,比如“强化亲情”的作用于现今建设法制社会是无益的。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无锡。父夔,终龙图阁待制。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

8、起居郎。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 朕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邀之。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辍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

9、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纲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上慰谕曰:“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纲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

10、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上深以为然,约日举事。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归。夜半,中使传旨论纲曰:“姚平仲已举事,卿速援之。”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与金人战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平仲竟以袭敌营不克,惧诛亡去。金使来,宰相李邦彦语之曰:“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遂罢纲,以蔡懋代之。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B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

11、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C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D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C比部,魏晋时设,

12、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靖康元年,金兵渡过黄河,兵临城下,宋廷从皇帝到宰执等人打算弃城逃跑,只有李纲坚持应该死守都城。B钦宗皇帝决意率军南逃,李纲向他分析了形势,指出了南逃的危险后果,钦宗才终于答应停止行动。C金兵求和,李纲主动请求到金营谈判,但皇帝却派遣李梲前往。李梲竟然不置一词,全部接受了金兵提出的条件。D李纲等人不等朝廷同意就发动反攻,结果姚平仲作战没有取胜,害怕被杀而逃跑,李纲也因

13、此被罢免。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5分) (2)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欲生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归。(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早春寄王汉阳李白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8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5分) 9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日暮途穷”大概是人生的大悲,很多诗人也会在不得志时痛苦、悲叹,李白行路难中便展现了这种无法前行的痛苦:“_,_。”(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揭露和控诉了秦这种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豪华的生活(日)星新一“可真是世道艰难啦,这钱一点也不顶用!”S先生无精打采地嘟囔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