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山外****雨 文档编号:14056832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8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 每空 2 分,共 60 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上图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2. 上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3. 一中期末考试这天,地球所处的位置为下图中的() A. 之间B. 之间 C. 之间D. 之间 4. 一中期末考试这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 1. B 2. D 3. B 4. D 【解析】

2、【1 题详解】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候速度最快,在远日点时候速度最慢,为冬至日,12 月 22 日最接近 近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B项正确。故选B。 【2 题详解】 据图可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为秋分日, 为冬至日,为春分日;故D项正确。 【3 题详解】 一中期末考试的时间是1 月,再根据图中各点的位置关系可以推断,地球所处的位置为下图 中的之间,故选B。 【4 题详解】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一中期末考试的时间是1 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 向北移动,故选D。 据央视 2014 年 2 月 2 日报道,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2 月

3、1 日发生喷发,熔 岩流至火山东南方向4.5 km 处,目前已造成14 人死亡。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5.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 岩石圈B. 地壳C. 地核D. 软流层 6.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D.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答案】 5. D 6.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分类,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5 题详解】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 。 【6 题详解】 岩石圈

4、是岩石组成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故选D。 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河流堆积 C. 岩层挤压 D. 火山喷发 8. 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A. 植被茂盛B. 草原广阔 C. 湿润多雨D. 干燥少雨 【答案】 7. A 8. D 【解析】 【7 题详解】 图示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A对。河流堆积形成 的是平原地貌,B错。岩层挤压是褶皱构造的成因,C错。火山喷发是岩浆喷出地表,属于 岩浆活动, D错。故选A。 【8 题详解】 这一景

5、观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干燥少雨,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D 对, C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植被稀少,A、B错。故选D。 【点睛】 图示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西北地区的 环境特点是干燥少雨,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 读下图 , 完成下面小题。 9. 甲地所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B. 向斜 C. 地堑D. 背斜 10. 形成乙地地貌形态的地质作用是 A. 冰川侵蚀作用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D. 岩浆活动 【答案】 9. D 10. C 【解析】 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通过岩层的弯曲和变形可以判断地质构造类型,要求熟悉地

6、质作 用形成的地貌。 【9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岩层向上弯曲,甲地所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D正确, ABC错误。故选 D。 【10 题详解】 乙地貌是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所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流水沉积作用,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11. 俗话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害; 果园灌冬水, 开春发的美”。 果农常在“大雪” 至“冬至”期间,土壤冻结前灌一次水。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雪”至“冬至”期间,果园冬灌的主要目的() A. 可以满足果树对水份的需求,缓解干旱状况 B. 可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 C. 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果树冻害 D. 有利

7、于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搬运和侵蚀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果园冬灌, 结合图示可知, 增加土壤湿度,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水的比热容大, 降温慢,可以有效减少降温的剧烈程度,从而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果树冻害, C 正确;冬季果树需水量少,A 错;地下水上升容易导致盐碱化,B 错;结合题意可知减小 风力侵蚀与搬运不是主要目的,D错。故选C。 12.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散射作用B. 反射作用C. 直射作用D. 吸收作 用 【答案】 A 【解析】 【详解】晴朗时,大气以分子散射为主,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外被散射的强度更大,因此天空 即呈现蔚蓝色。

8、由此可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选项 A符合题意,排除B 、C、D。 【点睛】 由于分子散射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阳光谱中紫光的散射比红光强得 多,这就造成大气的散射光谱(散射光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对于入射的太阳光谱而言,向短 波方向移动。 因太阳光谱在短波段中以蓝光能量最大,所以在晴空大气浑浊度小时,在大气 分子的强烈散射作用下,天空即呈现蔚蓝色。但当大气浑浊时,由于大气气溶胶的米散射作 用,散射光强与波长没有显著的关系,从而使天空呈现灰白色。 下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 b图所示季节为 A. 北半球春季 B. 北

9、半球夏季 C. 北半球秋季 D. 北半球冬季 14.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A. 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 B. 近地面空气遇冷下沉 C. 高空空气堆积气流下沉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 若图中位于大陆西岸,则该地的气候特征为 A. 终年温和湿润B. 冬季寒冷干燥C. 终年高温多雨D. 终年炎 热干燥 【答案】 13. D 14. C 15. A 【解析】 考查气压带和风带极其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 【13 题详解】 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b 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相对春分秋分日向南移,说明直射点位于南半 球,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14 题详解】 图

10、中阴影部分所示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高空空气堆积气流下沉而导致近地面空气密 度增大,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15 题详解】 若图中位于40S60S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则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其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叙述正确是 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 温度: ABCD 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 气压: DABC 17. 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那么,在处进行绿化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增温和增湿B

11、. 净化和增温C. 净化和增湿D. 减湿和 减温 18. 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可能存在于 白天的谷地白天的山坡夜晚的谷地夜晚的山坡 A. B. C. D. 【答案】 16. A 17. C 18. B 【解析】 【16 题详解】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A正确;近地面热的地方盛行上升气流,冷的地方盛 行下沉气流,可推测B 的气温高于A,B 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错;垂 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A地气压高于D地, D错。故选A。 【17 题详解】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是郊区, B是城区,近地面的风是从郊区吹向城区。 在处进行植树造林,

12、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区的湿度,另外可以净化空气,C正确。故选C 。 【18 题详解】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白天山坡增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 夜晚山坡降温 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山谷则盛行上升气流,表示的可能是白天的山坡或夜晚的谷 地, B正确。故选B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 B. 高空 C. 不考虑摩擦力 D. 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20. 图中 d 代表的是() A. 地转偏向力B. 摩擦力C. 水平气压梯度力D. 风向 21. 图中A地与 B地相比() A. 摩擦力一定相同 B. 风向相反 C. A 地风

13、速小于B地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答案】 19. A 20. B 21. C 【解析】 【19 题详解】 读图, 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属于 近地面大气运动的受力情况,A对。高空大气运动不考虑摩擦力,只有两个力影响,B错。C、 D错。故选A。 【20 题详解】 图中 c 与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A错。 a 与等压线垂直,指向低压区,是水平气压梯度 力, C错。 b 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略向右偏,是风向,D错。 d 与风向相反,代表的是摩 擦力, B对。故选B 。 【21 题详解】 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相反,与下垫面状况有关,故摩擦力不一定

14、相同,A错。图中的气压梯 度力相同,都位于北半球,风向不会相反,B 错。 A 地等压线稀疏,B 地等压线较密集,说 明 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D错。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A地风速小于B地,C对。故 选 C。 读“某季节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近地面气压格局与高空相反, 故 , D正 确。 【23 题详解】 根据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的 规律可知, 近地面气温始终高于空中,因此、 的气温始终高于和;根据上题可知, 的气压小于,说明地近地面附近气流受热上 升,因而形成低气压,故气温高。因

15、此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故D项正确, ACD错误。故 选 D。 【24 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海洋形成高气压,盛行下沉气 流,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由气压状况可还原图中的热力环流为顺时 针环流。故B项正确, ACD错误。故选B 。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25. 图中、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6.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16、A. 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 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 27.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的反射作用 C. 大气的吸收作用 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答案】 25. B 26. A 27. D 【解析】 【25 题详解】 、分别来自太阳、地面和大气,且与方向相反,因此所表示的辐射依次 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故B正确。 【26 题详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和反射削弱了一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 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 辐射,大气由于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较弱, 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 A 正确。 【27 题详解】 根据图中所示, 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通过大 气的逆辐射作用将地面损失的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