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56618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7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价策略}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1章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主讲老师:郑 炳,11.1 本章框架结构图,攫取消费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不完全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实施的条件,价格歧视,确定相对价格,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定价,跨期价格歧视,高峰负荷定价,两部收费制,两部收费制的概念,入门费和使用费的确定,捆绑销售,混合捆绑销售,搭售,捆绑销售,11.2 重难点解读一、攫取消费者剩余垄断厂商具有通过控制产量而控制价格的能力。如果它只能把价格定于 处,它将会失去完全竞争价格之上愿意付出更低价格的顾客,以及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顾客的一部分消

2、费者剩余。因此,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价位的产品,可以攫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图11-1 攫取消费者剩余,如图11-1所示,如果厂商只能对它所有的顾客索取惟一的价格,则价格为 ,产量为 。理想的情况是,厂商对愿意支付高于 的顾客索取较高的价格,从而攫取一些需求曲线上区域A之下的消费者剩余。厂商也愿意向只愿支付低于价格 的消费者销售,从而攫取位于需求曲线上区域B之下的消费者剩余。 所有定价策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是攫取消费者剩余并把它转移给生产者的方法。,二、价格歧视 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称作价格歧视(Selling different units of output

3、at different prices is called price discrimination)。价格歧视不只存在于垄断厂商,凡是厂商对其产品具有价格影响力或控制力者皆可采取价格歧视。换言之,只有在厂商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时,才无法采取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三种类型。,1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于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并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即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出售。 (1)完全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以完全信息为前提。由于垄断厂商可以对不同的需

4、求量索取不同的价格,因而能够获得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但是,实行这种完全的价格歧视,厂商必须拥有关于需求者的偏好的充分信息,而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2)不完全价格歧视 现实生活中,普遍的价格歧视是不完全价格歧视。不完全价格歧视是以不完全的信息为前提的。,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secon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指垄断厂商对于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图11-2 二级价格歧视,如图11-2所示,若索取一个单一价格,则它将是 P0,而产量则为Q0。采用二级价格歧视,根据购买量定了三个价格:销量的第一段定价为P1,第二段定价为P2,第三段定价为P3。厂

5、商之所以实施二级价格歧视,其原因在于厂商存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是下降的。 二级价格歧视下,部分消费者剩余会被垄断厂商所占有,资源配置有可能是有效率的。,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对于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也就是说,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将消费者分为独立组别,对不同组别的消费者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同一组别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单位的价格是相同的。 (1)三级价格歧视实施的条件 三级价格歧视的实施应满足以下条件:,数学证明如下: 设p1是对第一组消费者的价格,p2是对第二组消费者的价格,而 是生产产量 的总成本。那么,总利润为: 当利润最大时, 对Q1及Q

6、2偏微分必定等于零,于是有:,可得: 即三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利润最大的条件为在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必相等,且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2)确定相对价格 根据等式 和 可得以下关系: 可以得出,两个市场的定价应该满足: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索取较高的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索取较低的价格。,【例11.1】某垄断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L和K分别表示两种要素的使用量,它们的价格分别是w=1,r=5,该厂商除了上述两种生产要素外没有其他成本投入,该厂商面临两个市场,其中一个为年龄大于65的老年人市场 ,另一个为年龄小于65的青壮年市场 。若该垄断厂商能对这两个市场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请求出垄断厂商在这

7、两个市场上的定价分别是多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1研,解:该垄断厂商的生产函数 为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厂商按照 的固定投入比例进行生产,对应的产出水平为: (1) 成本方程为: 将(1)式代入成本方程可得成本函数为: 对于老年人市场,需求函数可变形为:,同理可得年轻人的需求函数为: 则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导数为:,解得: 则两个市场的定价分别为:,【例11.2】上海一家电力公司开始实行晚上用电0.3元每度,比白天便宜。问电力公司这种做法是价格歧视吗?是哪种价格歧视?这样做可以增大消费者福利和厂商的效益吗?为什么?复旦大学2010研 答:(1)电力公司这种做法是价格歧视。理

8、由是:在中国,电力公司是垄断行业;同时,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于同样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结合以上这两点就能肯定电力公司这种做法是价格歧视。 (2)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在本题中,从市场的地理纬度来看,都是在上海电力市场这一市场内,但是从时间维度来看,则分为白天和晚上两个市场,而对于这两个不同的市场,电力公司收取了不同的价格,因此电力公司这种做法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3)根据垄断厂商的行为理论,实行价格歧视肯定是能够增大厂商的效益的。与纯粹的垄断厂商理论分析不同的是,本题中这种价格歧视

9、可,以增大消费者福利。分析如下:在现实世界中,市场供给往往是有限制的,比如电力公司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供应出所有需求量的电力来,如果所有的消费者同时使用电力,就会导致电压不足等问题。这样通过实施价格歧视,把一部分消费者隔离出不同的消费时段,而使那些在特定时段真正对电力有极度需求的消费者能用上满意的电,而在不同的时间又能让另一部分消费者用上他们认为满意的电,从整体上改善了消费者的福利,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三、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定价 1跨期价格歧视 跨期价格歧视与三级价格歧视密切相关,指根据消费者需求不同,对不同时期定不同价格。新产品上市首先以高价出售,满足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消费者需求,这部

10、分利润剥离以后,再以便宜价格供应给大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跨期价格歧视下,在不同时间段的成本不是独立的,总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2高峰负荷定价 高峰负荷定价指针对某些商品和服务在特定时间内会出现需求高峰的特点,可以在需求高峰时定高价,使价格更接近边际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更大,在需求相对较少时定低价或以打折方式吸引顾客。 高峰负荷定价与三级价格歧视是不同的。对于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必须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与之不一样,高峰负荷定价下各组的成本是独立的,可以通过令各自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而独立决定。,四、两部收费制 1两部收费制的

11、概念 两部收费制与价格歧视相关并提供了剥夺消费者剩余的另一种方法。它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产品的权利预先付一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再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产品付一个额外的费用。,2入门费和使用费的确定 较低的入门费意味着更多的加入者和更多的项目销售利润,可是,在入门费降低,加入者增加时,来自入门费的利润会下降。因此,问题就是要选择一个导致最优数量的加入者的入门费,即实现最大利润的费率。,(1)单一消费者 假设市场中只有一个消费者(或者具有相同需求曲线的许多消费者),厂商知道这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了尽可能多地攫取消费者剩余,令使用费P等于边际成本,入门费T等于各消费者的总消费者剩余,如图11-3所示

12、。用这种方法定价,厂商能将全部消费者剩余占为己有,总利润实现最大化。,图11-3 只有一个消费者的两部收费,(2)两个消费者 设有两个不同的消费者(或者两组相同的消费者),厂商只能定一个入门价和一个使用价,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应该将使用费定得高于边际成本,并将入门费定在等于需求较小的消费者仍然有消费者剩余的那一点。,图11-4 两个消费者的两部收费 如图11-4所示,利润最大化的使用费大于边际成本,入门费T*等于需求较小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结果利润为:,(3)许多消费者 原则上,可以先从一个项目售价P出发,然后找出最优入门费T,再估计相应利润,最后再改变价格P,算出相应入门费以及新的利润水

13、平。反复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逼近最优的两部收费。,【例11.3】为什么有些厂商要采取两部收费制?(请简要说明理由)厦门大学2005研 答:两部收费制是指根据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将价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反映基础设施投入的固定费用,另一部分反映单位价格,就是每提供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边际费用。两部收费制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产品预先支付一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再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产品支付一个额外的费用。有些厂商在定价上采取两部收费制的理由主要有:,(1)厂商所经营的行业具有垄断性 如果厂商所经营的行业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厂商有自己的定价权利,则可以制定定价策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

14、,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实行两部收费制的前提条件。,(2)采取两部收费制能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 消费者在交易中一般总能得到一定的消费者剩余。两步价格中的固定费用就是企图从消费者那里索取这一剩余,把它转变为企业利润。厂商可以推行两部收费制,凡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顾客先得支付固定费用,然后顾客按相应价格购买所需的数量。,(3)与其他定价策略相比,两部收费制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的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平均成本,因此,垄断行业面临定价困难。如果按照边际成本来定价,其价格等于或低于平均成本,企业没有盈利或出现亏损;如果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企业虽然有盈利,但是消费者剩余减少。减少的消费者剩余一部分被转化为生产者剩

15、余,一部分成为社会福利净损失。因此在规制自然垄断价格时,政府规制部门要寻求一个合适的价格,使厂商既能够提供足够的产量,又能补偿其成本。,相对于边际成本定价而言,两部收费制有独特的优势。举例来说,由于电信业是一种典型的边际成本递减型产业,采取边际成本定价,不符合一般的“谁受益谁买单”原则。如果采用两部定价法,用电话月租费反映固定成本以及其他流量不敏感成本,计次或计时费用反映打一次电话的可变成本,则既解决了亏损问题,也符合“谁受益谁买单”原则。,五、捆绑销售 1捆绑销售 捆绑销售(bundled)指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违背交易相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带他们不合理条件的行为,也称为附条件交易行为。当不同的客户具有不同的需求和厂商不能实行价格歧视时,捆绑销售就有意义了。 捆绑销售的必要条件:有区别的消费者;价格歧视不能实行;负相关的需求。,2混合捆绑销售 混合捆绑销售(mixed bundling)指厂商既分开出售它的产品,也以低于个别价格之和的成套价格搭售。当需求有一些负相关,和(或)有相当的边际成本时,混合捆绑销售常常是理想的策略。,3搭售 搭售(tying)是指以某种组合买卖。纯粹的捆绑销售是搭售的常见形式,但搭售也有其他的形式。,Thank You!,谢 谢,20.7.3014:44:4414:4414:4420.7.302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