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45753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7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帐户及复式记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账户及复式记账,目的、要求: 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的核心。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涵义 ,及其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及会计科目、账户的涵义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和会计分录 的编制,重点:,难点:,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6学时 第二节借贷复式记账法 4学时,课 时 安 排,一、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一)会计科目的涵义,会计科目,是指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 按照企业业务的内容,对各会计 要素具体内容加以分类的项目。每 一个会计科目都应当明确反映特 定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二)设置

2、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 1.会计科目必须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2.会计科目应当符合经济管理的需求。 1) 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2) 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 3.内容明确,繁简适宜。,二、会计科目的分类,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以六大会计要素为基础,分为五大类,共计85个会计科目,具体为:,会计科目,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内容 1.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科目。 2.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税金及利润,

3、以及预提费用等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等科目。 4.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其他业务收支和营业外收支等,其中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二)会计科目的编码 (三)会计科目的级次,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一级科目,二级子目,三级细目,表3-1,三、账户的基本结构,每个账户的结构划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分别用来登记数额的增加和减少。其简化格式如下所示: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习惯上: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负债及所有

4、者权益类账户正好相反,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额、减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一定期间结束时在账户借贷双方合计数额不能完全抵消而出现差额时,称为“账户余额”。,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户的结构如下: 资产类账户 账户名称,借方,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账户名称,借方,贷方,收入类账户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费用类账户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利润类账户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表3-2 账户结构,表3-3 会计科目:(账户名称),第二节 借贷复式记账法,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 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 采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计量单位, 借助于文字和数字记录所发生经济

5、业务的 一种技术方法。 即将客观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所采用的方法。,记账方法,1单式记账法 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不足: 1)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各 个账户之间没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不能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二、记账方法的种类,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2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1)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 2)对发生

6、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系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可以清晰地反映每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账户记录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 合计数自动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第二节 借贷复式记账法,一、借贷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 借贷复式记账法产生于12世纪末与13世纪初的欧洲,严格地讲是产生于欧洲的意大利。 从银行角度讲: 借-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 贷-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账户的一方登记 客户的借款称为借主方,,账户的另一方登记 客户的存款,称为贷主方,贷方,借方,(一)借贷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借贷复式记账法简称借贷记账

7、法,是 指以“借” “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二、借贷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容,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1、记账符号 以 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行为动词作为记账符号。 在表示同一性质的会计内容时,借贷两字是对立的,即有增有减。 在表示不同性质的会计内容时,借贷两字是统一的,即同增同减。,“借”“贷”,2、账户设置和结构,资 产 类 账 户,负 债 类 账 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 本 类 账 户,损 益 类 账 户,借 贷 记 账 法下账户的分类,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账户,借方,贷方,资产(费用)账户,借方,

8、贷方,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试算平衡,是指借贷发生额平衡原理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 关系,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公式:,所有账户本期借方 合计,所有账户本期贷方 合计,=,所有账户期末借方 合计,所有账户期末贷方 合计,发生额,发生额,余额,余额,=,试算平衡:,三、会计分录和账户对应关系,(一)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对对方发生的经济业务,指明其应记入的账户、方向和金额的记录。 会计分录三要素:账户名称、记账方向、金额。,2、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账户对应关系 账户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系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账户对应关系的作用、意义: 1、通过账户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内容及其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情况。 2、通过账户对应关系,可以检查账务处理是否合理合法。,三、账簿更换与保管,(一)账簿的更换 1、总账、日记账要每年更换一次 固定资产明细账,年初可不必更换 2、明细账 债权、债务明细账每年更换一次 (二)账簿的保管 各种账簿应按年度分类归档,其保管年限和 销毁的程序,按会计制度规定严格执行,本讲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