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

上传人:冇种爱&a****183;... 文档编号:140545173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篇本文仅供参考“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篇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按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现将我镇涉及的“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开展汇报如下:一、“六稳”“六保”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复工复产解难题。当好“领头雁”。镇党委成立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对各企业复工复产条件实行跟踪督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三岩摩擦、三菱液压、祥瑞水泥制品、方大矿业等多家本

2、土企业相继不同程度地复产复工,全镇规上企业复工率100%。明确“风向标”。坚持宣传引导不放松,向企业发放宣传资料,重点宣传了我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让企业了解并知晓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共组织97名农业技术人员组织田间技能培训60多次,线上接受咨询40多人次,指导农户做好农业生产及自身防护工作。二是真抓实干助就业。精准排查谋岗位。10名党建指导员联合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上门开展疫情宣传教育、外来人口登记,排查收集返乡贫困户的就业需求、就业意向14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排查。镇企联合送岗位。镇联建办积极协调村企两方,分别形成“务工供给清单”和“务工需求清单”。定期对“两项”清单进行匹配

3、销号,确保每一位有务工意向的村民获得2个以上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截止目前,摸排贫困劳动力9成以上有就近就业需求,累计发送就业信息400余条。光伏公益设岗位。在村级光伏收益80%用于贫困户公益岗位的政策扶持下,*镇利用3个贫困村6座村级电站,预计增加公益性岗位20个,促进贫困户灵活就业。三是凝心聚力抓项目。抓“项目提速”。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以问题为导向,列清单、明责任,实行销号制管理,加速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难题,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抓“产业提质”。扎实开展村企联建工作,不断推进村企联建项目建设质量。继续创新推广“企业+村集体

4、+农户”的发展模式,整镇推进联建工作。重点做好种(养)殖业、投资创收、农村电商等五个谋划项目。抓“服务提优”。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引导本土企业延链补链壮链,鼓励赛康交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支持企业在专利申报、新品研发上持续投入资金。四是全心全意保民生。推进人居环境。着眼长效长治,采取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的思路,补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薄弱环节。斥资37.48万元购置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已投入运用,镇内新增的2处垃圾堆肥点。兜住民生底线。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

5、救助范围。科学研判扶贫工作,运用绿色销号、黄色提示、红色预警的三色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对脱贫户实施精准管理。扛稳三农生产。持续做好种子、农药等农资供应保障,确保春耕备播不受影响,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优化苗木购销信息发布平台,推动苗木生产销售行情回暖。同时,镇水利部门组织4个班组33名工人、2台机械,复工建设*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二、不足一是受天气、审批流程等影响,部分工程存在着推进速度慢的问题。需加快各项重点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倒逼工期,督促完成后续建设任务。二是消费经济有待于进一步升级扩容。需加快做好市场管理工作、改善市场环境,赋能摊位经济,保障基本消费,壮大餐饮服务类消

6、费。三是环境治理工作有待提升推进速度。需加快排查整治污染源,建设污水处理厂,为抓紧建设“水清、岸绿、生态美,清澈明净的生态河”作出*贡献。四是贫困户外出就业比例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经统计全镇1772名贫困户,外出就业610人,一方面部分贫困户受疫情影响并未充分返岗就业,另一方面部分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思想。需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库,同时设立镇贫困户外出就业服务站,摸排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常态化发布就业信息和惠民政策。五是作为农业乡镇,镇内企业较少,可提供岗位有限。需鼓励引导镇村两级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吸纳贫困户就业;其次进一步帮助镇村两级企业发展,解决

7、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六是着力解决技能培训不够精准、培训与务工需求结合不紧密、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需切实做到贫困群众想干什么就培训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主要围绕特色产业技能、实用致富技能、电商经营技能等类别开展培训,确保技能用得上,有实效,见效益。七是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目前我镇部分居民对基本药物价格、医保报销政策等基本医疗情况还不够了解,各村卫生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需进一步要求各村卫生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放就医明白纸,同时加强镇村两级医护队伍管理和培训工作。八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进一步提升。当前,我镇少数村缺乏规模性文化活动阵地,难以开

8、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需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立文化服务中心,例如文化广场,文化宣传栏等,扩大文化活动阵地覆盖面。九是促进我镇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进一步提升。当前,我镇优质教育资源紧缺,资源配置不均衡。需进一步统筹部署,改善办学条件,建强师资队伍,为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打好基础。三、下一步工作安排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功,非常之事当尽非常之力。当前,*镇总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接下来,全镇将在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一)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

9、有很大不确定性。鉴于此,我镇将紧扣“外防输入、内防聚集”的工作重点,坚持预防为主,持续做好办公场所的管理,组织专门人员督促扫安康码工作,确保所有进出人员按要求扫码。(二)持续加强安全监管。用“显微镜”排查安全风险。重点抓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主要工作,集中开展安全用电、防溺水、消防、食品餐饮等督查排查活动。用“高压线”压紧压实责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强化安全监管责任,决不能在“六稳”“六保”工作中产生影响稳定发展的隐患。(三)持续加强项目建设。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组织开展督查督导,深入项目点指导调度,健全完善项目推进管理机制,做

10、好项目实施、资金监管使用监督检查和协调指导工作,着重紧抓正在实施中的5个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四)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坚守民生保障底线,优先安排各项补助资金,使困难人群的生活得到保障;加强就业信息沟通,收集发送用人信息,为用人单位推荐人选,帮助困难人员选择适合自己就业的岗位;持续抓好人居环境,不断强化措施、精准施策,整治工作与各村考核排名挂钩,以日通报、周调度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篇二)按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现将我局涉及的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一、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方面一是

11、基本开展情况(一)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政策保障。第一时间响应,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支持防控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修订意见,并配套制定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会保险减免经办、稳定劳动关系、职业技能培训、重点企业用工调度、支持企业返岗复工、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扶贫等11个政策文件,汇编了国家、自治区及我市政策,积极推行网上经办、简化办事流程等服务,全力抓好落实。(二)全面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的关键是稳企业,企业稳则就业稳。一是落实社会保险减免政策。印发了做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经办工作办法,

12、明确减免范围、方式和经办流程,预计为用人单位减负1.84亿元。二是开展援企稳岗返还。目前,第二批公示171户企业拟返还稳岗资金699.35万元,涉及参保职工2.6万多人。受疫情影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认定工作,三区和行业主管部门正在确认中。三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召开了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协调会,简化审批程序,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03万元,有效解决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复工后资金短缺问题。内蒙古新闻联播2次报道了我市就业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内蒙古疫情防控办公室采用我市稳就业工作动态信息2篇。(三)全面确保重点人群就业。一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已有17家就业见习基地和24家人才

13、储备单位的基础上,面向全市企业和社会团体公开征集,扩大就业见习和人才储备范围。目前,已开发490个中小企业人才储备、就业见习岗位,单位征集和人员招募正在进行中。二是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将受疫情影响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加大消毒防疫、保洁环卫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一方面解决了社区疫情防控人手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扎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351名建档立卡法定劳动年龄内的贫困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针对性做好岗位推送、职业介绍,防止因疫情影响而返贫致贫。四是保障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为523名失业人员发

14、放失业保险金308.86万元。支持灵活就业人员短期内从事外卖、快递、配送等工作,凡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都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四)全面开展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出台了“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服务措施,提供全方位线上公共就业服务。一是提供线上经办服务。及时公布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线上业务办理清单及方式,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截止目前,为120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8.2万元,办理就失业登记等服务事项1582件。二是提供“云课堂”线上培训。及时公布了19个线上培训平台,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和个人利用“线上培训”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目前,80户企业、303名个人登记了培训需求,420人参加了网上技能

15、和创业培训。三是开展不间断线上失业动态监测。紧盯240户重点企业,每2天向自治区上报1次监测企业的开复工及用工情况。四是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截至4月底,为364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11163个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782人次。二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维护保障能力不足。为了全面提升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年,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投入270万元对市本级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改扩建,预计2020年9月底投入使用。全市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市场4家,预计每年需维护市场运行费100万元(保安、保洁、水电暖、网络使用费用及维修、其他日常办公设备维修维护等)。按

16、照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目前,市、区两级市场服务经费从本级单位经费中列支,限制了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有序开展。特别是市本级将建成线上线下一体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市场,在满足劳动者需求的同时将增大网络、电费等项的支出,仅从单位经费支出(2020年市本级安排单位经费6.7万元),不能完全支撑建成后的市场运行开支。建议:自治区在向盟市下拨就业资金时,根据各地实际,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维护费等相关费用单独安排资金,确保各盟市人力资源市场正常运转。(二)线下培训还没有及时开展。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财政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20 16 号)文件关于“线上培训课时原则上不高于总学时的40%, 剩余课时的线下培训待疫情结束后,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开展。”的政策。当时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2月份疫情开始至今线上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