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44151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22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分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来自我国审计进化的经验验证,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 会计史学术研讨会 2007年10月27-28日,内 容,目的 基本概念 分析框架 历史回顾 分析 结论,两大疑问,为什么我国有了财务报表审计还需要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什么? 国外有没有经济责任审计?,目的,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计进化过程的观察,分析企业治理结构对审计的规定,据此探讨审计的“物种起源”。,国有企业的双重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财务报表审计 国家审计机关实施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国外的公营企业审计,世界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国家审计机构对公营企业进行审计,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财

2、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二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 审计署法规司.1994.审计法答疑中国审计出版社,p.116,国家审计,国家审计一般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这里把“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区分为政府审计和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等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以及国有经济组织领导人的经济责任等所实施的审计。,审计的主题,审计的主题是指需要审计人员给出审计结论的要证明对象。 如果审计的目的是对审计客体的行为做出结论,审计的主题就是“行为”。 如果审计的目的是对审计客体所给出的信息做出结论,审计的主题就是“信息”。,例示,审计人通过核对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收付凭证对现金

3、收支进行审计。 审计的主题?,审计的结论(1类),关于现金的记账是否正确,是否可信的意见; 关于会计账簿是否正确,是否可信的意见; 关于现金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是否可信的意见。,审计的结论(2类),关于出纳员是否恰当地、正确地执行了业务的意见; 关于授权支出现金的、企业管理层的业务处理是否妥当的意见。,行为审计,行为审计是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 行为审计是需要对责任方的行为发表意见的审计; 例: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信息审计,信息审计是以“信息”为主题的审计; 信息审计是需要对责任方的认定发表意见的审计; 例: 财务报表审计。,分析框架,Shyam Sunder.1997.

4、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pp.27-29 企业的组织形态对会计类型的规定,企业组织的形态,第1阶段,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第2阶段,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管理者,经营者,管理者,管理者,所有者,所有者,第3阶段,会计类型,第1阶段,簿记,第2阶段,簿记,第3阶段,簿记,会计的类型:,管理责任会计,管理责任会计,受托责任会计,会计的作用:,记忆,记忆,记忆,控制和激励,控制和激励,财务报告,管理责任会计的两重性,会计监督 信息收集(证明),受托责任会计的两重性,会计监督 会计责任报告 信息收集(证

5、明),会计监督,当企业的指挥者的住所和经营的场所在空间上相隔开的情况下,所有者并不自己实施检查,而是把作为自己代理的账房派往企业。 高柳龙芳监译.1986.Ulrich Leffson 审计一般理论. 日本:同文馆,p.40,证明,管理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忠于职守,需要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和保存能证明该业务存在及内容的凭证,并根据凭证进行会计记录,以会计记录为证据报告管理责任已得到履行。,会计责任的内容,建立健全会计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内部控制报告审计) 诚实地报告有关资源利用的历史信息。(财务报表审计),解除经济责任的价值判断,与上年度业绩对比(pp.117-118)

6、; 基于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pp.292-302); 企业价值评价。,历史的回顾,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形态和会计类型的描述 经济监管机制的演进过程(背景和特点),企业组织形态,计划经济,第2阶段,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管理者,政府,管理者,管理者,国家,会计类型,第2阶段,簿记,计划经济,簿记,会计的类型:,管理责任会计,管理责任会计,会计的作用:,记忆,记忆,控制和激励,过程的控制 观念地总结,审计的必要性,存在职务分工和经济核算制 存在管理责任和管理责任会计 存在道德陷阱:怠工、贪污浪费、虚假报告 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事实上,没有审计 Why?,经济监管机制的演进过程,1949-5

7、8,1959-66,1976-92,1993-,1949-58,背景: 从供给制到经济核算制 苏联老大哥的帮助 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1950) 特点: 厂长负责制 行政监察,1959-66,背景: 1957-60 大跃进 1961-65 经济调整 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1961) 特点: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1961) 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1963),1972-92(背景),1966-76 文化大革命 国营企业亏损、财政困难 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五个文件(1979) 利改税(1983-86) 经营承包制(1986-92) 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

8、1988) 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 股份制企业试行办法(1992),1972-92 (特点),会计人员职权条例(1979) 关于财政监察工作的几项规定(1980) 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1980) 财务大检查(1981、83、85-97) 宪法规定审计监督制度(1982) 审计署成立(1983) 会计法公布(1985) 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5) 注册会计师条例(1988) 审计条例(1988) 经济责任审计(1988-),1993-,背景: 现代企业制度(199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 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1

9、993) 注册会计师法(1993)/审计法(1994) 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秩序的通知(1996) 会计法修改(1999),分析,行政监察的意义 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意义 国家审计出现的意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意义,行政监察的意义,在所有者亲自经营、特别是在企业初创阶段,管理职能通常集中在所有-经营者手里,内部控制比较薄弱; 所有-经营者一般偏好综合性的、对行为的直接监督; 行政监察正是这种综合性的直接监督。,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意义,还记得管理责任会计的两重性吗? 会计人员职权条例是国家所有者对会计人员实施会计监督的要求 为什么不选择审计?(还记得审计的必要性吗?),审计监督VS会计监督,审计监督:

10、 事后监督 需要bonding 会计监督: 事中监督(日常检查) 不具备问责的性质,国家审计出现的意义(1),经济改革 自主权扩大 利润分配上的利益冲突(违反财经纪律) 国家所有者对企业财务控制能力出现了状况,国家审计出现的意义(2),应对措施: 加强会计监督(1985会计法) 建立国家审计制度 为什么选择审计?,理由,由于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赔偿机制初步形成; 对会计人员监督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意义,外资企业 股份公司 应对资本市场对财务信息鉴证需要的制度,结论,还记得两大疑问吗?,两大疑问,为什么我国有了财务报表审计还需要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什么? 国外有没有经济责任审计?,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是国家所有者以大股东的身份,凭借大股东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力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行为审计。,国外有没有经济责任审计,问题转换 我国国家审计为什么能够把审计的主题定位为经管责任履行行为?,力量对比,国家大股东掌握有游戏规则制定权; 经营者市场不成熟,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实质上还是任命制而不是聘用制。,最后,达尔文根据其在加拉帕克斯群岛的观察所见,创立了进化论; 我国现代审计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审计的加拉帕克斯群岛,拥有国外已不能复现的素材; 这些素材是我们从事“能够捕捉中国自己独特环境因素的研究”的条件。 陈孟贤.2007.当代会计研究方法:检讨和反思.会计研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