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读诗(节选)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3800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读诗(节选)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读诗(节选)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7《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读诗(节选)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诗(节选)诗,想欣赏,要读;想作,更要读。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道理说不错,只是夸大些,真去作,只是这一点资本还不够。还要什么资本?留到后面慢慢说;这里是假定还在门外,宜于先讲点有助入门的。那就由读谈起,因为这是由疏远变为亲近的唯一途径。读,有目的,也可以分为三级,一是理解,二是深入,三是仿作。理解是初步,但也不容易,因为与文相比,诗表现的是意境,不像文的意义那样实,用的语言也有特点,常是以点代面,甚至以此彼。举例说,语句浅易的,如宋之问诗“北极怀明王”,孟浩然诗“青山郭外斜,”“北极”表示京城。“斜”表示立(凑六麻韵),都不宜于照字面解。深入是得确解之后,并能进一

2、步品评高下,体会甘苦。比如杜甫和李白的七言绝句都提及长江景色,杜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读仄声)东吴万里船,”李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读后应该知道杜不如李,因为杜甫有拼凑痕迹,李自然;尤其是意境,杜板滞,无味处味,李博大,情韵不尽。显然,这深入才是欣赏和仿作的更重要的资本。仿作的问题留到以后慢慢说,这里单说如何才能得确解和深入。我的经验,跟学其他学科一样,也要用论语说的老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以多读为基础,在其上建筑自己的看法的宝塔。或说的再具体一些,要多读,包括读诗,读前人关于诗的意见,其间,尤其较后期,要多想想,分辨高下,并试图解答,高,为什么,下,为

3、什么,最后信自己的,暂时拿不准,存疑。这难吗?也难也不难。难,原因是,不只不能速战速决。还要思;思,思也要有本钱,本钱的一部分,或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能单单来于读诗。不难,因为只要锲而不舍,就会功到自然成。关于难,以后还会多处谈到,这里专说功到自然成。以游故宫为例,初游,比如忽而就走入养心殿,也看到建筑、陈设等,可是这些在故宫占什么地位,价值如何,说不清楚。游多次之后,比如兼通晓了明清宫苑的历史,再看养心殿,认识就不同了。读诗也是这样,初学,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会想到还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式的语句。所以要多读。比喻头脑是一间空房,诗人,诗作是货物,读是往里装,日久天长

4、,由此知彼并及彼(如由李商隐而知有西昆体,并找西昆酬唱集看看),许多诗人,诗作进来了,并逐渐排成合理的秩序。这是有了关于诗的“知识”。知识多了,加思(兼体会),就会产生“见识”,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见识是深入,也只有了见识才能深入。深入有终点,或说有目的,是取得走入诗境的受用,即通常所谓欣赏。理解与得受用也许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也可以勉强分开。理解是知;得受用要进一步,动情。理解之后可以在外,即不关心他人痛痒;得受用就必须入手其内,即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也可以举例说说,读“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知道这是指望日前后的黄昏时分,地多而时一,是理解,理解的同时感到别易会难,因而惆怅,愁苦,甚至落泪,是得受用。理解主观成分少,得受用主观众成分多。仍以读这两句为例,傻大姐之流必是无所感;薛宝钗、林黛玉都会有所感,但必是薛浅而林深。浅深决定于性格和经历。不同的深还可以表现为质的变异,如也是读这两句,秦皇、汉武之流也许要感到书同文,车同轨吧?深入而至于有感,我们是更应该承认诗无达诂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