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

上传人:3**** 文档编号:140533481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3X26(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5/24 Sunday 1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介绍内容 一、我国应急管理概况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三、强化应急体系建设 第一部分 我国应急管理概况第一部分 我国应急管理概况 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2020/5/24 Sunday 2 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 环境条件复杂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 发展、体制转轨、城镇化建设、社会转型等 进程的加快,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复杂, 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多发频发,突

2、发公共 事件应急管理任务艰巨。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党中 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 决策和部署。 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 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 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 事件的定义明确界定了突发事件的基本要件,是对我 国常见突发事件主要特点的高度概括和归纳。 突发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 ,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 破坏性。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 来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

3、会性的,受害对象也 往往是群体性的。 紧迫性。紧迫性。即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时预兆, 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和控制,否则将会造 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应急管理是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应急管理是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 公共事件公共事件,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 或控制突发公共事件扩大或控制突发公共事件扩大,尽可能降低尽可能降低 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果和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基于事件基于事件 情景分析和风险管理过程及后果进行的情景分析和风险管理过程及后果进行的 一系列有计划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有组织的

4、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又称应急管理又称“ “一案三制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即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机制和法制。 2020/5/24 Sunday 3 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应急管理内涵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 卫生、社会安全四类。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 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 共事件(级)、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级) 、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级)、 一般突发公 共事件( 级

5、)四级。 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雪、沙尘暴等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雪、沙尘暴等 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 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020/5/24 Sunday 4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 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 、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大,洪涝 、干旱、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风雹、低 温

6、冰冻、地震、森林草原火灾、鼠害和病虫害等灾 害造成的损失都位居世界各国前列。特别是近年来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 ,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防灾 抗灾减灾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199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 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 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1998年发生在 长江、松花江、珠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 年发生在川渝地区的特大干旱,2008年初发 生在南方部分地区的严重低溫雨雪冰冻灾害, 以及近年来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 “4.14”

7、玉树特大地震、“4.20”芦山特大地震 等灾害,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民航、铁路、公主要包括民航、铁路、公 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 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 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 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 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 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 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 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 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 与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与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 染

8、和生态破坏事故等。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2004年年4月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日,重庆天原化工厂 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9人在事故中人在事故中 失踪死亡,失踪死亡,3人受伤,人受伤,15万群众紧万群众紧 急疏散。急疏散。 2020/5/24 Sunday 5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严重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损失重,重大、特大 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 的阶段,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尚 未根本解决。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 基础薄弱,事故隐患大量存在,违章指挥、违章 作业现象严重,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能源紧缺 和供需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这些都决定

9、了我 国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态势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 本改变。今年以来重特大事故高发的势头,充分 暴露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 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 霍乱、肺炭疽、霍乱、肺炭疽、O157O1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等)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等)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 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我国公共卫生形势严峻

10、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有些 还造成了严重后果。我国按照规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每年发生近 200万例,其中死亡近6000人。 重特大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传播速度快、波及 范围广、防控难度大。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等 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外开放等都造成严重影 响。 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 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每年200起以上,造 成200多人死亡,数万群众健康受到伤害。2008年发生的的劣质 婴幼儿奶粉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国 内外造成了十分恶劣的

11、影响。 2020/5/24 Sunday 6 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 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 群体性事件等。群体性事件等。 我国社会安全形势严峻 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严重危及国家安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 和重大活动,达赖集团和一些“分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2009 年7月5日,国内外“三股势力”在新疆是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 件,造成近200人死亡,重大经济损失,反恐形势非常严峻。近期新疆鄯善 县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严重

12、危及社会安定团结 。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由于体制转轨、利益关系、社会变格、社会 矛盾等因素的变动变化,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率、规模和形式有所扩大 ,成为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因素。在一些地方,群死群伤的爆炸、 投毒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不断。由人民内部矛盾引 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明显增多。 2009年成都市公共汽车爆炸案造成28人死亡,29人受伤。今年6月7日厦门 公交车纵火造成47人死亡,38人受伤。近几年我国各类治安、刑事案件死亡 6.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经济犯罪涉案金额800多亿元; 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

13、按照其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 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分别为特别严重(红色) 、严重(橙色)、较重(黄色)、一般(蓝色)。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分级有密切 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有时发出特别严重(红色)预 警,实际发生的是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 目前,还不是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能预警,我们必须 不但提高预警的科技水平。 2020/5/24 Sunday 7 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应急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 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 工作;根据需要,设立国家突

14、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 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 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 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 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 、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 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 领导机构领导机构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

15、理工作的最高行 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通过国 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 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国务 委员按照业务分工和在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指挥机构中兼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 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 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有关工作 。 办事机构办事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 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收和办 理向国务院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承办国务院应急管 理的专题会议,督促落实国务院常有关决定事项和国 务

16、院领导批示、指示精神;指导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组织编制、修订国家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应急预 案,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协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 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 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2020/5/24 Sunday 8 工作机构工作机构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 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 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 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承担相关应急指挥机构 办公室的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重要情况和 建议,指导和协助省级人民政府做好突发公共 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 工作。 地方机构地方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 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 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各类特别重 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 工作,其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可参 照本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关 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