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052914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教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在恶劣的环境下,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事迹。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进而作者介绍了改造的背景环境。接着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的自身感受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一、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教学要求、课文特点以及相关同步教学资源,我确定了以下4点为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字识词目标:能独立了解“肆虐”、 “盘踞”等词语的意思 。口语交际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条理

2、地提出疑问、回答问题。阅读目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在三分钟左右完成, 完成后能说出时间梗概;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环境等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理解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从这位普通的老人身上看到他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关键词句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通过

3、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后,了解并掌握“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中的“另一种东西”所指;体会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本课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产婆术和情景教学法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段小视频。(播放种树的男人)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些什么?预设学生回答:一个男人 一个沙漠师:那今天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跟刚才的视频有关的文章。请大家翻开课本 ,大声地告诉我,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 青山不老)(2)浏览课文,略知课文大意。师:现在请同学们将

4、课文快速地浏览一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师:标记完了吗?(请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肆:放纵、任意行事;虐:残暴。)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盘:回旋、屈曲;踞:占据。)治理:整治调理。(治:管理;理: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

5、泥土。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领悟:了解、明白。师:好,老师再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些什么? (请两到三位学生回答)师:现在谁来讲讲?(3)捉住“奇迹”一词,引导学生体味课文。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他敲着旱烟锅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个奇迹到底指的是什么呀?师:我们先不下结论,老师跟大家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师:同学们找到了吗?预设学生回答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抓住两个“全”字让学生体会树的多。)生:我觉得这里很美。师:跟着老师一起来感受

6、一下这种美、这种惬意和舒适。(引导读“窗外是闪着粼粼的波光”一段。) 预设学生回答2:“他敲着旱烟锅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教师分析:是啊,15年时间,他绿化了8条沟3700亩林网。顺势引出对环境的分析。师:这种奇迹是在什么环境下创造的呢?作者为什么会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预设学生回答1:这是中国的晋西北竟创造了这块绿洲。师:在这段话里,有没有让你印象很深刻的词语或句子?生:肆虐、盘踞。(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山沟里的风非常厉害)生: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谁能解释给老师听?生: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

7、这块绿洲。师:这个地方这么险恶,一般的人可能早就离开了。可是老人家仍坚持留在这里种树,竟(重读)创造了这块绿洲。“竟”字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老人能创造这篇绿洲出乎意料之外,也说明了老人种树的信念很坚定。师:这一段写了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非常恶劣。板书:大环境(自然环境)恶劣 预设学生回答2: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板书:小环境(生活环境)艰辛)师: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同学们,你们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师:他为什么不跟自己的亲人住在一起?生:因为伙伴离世了,老伴去世了。师:他不是还有个女儿吗?为什么不跟女儿去住呢?生:因为他要种树。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

8、的归宿。师: 归宿是什么意思?生: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师:老人家把屋后的青山看成是自己最终的着落, 说明了老人家对于 种树的执着。师:他为什么一定要种树呢?如果不种树会有什么后果呢?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森林有保持雨水的功能,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能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下雨时,树冠不仅可以截留相当数量的雨水,而且可以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土壤。林下的枯枝落叶层能减少地表径流,使大量水分渗入地下,把地表径流减少到最小程度。如果没有森林,就会出现“有雨洪水泛滥,无雨干旱成灾”的状况。如果没有森林的保护,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便会被雨水冲刷无存。这些泥沙流入江湖,还会淤

9、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晋西北一个县的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许多晋西北村庄的人们,由于受到风沙的侵害,每一二十年就得被迫搬迁一次。就是因为这样,面临享福与吃苦的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绿化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它属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还需要他。师: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定的决心,在失去了五位和他共同作战的伙伴之后,他仍能坚持种树;在与他风雨同舟的妻子离世之后,他仍坚持种树;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定的决心,他能三番五次地拒绝女儿接他去城里享清福;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定的决心,不管他历经了多少崎岖坎坷,多少次被肆虐的狂风掀起,多少次重重地坠地,依旧能坚持挣扎着爬起。正是因为

10、有这样坚定的决心,他才能在15年间绿化了8条沟3700亩林网。小组讨论,解疑答问。师:同学们还有疑问吗?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请大家分为几个小组讨论,试着找到问题的答案。找不到的我们再一起来解决。预设学生回答: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师:黄土和绿树的关系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一个山野老人,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

11、价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生:“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生:“与山川共存”就是说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生:“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那样一起发出光辉。师:同学们理解得不错。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再看看课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生:我觉得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生:我觉得老农创造奇迹的这种精神更会永远流传。 生:是啊!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

12、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生:老农的这种牺牲精神。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坚持不懈地改变环境的不屈精神;不为一己私利,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作者的感受。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在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六、总结升华。晋西北,一位乡下老人,花了十五年的时间,默默地用双手创造出了一片森林。是他给了河水新的生命,是他让死寂的黄沙重吐新芽想一想,我们可以为改善环境、绿化家园做点什么?七、作业布置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植树的男人这个绘本找来读一读,也可以把它的同名电影找出来看一看。附板书设计:青山不老大环境(自然环境)恶劣坚定的决心小环境(生活环境)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