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527161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再障讲义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生障碍性贫血,北京丰台人和中医医院血液科 冀兆魁,、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aplastic anemia, A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 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发病率:年发病率为0.72/10万(8688年统计)。以慢性再障为主占83。*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男:女比为1.92:1。,二、病因: * 物理因素:各种电离辐射:X线、放射性核素。放疗(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癌),核事故。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040倍。,* 化学物质:苯及其衍生物与再障关系比较密切。另外,某些杀虫剂(六六六)及有机磷农药可能引起再障。

2、砷剂、重金属。,* 药物因素:氯霉素(1/6万,应用12月后发病)、保太松最常见。化疗药物:马利兰。20病人可能为药物引起。,* 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与再障的关系已较肯定,在再障发病前12月约10%患者有肝炎病史(非甲、非乙型);E-B病毒感染的患者也可发生再障。,* 免疫性疾病:胸腺瘤患者可伴有纯红再障,再障也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等患者。,* 其他:妊娠妇女可发生再障,分娩后缓解。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约1/3伴发全血细胞减少。再障-PNH ( paroxysmal nocturnalhemoglobinuria ) 综合征。5275881,三、发病机理: * 造血干细

3、胞减少或有缺陷:是再障的主要发病机理. 致病因素直接损伤骨髓细胞内的DNA,如:放射线、苯, 化疗药物马利兰、5-氟脲嘧啶等。 * 造血微环境缺陷: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基质细胞、微循环、支配神经和造血调节因素等. 放射线损伤(40Gy)。,* 免疫因素:患者血浆可抑制正常骨髓的生长;患者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增多、NK细胞活力减低, 造血负调控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等增多。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四、临床表现: 出血:出血是急性再障的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齿龈渗血、鼻出血或月经过多,颅内出血少见,但常为致死原因。查体可见皮肤瘀点和瘀斑,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贫血:是慢性再障的常见症

4、状,表现为:头昏、疲倦、乏力、心悸、气短和耳鸣。查体可见皮肤、粘膜苍白。,感染与发热:感染是急性再障的首发及主要表现。感染以口腔、咽部及肺炎多见,少数发生败血症及肛周脓肿。,五、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将再障分为两型:急性再障(重型再障)和慢性再障(轻型再障);急性再障又分为重型再障型,重型再障型(慢性再障疾病进展)。, 急性再障:发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发症状。贫血常不明显。随病情进展,贫血进行性加重。,慢性再障:起病和进展缓慢,常无明确起病日期,病程一般在4年10年。出血、感染少见。1/3可治愈,1/3迁延,1/3急性发作。,六、实验室检查:1. 血象:全血细胞减

5、少,且呈进行性加重。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1,绝对值15109/L。分类无幼稚细胞。,2.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或明显减低,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则淋巴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7个/片)。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3. 骨髓活检:观察骨髓增生程度较骨髓涂片优越。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例2:3,巨核细胞数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4. 其他: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增高。 血清溶菌酶活性减低。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 染色体检查:正常,如出现异常,提示可能向白血病转化。, 造血干细胞培养: 第1类:CFU-C低而无抑制成分 (干细胞缺陷);第2类:

6、CFU-C不低,也无抑制 成分(造血微环境缺陷);第3类:CFU-C低,有抑制成分 (免疫损伤)。,七、诊断标准: (1987年全国再障学术会议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一般无肝脾肿大。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急性再障(重型再障型)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出血。2. 血象:网织红细胞1,

7、绝对值15 109/L。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3.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有淋巴细胞增多。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与脂肪细胞增多。,慢性再障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出血、感染均较轻。2.血象: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3.骨髓象: 3系或2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炭核)比例升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 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似,则称重

8、型再障型。,八、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出血感染少见,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其绝对值高于正常,含铁血黄素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正常或减低。与再障不同。,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骨髓增生活跃,两系以上呈病态造血,巨核细胞增多伴病态造血,环形铁粒幼细胞可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骨髓活检:可见造血前体细胞异常定位。,3. 骨髓纤维化: 脾脏常明显肿大,周围血象出现幼粒幼红细胞,多次骨穿呈干抽,骨髓活检:可见明显纤维细胞增生。4. 低增生性白血病: 血涂片可查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白血病细

9、胞计数30。,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有自限性,12个月后血象、骨髓象可完全恢复,骨髓象:可见较大原始造血细胞。6.其他:骨髓转移癌、淋巴瘤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九、治疗:1.一般治疗:避免再接触对骨髓有毒的物质,停用可疑致病的药物,注意休息。支持疗法: 贫血的治疗: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输注红细胞悬液。,出血治疗:应用止血药,血小板20109/L,有明显出血表现,可输注血小板悬液610U,女性月经过多用丙酸睾丸酮治疗。 感染治疗:首先作细菌培养,然后根据经验联合应用抗生素。,2.慢性再障的治疗: 雄性激素: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康力龙、丙酸睾丸酮等。 改善骨髓微环境:一叶秋碱或硝

10、酸士的宁, 中药川芎嗪。 免疫调节剂:左旋米唑。 中药:以补肾为主。 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412mg/kg/d,疗程3 6个月。,3.急性再障治疗:骨髓移植:年轻患者,有供髓者,骨髓移植是最好的首选治疗。移植前尽量避免输血。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1530mg/kg/d,连用5天。 环孢菌素A:412mg/ kg.d,疗程36个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g/d,连用35天。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天。 环磷酰胺也有应用报道。造血生长因子:Epo,GM-CSF,G-CSF,Tpo等。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免疫抑制剂或骨髓移植联合应用。,十、疗效标准:1.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Hb达120g/L(男),100g/L(女),WBC4109/L,Plt80109/L。一年以上未复发。2.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Hb120g/L(男),100g/L(女),WBC3.5109/L,Plt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3.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Hb较治疗前一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 判定以上三项疗效标准者,均应3个月内不输血。4.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