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48691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大学中国历史文选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豳风七月,题解,本文选自十三经注疏本毛诗 正义豳风。 豳(bn),亦作邠,商周地名, 在 今甘肅宁县境。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选 集。本来称为诗或诗三百篇,汉代学者将其列为儒家六经之一,遂称为诗经。汉书艺文志言:“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春秋末年诗已有定本,而其中所包含诗歌产生的时代是上自西周初期(前十一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前七世纪),共约五百年的周人的作品。 诗经因表现体裁和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指国风,就是地方歌谣。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的乐歌。雅分大、小雅。颂是歌颂的意思,是统治者宗庙祭祀时所用的

2、乐章。 七月八章八十八句,是国风中第一长篇农事诗。全诗以四言为主,各章或为农夫所唱,或为农妇所咏,叙事、抒情相结合,民歌特点十分明显,是豳地农民的作品。 全诗以农事和农夫生活为中心,以衣食为重点,全面、真实、具体地写出了周初豳邑农夫一年四季所从事的各项农事活动及其风俗习惯,还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一些情况,农夫们的忧勤苦乐无不显现在字里行间,是研究当时周人社会情况的重要史料。,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 ,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 ,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 ,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下为南宋马和之绘豳风图,七月 豳历七月。这首诗是以月份为顺序来展开叙述的。古今学者对七

3、月中所用的历法进行了许多研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课本中的看法是,豳历是不同于夏商周三正的历法,它是用十个序数记十二个月份,由岁首至岁终的十二个月名称是: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蚕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其岁首的一之日,即夏历十一月,周历正月;三之日是夏历正月。以此推算,豳历七月也就是夏历七月,相当于今农历七月。 流火大火星向下运行。流,向下行。火,hu,音毁。 星名,又称大火,是天蝎座的主星。该星呈暗红色,故 而古人称之为“大火” 。从关中地区观察,每年豳历五 月的黄昏,大火出现于东北天空,然后每月向南移动约 30度,六月底到达正南,位置最高,七月初继续向西, 至

4、七月中旬偏移10度左右,诗中“七月流火”的现象, 就是指的这段时间。古人“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通 过观察天象,做为计时的依据。而大火星色泽特别,具 其七月由最高位置下跌,所以以之作为残暑将尽,寒冷 渐至,寒暑交替的标志。 清人张照书,授衣 将裁制好的衣服交给各人。也有释为将裁制衣服的工作交给妇女们。 授,将物给人,古人认为是给老人孩子。衣,说文:“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先秦之裳,指的是裙袴。犹如沙家滨中阿庆嫂所围的那种大腰裙。 觱發( )象声词,寒风呼啸的声音。 阮元曰:“传云觱發,风寒也。栗烈,寒气也。” 崔述豳风补说言:十一月,“仲冬之月,(豳地)朔风劲甚,逮季冬时,

5、小立庭中,微风不起而肌肤若裂,其寒真有如觱之发,栗之烈(同裂)者。” 褐 ,本指粗毛編織成的毛片布,引申爲粗麻布衣服。也可釋爲麻襪。說文:“褐,編枲(x,音徙,即麻)韤,一曰粗衣。”褐是當時貧苦者的穿著。毛詩云:“貴者無衣,賤者無褐,將何以終歲乎?是故八月則當織也。”立場不同,釋文也不一致。,于耜 取出农具。于,取。耜(),又称臿(ch),木石制或铜制的挖土工具,大体与现代的锹相似。 此处泛指各种农具。,南畝本指南北向的田壟,後來多泛指農田。有人研究,古代有東畝,有南畝,都是指土地的朝向,一般朝南的土地是光照好收成高的土地。古人一日兩餐,上午餐稱早食,在7-9點前後,下午餐稱哺食,在15-17

6、點前後。農夫天亮就下地幹活,到8點前後,老婆牽著孩子送飯來了,農夫當然很高興。 喜歡喜,高興。 但毛詩中將喜釋爲饎(x音喜,或ch熾),酒食。言“耕者之婦子俱以饢來,至於南畝之中,其見田大夫,又爲設酒食焉。”由此這一句的解釋可以有兩種。一爲農官見農夫全家都在地裏幹活,心中喜歡。另一解,農官來到地裏監督勞動,農婦見了爲其設酒食招待。,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春日遲遲 ,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 上为嘉峪关砖画采桑图,微行 行()小道,小路。 毛诗:“微行墙下径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崔述言:“微行, 由宅至桑径也,孟子所谓树墙下以桑

7、者,非环墙皆桑也;民居必相栉比,左右皆邻也。盖于墙外田内树之,是以必遵微行以求之也。” 迟迟 舒缓,缓缓,缓慢的样子。指春日昼长。 自春分(二月中,公历3月20或21日)起,白天渐长,至夏至(五月中,公历6月21或22日)日最长,白天六十刻,夜晚漏四十刻。 蘩 白蒿,菊科植物。明徐光启说,煮白蒿汁滋润蚕子,蚕子易于孵化。 崔述认为:“蘩,毛传以为白蒿,所以生蚕。按召南诗以采蘩为公侯之事,春秋传(左传隐公三年)称蘋、蘩、蕰、藻之菜,可羞於王公,则蘩乃蔬属可为馔者,非白蒿,亦非以生蚕者。古今名物不同,缺之可也。朱传以为蚕生未齐,未可食桑,故以此啖之。果如是,则诗先言求柔桑而后言采蘩于文为倒置。况用

8、蘩为时不久,为数无多,何以于采桑不言祁祁而反于采蘩言祁祁乎?然则诗特因言二月间事,故连类而及之,不必果以饲蚕故也。”,归回家,或出嫁。郑玄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女感事苦而生此志,是谓豳风。”毛诗云:“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其物化也。殆,及与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近代学者多以为,少女悲伤是怕被公子强掳以去。按,此处之公子,应指豳公之女公子。归,出嫁。周至春秋,贵族实行媵(yng音硬)制,即一个女子出嫁,同姓的娣侄和奴仆随嫁。随嫁的娣侄处于从属地位,也称“媵妾”。后世有妻死,由妻妹续弦的婚俗,就是

9、媵制的孓遗。此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说的就是媵婚。意思是,怕自己被女公子带去做媵妾。,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 ,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 月載績 。載 玄載黃,我朱 孔陽,爲公子 裳。 右为战国采桑图案,萑(音环)苇 即蒹(jin)葭,也叫芦荻。 辞海页591:“萑苇,两种芦类植物;萑,长成后的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苇,长成后的葭(初生的芦苇)。”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指收获萑苇(以制蚕箔)。 蚕月 养蚕的月份,夏历三月。 崔述言:“蚕月,即夏正之 三月。不称三月者,豳俗 重蚕,故呼此月为蚕月, 犹今人之呼十二月为腊月 也。”,条桑修剪桑枝,或云采伐桑枝。联系

10、下文,二说皆可通。崔述言:“条桑,芟桑条也。凡树,至春则芟其条,使续生者得遂其长,故择其桑条之远扬者芟而落之,以取其叶,而枝小附幹者但采其叶。盖蚕至三月壮而食多,是以广取桑叶以饲之也。” 女桑柔弱幼嫩的小桑树。 古代“女”字常用作表示柔嫩、精细、矮小。如称精细的布为“女布”,称年少的妻子为“女妻”,称柔婉的样子为“女好”,称城墙上面的矮墙称为“女墙”(或女垣)。,载开始。绩拧丝麻线用以织布,纺织。 毛诗:“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崔述认为是承上而绩丝,而非麻。绩丝以为帛。从下文“为公子裳”看,恐以崔说为是。 为公子裳 郑笺:“夏为公子裳,厚于其所贵者, 说也。”崔述言:“裳犹衣也,变文以

11、协韵耳。庶人五十以上者皆衣帛,而 云为公子裳,尊君亲上之义,举其重者而言之也。 ” 从中可见先周时平民女子有为地方统治者进献衣帛的义务。 右 汉执鞋妇女塑像,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穫 ,十月隕蘀。一之日於貉 ,取彼狐狸,爲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下为汉代画像石狩猎图,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鸣谓语前置。蜩 tio音条。蝉,知了。 这两句不是普通的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而自有其对生态的关心。崔述言:“秀葽草蕃也。鸣蜩虫壮也。草蕃虫壮皆非田猎之时。至八月禾稼熟,十月木叶脱,然后田猎。取物之中亦有爱物之仁存焉。” 穫收穫。 说文“穫,刈谷也。”以下宾语省略。 獲 为猎獲

12、之獲。 穫 为收割农作物。,一之日于貉, 于 取。 貉音河。貉,一种小野兽,象狸子,毛皮厚软,极为珍贵。 这是私人进行小型的猎狩活动。也有人认为,貉通“禡”(m音骂),即禡祭,出兵时祭战神(黄帝或蚩尤)。三代全民皆兵,岁末农闲时的狩猎就是一次很好的军事训练。故而在该族即将进行狩猎时,用此礼。,隋书礼仪志三言炀帝于大业五年五月在出击吐谷浑前大猎于拔延山的情景:“及大业三年,炀帝在榆林,突厥启民及西域、东胡君长,并来朝贡。帝欲夸以甲兵之盛,乃命有司,陈冬狩之礼。诏虞部量拔延山南北周二百里,并立表记。前狩二日,兵部建旗于表所。五里一旗,分为四十军,军万人,骑五千匹。前一日,诸将各帅其军,集于旗下。鸣

13、鼓,后至者斩。诏四十道使,并扬旗建节,分申佃令,即留军所监猎。布围,围阙南面,方帻而前。帝服紫袴褶、黑介帻,乘闟猪车,其饰如木辂,重辋漫轮,蚪龙绕毂,汉东京卤薄所谓猎车者也。驾六黑駵。太常陈鼓笳铙箫角于帝左右,各百二十。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诸将并鼓行赴围。乃设驱逆骑千有二百。闟猪停轫,有司敛大绥,王公已下,皆整弓矢,陈于驾前。有司又敛小绥,乃驱兽出,过于帝前。初驱过,有司整御弓矢以前,待诏。再驱过,备身将军奉进弓矢。三驱过,帝乃从禽,鼓吹皆振,坐而射之。每驱必三兽以上。帝发,抗大绥。次王公发,则抗小绥。次诸将发射之,无鼓,驱逆之骑乃止。然后三军四夷百姓皆猎。凡射兽,自左膘而射之,达于右腢,

14、为上等。达右耳本,为次等。自左髀达于右(yo音咬,腰部左右虚肉处)为下等。群兽相从,不得尽杀。已伤之兽,不得重射。又逆向人者,不射其面。出表者不逐之。佃将止,虞部建旗于围内。从驾之鼓及诸军鼓俱振,卒徒皆噪。诸获禽者,献于旗所,致其左耳。大兽公之,以供宗庙,使归,荐腊于京师。小兽私之。”于此可见古代通过狩猎以训练部队的情况。,载缵武功。 载开始。缵zun音纂。继续。武功指田猎之事。借田猎以习武。 左传宣公十二年言:“夫文(即字,顾炎武日知录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止戈为武。”功,劳绩。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绩,国功曰功。”习武是为国家,所以称武功。崔述言:“于貉,私猎也。其同大猎也。安不可忘危,

15、故有文事必有武备。然,兵凶战危,非可尝试者,故借田猎以习之。”,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穹窒 熏鼠, 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 曰爲改歲, 入此室處。,斯螽动股 斯螽 即蚱蜢,一种能发声的蝗类动物。 动股古人误以为蚱蜢是以腿股磨擦而发声。 古代上臂称肱(gng音弓),大腿称股,或髀(b音闭),小腿称胫。 崔述认为:斯螽、莎鸡、蟋蟀是一物因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就是蟋蟀,又名促织。 穹 本义是隆起的样子,所以少数民族的帐房称穹庐。引申义为空隙,又引申为穷尽、完全。此处为后一义,意为将所有的鼠穴都找出来。,塞向墐户。 向 北窗。这是该字的本义。说文:“

16、向,北出牖也,从宀(min音眠)从口,” 宀是房屋的象形字。口就是窗子。 墐音仅,用土涂抹。 崔述言:“启向本以清暑,故寒则塞之。户历三时,不无剥落,故墐之。 ” 从这句我们可以知道三代时关中平民房屋的情况。,六月食鬱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爲此春酒 ,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 月斷壺,九月 叔苴 ,采荼 薪樗,食我農 夫。,鬱 植物名,即郁李,赤色,果实像李子。疏引本草:“鬱,一名雀李,一名车下草,一名棣。生高山川谷或平田中。 春酒 冬日酿造,经春始成,故曰春酒。 注意,当时的酒都是低度的米酒。高度的烧酒的酿造技术是唐或元朝时才传入中国的。,苴音居。 麻子。也有人认为是大麻的雌株。瓠子和麻子都是可以吃的。 但崔述说:“壶,瓠也。苴麻属。叔义未详。传谓苴为麻子,与壶皆以充食。按,昔人称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又称魏王贻我五石之瓠,论语亦称匏瓜系而不食,则似古人于壶但以备器用,不以充食也。而麻子亦非可食者。盖亦治麻以为布耳。所以瓜独言食,而壶但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