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5466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第卷(共33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劲敌痉挛不胫而走曲径通幽B和面霍乱豁然开朗祸起萧墙C峭拔讥诮翘首以待七窍生烟D孝悌剔除醍醐灌顶风流倜傥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讳莫如深 出奇致胜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B. 食不裹腹 矫揉造作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C. 莫名其妙 时过境迁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 真知灼见 欢呼鹊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所谓的英雄,不是人们通常所称道的英雄。那种人凭借强力,在盛荣或个人野心的

2、驱使下,会给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B在这空旷寂静的原野,他像一只发怒的雄狮,大声怒吼,那声音振聋发聩,很远就能听到。C他游侠般出现在文坛上,又像流星般在最光亮的时候消失在天际,生前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死后是声名沸扬,出现了“王小波热”这一文化现象。D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表现了弃妇的哀怨:结婚之前男方显出信誓旦旦的样子,谁知没多久,他就毫无情义地把女方遗弃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B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也折射出中华民族

3、新时期的道德追求,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C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致病性、感染病毒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类品种有关。D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共9分)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4、。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用来对待你的行为。你只要

5、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私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英才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

6、,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是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

7、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5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6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

8、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7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

9、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2分)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剌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吕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

10、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 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也。”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

11、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天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

12、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从事:刺史的下属官史B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也。”谢:感谢,道谢C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比:等到D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椎: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椎击杀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乃悉国中兵以拒秦B乃:众心乃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为:布为李傕所败君为我呼入之,吾得兄事之D与:护军勿得与战吾与汝毕力平险10下列句子正面体现张辽胆识的一项是(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

13、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ABCD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辽之所以敢“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是因为吕豨已与张辽暗中约降,所以是万无一失的。B张辽约降吕豨一事充分体现了他的见识与胆略,当曹操责怪他“此非大将之法”时,他的回答表现了他不居功的优秀品质。C“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充分显示出了将士们对张辽的信任,也传神地写出了张辽勇猛无敌

14、的英雄形象,后文“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也为此作了有力的注脚。D张辽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和曹操手下做过事,最终在曹操麾下成为一代名将。第卷(共117分)四(共20分)12将下列文中有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也。(3分) (2)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2分) (3)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3分)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从 军 行陈 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 军 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横笛:笛子。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新声:新的乐曲。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