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41348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昌学院 毕业设计(创作)说明书题 目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 专 业 音 乐 学 班 级 学生姓名 盛洪昌 学 号 指导教师 2目 录前 言 .21 作者及作品简介 .31.1 作者简介 .31.2 作品简介 .32作品分析 .32.1 歌词分析 .32.2 文字说明 .42.3 歌词分析 .53音乐创作发扬民族性特征 .52.1 融合民歌的通俗性 .52.2 发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技巧 .54作品的演唱 .64.1 位置 c 音域(作品要求) .64.2 气息应用(自身的把握) .64.3 演唱技巧(音色的把握) .75作品情感把握 .76对近代民族音乐影响的深远性 .87总结 .8

2、致 谢 .83前 言思乡曲衷情于一场作曲家所熟悉的内蒙沃土,采用的是民歌的旋律,句式短小、均等,音调式如波浪般递减,在节奏、调式、音域方面均有所建树,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严谨的结构感人至深,不仅如此,这首曲子做到将西洋音乐与民族传统完美结合,工具的运用依旧高人一筹,本文将研究介绍思乡曲的音乐艺术特征,为我们展现出思乡曲不朽之处。1 作者及作品简介1.1 作者简介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1931 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代表作思乡曲 、 摇蓝曲 、 西藏音诗 、 塞外舞曲等,1967 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国,

3、1987 年在美国费城逝世。1.2 作品简介1937 年,日军侵占了华夏民族大片土地,百姓流离失所,马思聪北国之行后折回广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 ,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2作品分析 2.1 歌词分析第一句“映木楼,照小窗从这句歌词中的“木” , “小”字可以看出这时的主人公是孤独,寂寞的。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可以知道主人公是无助,失落,看不到希望。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且问题通过中秋节,木楼,小窗来表现作者对团聚人渴望,总的来说

4、歌词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能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这首歌的情感。4文字分析如下一部曲式曲式结构 引子 a b a b 尾声小节数 4 9 3 17 3 8调式调性 e 小调 G 大调 e 小调 G 大调 e 小调2.2 文字说明本曲为一段体,有一部组成的特点,调式调性为 e 小调,G 大调。这首作品曲调柔和,带有暗淡色彩的旋律,轻轻地,缓缓地诉说,把思念故乡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5音一开始是以一个 4 小节的引子 第一个乐句从 5-8 为小节为主题,节拍为四分之四,速度转缓慢,平稳,主要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旋律以上行 6 度跳进和下行的阶进为主,具有倾述性与歌唱性。第二个乐句从 9-12 主要是在

5、属功能和玹三进行的,旋律线条呈现为下行阶进的趋势,具有小调的调式调性色彩,音乐转为伤感。第三个乐句从 13-16 小节,音域主旋律中,以中音音区为主,旋律以上行阶级为主,具有较强的推动性。2.3 歌词分析第一句“映木楼,照小窗从这句歌词中的“木” , “小”字可以看出这时的主人公是孤独,寂寞的。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可以知道主人公是无助,失落,看不到希望。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且问题通过中秋节,木楼,小窗来表现作者对团聚人渴望,总的来说歌词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能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这首歌的情感3音乐创作发扬民族性特征2.1 融合民歌的通俗性民歌因其民间性特点并不像宫廷音

6、乐等音乐意趣高雅,其中民歌在口头传唱时需要以较强的通俗性作为基础。歌唱随性,自由变奏。马思聪重大成就之一便是将思乡曲中融合了民歌的精华,将民歌提高到音乐创作的位置,在节奏旋律上发挥出民歌的自由变化特点,使得思乡曲极具弹性和感染力。马思聪也曾说过:“我觉得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必然直接吸滋于中国的民谣” ,可见马思聪在民谣中吸取了充足的养分。并且,马思聪虽有过留学经历,但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在进行音乐创作中便是无可避免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淳朴、善良、优雅是中国人的典范,精忠报国、心系苍生是对祖国人民的的真实写照,他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能体会到下层人民的贫苦,这首曲子在创作时便吸收

7、了传统的优良民族文化价值观念。2.2 发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技巧小提琴最初为西洋乐器,传入中国是在民国初年(约 1920 年代) ,中国民族乐器中并无小提琴,笛、二胡、琵琶、丝竹、胡琴、筝、箫、鼓等则是我国6的代表乐器,但胡琴、筝等乐器与小提琴在构造上也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音乐精神亦有融会贯通之处,在进行音乐创作与乐器操作时仍然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元素, 思乡曲在音乐创作之时充分继承并且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创作时,马思聪使用了丰富的民族和声语言,并敢于突破旧有的既定模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宫商角徵羽五调为基础的音乐体系。五声调式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使用最为广

8、泛的调式,马思聪在创作中不仅发扬传统音乐的基本框架体系,而且并未局限于传统音乐创作的固定套路,多处运用了一些在五音之外的偏音,在继承传统音乐优良的体系中做到发扬传统。4作品的演唱4.1 位置 c 音域(作品要求)其中,C 音域是整场曲子最高潮的部分。从前面两个部分的铺垫中,层层递进,由 A 部分的起,到 B 部分的高潮,到 C 部分的新高潮。整首曲子通过自由变化的节奏、加变化音、扩展等,将作者对家乡思念、眷恋,对祖国人民受苦受难的哀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牢牢把握住人们的处境以及强烈思乡之情,激起人们的爱国之情和对战争的愤恨。在进行作品的演唱时,首先要掌握良好的发生发声机制,了解思乡曲发声机制中

9、对演奏者自身的发声器官的要求,力求改正自身不足,学习研究各种发声原理并注意选择性学习,精确地掌握思乡曲中例对于共鸣音等等的高水准的掌握。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调整自身气息。此外,虚心请教、交流对于演奏者能否演奏出一首动听的乐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奏者应该在练习曲子时多与人交流经验,这样才能够取长补短,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4.2 气息应用(自身的把握)在弹奏曲子时,弹奏者自身需要掌握好气息,注意整体姿态、时间的拿捏。弹奏一首思乡曲本身对于演奏者来说就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因此对于演奏者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大挑战,首先需要克服内心的紧张与恐惧。7其次,在弹奏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学习弹奏之

10、前与演奏过程中注重理论的学习,音乐本身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十分密切,在实际探索中掌握呼吸理论方法,自身体会理论的操作性。在基本掌握了呼吸的方法、运用、支点等理论后,需要有相应的声乐老师指导,否则叫仅凭主观臆断容易走弯路,不利于呼吸方法的掌握。4.3 演唱技巧(音色的把握)思乡曲的第二部分为双音,使用手指揉双弦,弹奏出的效果平稳、优美、动听,但这对演奏者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常常令无数演奏者望洋兴叹。也正是因其难度大,优美动听的效果更加鲜明地得以烘托,使得思乡曲成为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上不朽的经典。力度上需要有精确地把握,速度上更需要与曲谱的速度快慢与速度变化率相协调。在发声上平时平时有意识性地聆听

11、一些相关的音频资料,注重较为规范性、标准性的模仿和发声,并且应该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与别人的额交流中逐渐改变自身不足。5作品情感把握曲子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在三次变奏中第一、二次变奏中从调式、节奏等方面进行了变奏,这两节在演奏过程中节奏层层递进,先起后逐渐接近高潮,到第三部分到一个新高潮,在内部结构、旋律密度、调性、速度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变化,体现课曲子中浓郁的思乡之情。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流畅,柔和,速度缓慢,倾诉出魂牵梦萦的乡思和缕缕不断的忧伤。马思聪创作思乡曲正值1937 年

12、日军全面侵华,当东北学生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四处流亡时,马思聪有感而发,义无反顾写下思乡曲 。整个曲子,充满感人格调,曲谱深深打动人的内心深处“留恋在国土的灵魂,禁锢在他乡的身躯,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思念” ,在面对外晦的入侵时,人们无奈背井离乡,过着漂泊的生活。8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思乡曲中音调跌宕起伏,节奏自由变化,在触动受难人民的内心深处时,唤起的是中华民族内心的觉醒和对战争的憎恨、和平的渴望、对国家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流逝,思乡之情愈来愈浓厚,而人们却迟迟无法归乡,不禁暗自神伤,极度伤感,人们的信念渐渐被无情的岁月消磨,但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依旧强烈,人们祝愿着国家能够赶走敌人,自己能够回到家乡,能够过着安定的日子6对近代民族音乐影响的深远性小提琴音乐是在民国时期传入中国,人们对西方音乐逐渐产生兴趣,西方音乐学堂逐渐兴起,以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为代表的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相继出现,奠定了中国小提琴音乐发的基础,至今仍对中国小提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思乡曲至今仍然焕发出光芒。7总结思乡曲是民族小提琴音乐的民族瑰宝,其经典之处是多方面的,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讲完,不仅在于创作方面,还有技巧、情感等各个方面,本文仅是简单陈述了自己知识范围内的部分,相信还需要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