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01448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作者及背景介绍1.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_,号_,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_”,以别于杜甫。与_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_”,著有_。 2. 阿房宫( png gng)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

2、、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古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灭始皇”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

3、为灰烬。汉代属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扩建,汉末废毁;南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宋代演为农田。3.阿房宫赋写作背景。文章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劝谏当朝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劳民伤财。4. 杜牧作品选读2赠别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赤壁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4、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解释加点的字1六王毕( ),四海一( )。 2未云何( )龙? 3.宫车过( )也 4、杳(yo)不知其所( )之( )也。5、而( )望( )幸( )焉。 6、使负( )栋之柱, 7日( )益( )骄( )固( )。 8、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 )后人

5、而复哀后人也。三、课堂训练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蜀山兀(w)辘辘(l)远听 鼎铛(dng)玉石 B囷囷(qn)焉 尽态极妍(yn)架梁之椽(yun)C阿()房宫 剽(pio)掠其人 珠砾(l)D尽锱铢(zhzh)媵嫱(yngqing) 逦迤(ly)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一 B爱 C取 D族六王毕,四海一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旦不能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 B而 C夫D于盘盘焉,囷囷焉 骊山北构而西折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多于九土之城郭

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谁得而族灭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下列加点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用之如泥沙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多于市人之言语A B C D5表语气的虚词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陈述语气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c表感叹语气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e表判断语气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请指出下列各句句尾语气词的用法,把对应的序号填写到括号里。(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自言身化促织,轻

7、捷善斗,今始苏耳。(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呜呼,亦盛矣哉!(7)欲安所归乎?(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9)甚矣,汝之不惠!(1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1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3)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14)滋可痛已!(15)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6)年几何矣?(17)是善恶之分也已。(18)万钟于我何加焉?(19)非死则徙尔。请将上列句子末尾的语气词用法归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序号:a表陈述语气的有_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的有_c表感叹语气的有_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的有_e表判断语气的有_f

8、表肯定或否定语气的有_6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1)下列两句中

9、的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 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2)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B C D(3)对文中划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是()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是指秦人

10、。B相同,都是指宋人;是指宋以后的人。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D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5)第二段文字共四句话,分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BC D(6)第句是_复句,关

11、联词是_和_。第句是_复句,关联词是_。(7)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的问题。(8)“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 (9)下面是对第句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人,指秦始皇。不暇,没有空余的时间,文中是来不及的意思,指来不及作为教训加以改正秦就被推翻了。B不鉴之,即不之鉴,不以为鉴;鉴,“作为教训”的意思。C句中的三个“之”都是指代前文中秦王的骄奢淫逸。D句中第c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是指唐朝统治者。参考答案:1C(“铛”“椽”“锱”读音错。)2C(都是夺取,获取。)3D

12、(都是介词,比。)4C5a表陈述语气有(4)(11)(19);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有(2)(7)(8)(16)(18);c表感叹语气(6)(9)(11)(12)(14)(15);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13);e表判断语气(5);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1)(3)(17)。6(1)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顺接。)(2)B(独夫,指独裁者。)(3)B(4)C(没有同情。)(5)D(6)假设使则;转折而(7)自己本身(8)和相同,指的是六个国家指的是六国的统治者(9)A8(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参考答案: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