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80697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2、学习本文主要方言实词和虚词;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一、导语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著称,文坛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

2、书舍人、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超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堪称名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重才气、重议论、善谐谑、善修辞,是北宋诗歌创作的高峰。他的论说文立

3、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词开拓题材,创新风格,别开豪放旷达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二、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

4、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三、课文解析正音及解词属(zh):致意,引申为劝酒。 舷(xin)窈窕(yotio)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少(sho)焉:不多一会儿。 酾(sh)酒:斟酒。冯(png)虚:冯,通“凭”。凭空,凌空。倚歌而和(h)之:按着曲调伴奏。 渺渺:悠远的样子。袅袅(nio)形容声音悠长婉转。 嫠(l)妇:寡妇。愀(qio)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缪(lio):通“缭”,连接,盘绕。舳(zh)舻(l):舳,船尾;舻,船首。首尾

5、衔接的船只,这里指战船。槊(shu):长矛。 糜(m):鹿的一种。扁(pin)舟:小船。 渚(zh)水中小块土地。四、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五、具体内容分析:1、第一段: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仅20字就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言简意赅。本段重点表现漫游之乐。表现的手法极其巧妙,全段不曾出现一个

6、“乐”字,但字里行间充满乐的气氛,使人们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乐在其中。2、第二段:(1)本段可分几层?两层:写作者的歌声写客人的萧声,(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3)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声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3、第三段: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

7、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作者层次清楚地道出了悲的三个原因。4、第四段:作者阐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悟?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与客的对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作者进而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的观点加以论说,假如不是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强取。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

8、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5、第五段: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六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相关链接:关于赋 赋有三个特点:一、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并追求骈

9、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率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1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纵一苇之所如(

10、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助词,无意义)倚歌而和之(助词,无意义)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3)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

11、并列)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承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侣鱼虾而友糜鹿(名词的

12、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5)正襟危坐(形容词作动词,整理)(6)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3、一词多义(1)东 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4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山川相缪 (3)举酒属客 (4)举匏樽以相属5、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宾短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渺渺兮予怀(主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宾短语后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7翻译下列句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