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375547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王竹影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儿童少年与运动训练,提 要,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 学生体质、体适能的内涵 儿童少年的运动训练及科学监控 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生长:人体随年龄增长,机体细胞增殖、增大,整体上表现为组织、器官及身体形态和重量的变化,以及化学组成成分改变的过程。 发育: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断分化和完善,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 成熟:机体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规律;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规律; 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 身体各系统发育

2、的不平衡规律。,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 疾病 气候和季节 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 体育锻炼 生长发育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双重作用的复杂生物学现象。,运动锻炼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体育教学训练,1、骨骼: 儿童少年软骨成分多,水分和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骼富于弹性而坚固性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 骺软骨愈合时间即骨龄可以判定骨骼发育的年龄,是目前评价生物年龄、预测身高、进行运动选材的重要指标。,根据骨骼发育特点,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避

3、免脊柱后凸(驼背)和脊柱侧弯; 注意身体的全面训练,避免一侧肢体负荷过大导致的脊柱变形和肢体发育的不均衡; 力量训练时,避免负荷过大(10岁前不宜进行负重练习,可进行对抗自身体重的跑、跳练习,12-13岁可增加一些阻抗练习如拉橡皮筋、哑铃等,15岁后可进行较大重量的动力性力量练习);,注意练习场地的选择:因骨化尚未完成,易变形,脊柱生理弯曲小于成人,缓冲作用弱,故不宜在坚硬的柏油马路或水泥路上进行反复跑跳练习,以免因刺激过大导致骨化提前或引起骺软骨损伤; 注意防止“骺软骨病”的发生:篮、排球常处于半蹲位、过多的静力性练习及体操中的下腰练习等易引起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等部位骺软骨损伤,应注意预防

4、; 骨骼处于生长发育卫生期,应注意钙、磷等营养素的补充。,2、关节和肌肉,儿童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及韧带伸展性大,关节周围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 儿童少年肌肉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少,收缩机能差,耐力差,易疲劳; 身体各部位肌肉发展顺序:躯干快于四肢,屈肌快于伸肌,上肢快于下肢,大肌肉先于小肌肉;,8-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15岁后,小肌肉群迅速发育;15-18岁是躯干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男子25岁、女子20岁左右力量素质达峰值;30-35岁后开始衰退; 在生长加速期,肌肉主要呈纵向发展,长度增加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肌力较差;生长加速期过后

5、,身高增长缓慢,肌肉横向发展,肌纤维变粗,肌力增加明显,女15-17岁,男18-19岁肌力增长最明显。,根据关节肌肉发育特点,体育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年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8岁前,肌肉生长慢,以徒手体操、不负重的跑跳练习为主;12-15岁,肌肉体积和力量增加较快,可采用一些较轻负荷的阻抗练习;15-18岁,肌肉体积和力量增加最快,可增加阻力及负重。 选择适宜的练习方式:动力性练习为主,辅以适宜的静力性练习。,根据肌力发展规律安排训练:因儿童少年肌肉发展不均衡,应注意全面身体训练、发展小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在身高生长的加速期,宜采用伸长肢体的练习,弹跳、支撑自身重量的力量练习,重负荷的力量练习要

6、少;生长加速期之后,肌肉向横向发展,肌力增加快,可增加负荷。 可充分发展关节的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3、血液循环系统,儿童血量占体重的%略高于成人(占体重的7-8%); 儿童少年的心脏重量、容积、SV、CO小于成人,但相对值却大于成人,心脏重量及功能至青春期时以达成人水平; 儿童心脏发育不全,神经调节不完善,而新陈代谢旺盛,故心率较快,随年龄增加逐渐减慢,20岁趋于稳定;,儿童血管弹性好,口径相对成人大,外周阻力小,故血压较低; 青春期,心脏发育速度加快,血管发育落后,加上性激素分泌,引起血压升高,称青春性高血压; 青春性高血压多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高增长迅速的少年,表现为收缩

7、压较高(不超过150mmhg),并有起伏,舒张压正常; 青春性高血压始发年龄为11-12岁,以后逐渐增加,高峰年龄在15-16岁,以后逐渐减少。 儿童少年交感神经调节占优势,心肌发育不完善,运动时主要靠加快HR来增加CO。,以100米/分速度步行时的心率比较 8岁 170次/分 10岁 164次/分 14岁 160次/分 18岁 150次/分 成人 134-146次/分,根据循环系统发育特点,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其循环系统的绝对值差,但相对值好,能承受一定的大负荷训练,对逐步加大运动负荷有较大的机能潜力;但心脏发育不成熟,负荷要适宜,对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运动(60米、100米

8、、200米)、各种游戏、徒手操及哑铃等力量练习较适应,而长时间紧张性运动、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及大强度的耐力练习不宜多做;练习时强度可以大一些,但密度不能大;同龄儿少,个子高的,心脏的负担相对大;性成熟晚的,其心脏的发育也晚,不宜做过多的“憋气”和倒立、下腰等练习:不利于血液回心,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是个别少年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会自行消失。若无明显不适感,可正常参加运动,但强度和密度要降低;对有头晕、头痛等不良感觉的人,应减少运动负荷并加强医务监督; 可通过中小强度的耐力练习(长距离的越野跑)促进循环系统功能的提高(青春期最佳锻炼法)。,4、呼吸系统,儿童少年胸廓狭小

9、、呼吸肌力弱,故呼吸表浅、频率快,肺活量绝对值小,但相对值较大; 运动时,儿童少年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根据呼吸系统发育特点,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用鼻呼吸的习惯:鼻腔内有黏膜、血管、黏液、鼻毛等,能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过滤; 注意呼吸与运动的配合,掌握呼吸节奏; 有意识地增加呼吸深度,有效提高肺泡通气量。,5、神经系统,虽然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最快,但儿童少年NS功能上尚不成熟,表现为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做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多余动作、建立CR快消退也快; 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善于模仿;第二信号系统相

10、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 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出现动作不协调,尤其是少女,根据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可穿插游戏、竞赛,避免单调; 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不疲劳; 多采用直观教学方法,采用简单易懂、生动、口诀式语言进行讲解; 青春期神经系统稳定性降低,少女动作不协调,应注意分班教学、区别对待。,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增长阶段(快、慢)和稳定阶段(停滞期);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儿童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力量:力量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逐年提高,文献不太

11、统一;女孩10-13岁增长快,20岁达峰值,男孩11-13岁增长快,25岁达峰值; 爆发力:男女均在7-13岁快速增长,13岁后男孩增长速度大于女孩,性别差异增大;爆发力较绝对力量发展早而快; 反应速度:6-12岁反应速度大幅提高,12岁达第一次峰值,青春期略降,20岁左右达第二次高峰;,儿童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续),动作速度(步频):7岁起自然增长,13岁后下降,7-13岁是发展步频的敏感期; 位移速度:7-13岁是提高跑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10-13岁; 耐力:男10女9岁,耐力首次大幅提高,男13女12岁,再次出现较大幅度提高,青春期,耐力增长明显变慢 协调性:6-9岁最有利。,二

12、、学生体质、体适能的内涵,体质(中国):身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的综合表现。 中学生体质测试指标:身高,体重,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800米(女),小学生体质测试指标:身高,体重,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斜身引体(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508往返跑,体适能,上世纪末,physical fitness传入我国,被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译为“体适能”。 “体适能”与我国的“体质”相似,但又不完全等同,是不同国家学者研究人体健康的不同视角。,

13、体适能的定义(WHO):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美国运动医学会将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健康体适能的组成,心肺耐力(有氧适能) 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适能) 柔韧性 身体成分,技能体适能:,与动作、舞蹈和体操等表现有关的运动技术能力。 主要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反应时等。,三、儿童少年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HR与运动强度之间呈线性相关 在运动实践中,常用HR来判定运动负荷强度的大小。,HR测量方法,指触法:手腕桡动脉、颈总动脉; 遥测心率。,体育课、业余训练的负荷安排,学校体育课运动强度定为120-140次/

14、分。 理论依据:心搏峰理论(成人110-130次/分,少儿100-120次/分)和最佳心率范围理论(120-180次/分)。,学校业余训练的负荷阈,学校业余训练应体现超负荷原则,使机体产生阶级的应激,深刻的疲劳及较大的适应。 其依据有:超量恢复规律和强度法则。 业余训练的负荷阈主要依据最佳心率范围理论,应使学生的心率在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最佳心率范围。,以下练习后的心率可供参考,400米跑后,200次/分; 800,1500米跑后,220次/分; 长距离跑后,180-200次/分; 超长跑后,140次/分; 短跑100、200米后,140-160次/分; 非周期性练习后(田赛、体操、武术等

15、),处于最佳心率范围。,有氧耐力的训炼,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等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90%; 靶心率范围:65%-85% 最大心率。,无氧耐力的训练,乳酸能系统 间歇训练法 最大速度跑1分钟,休息3-5分钟,5次间歇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磷酸原系统 肌肉力量训练 柔韧性练习 协调放松能力训练,力量练习的负荷安排,一般性肌肉力量:负荷到8,训练到12; 最大力量:负荷到1,训练到5; 力量耐力:40-60%负荷,极限数量的重复。,决定训练负荷大小的因素 运动员能够承受和应该承受多大负荷,取决于许多主客观因素,最重要的有三个: 运动员实际承受能力(实际可能

16、):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前次负荷的恢复情况等。,运动项目需要:短跑、中跑-大强度,超长跑-中等强度,体操高难度-中等强度,射击-心理负荷 训练周期: 准备期-竞技状态形成阶段:负荷量较大,强度小; 比赛期-竞技状态保持阶段:负荷量小,强度大; 休整期竞技状态暂时消失阶段:负荷量与强度均减小。,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学判定,HR:运动后即刻心率,运动后5-10分钟心率,次日晨脉(通常稳定,若增加5-10次/分,表运动量过大,应减量;若增加10次/分以上应停止训练;若晨脉长期升高,应待其恢复后再练) BP:次日晨BP增加20% 以上,或收缩压超过140,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表示机体未能恢复。,握力:每日测量最大握力(反映中枢神经兴奋性),通常在1-2公斤范围内变动,若明显降低,表示机体未能恢复。 神经系统功能:反应时延长、血压体位反射恢复期延长。 感觉机能: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肺活量联合实验:5次,间隔30秒,结果为基本不变或略升,疲劳时逐渐降低; 主观用力感觉等级(RPE):13-15(稍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