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37811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宜春市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导入庄子,学生能独立思考直译课文,小组合作讨论 ,展示翻译成果,最后老师点评,并布置课堂练习检测。一、导入,知人论世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著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飞扬,风格浪漫。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二、思考,自主探索1学生自读,对照注释,翻译全文。 2置身文意,缘点明理,摘抄成语。三、议论,小组合作1针对题干,小组讨论 2议疑解惑,统一答案。四、展示,学生

2、竞答1、介绍庄子及庄子文学2.直译课文庖(p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接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踩 ,膝之所踦y 支撑 ,砉hu然向“响”然,奏刀騞然hu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盍”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天道也,进超过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隙” ,导大窾(ku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ng)之未尝,而况大軱(g)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ng) 。彼节者有间

3、间隙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筋骨聚结处 ,吾见其难为,怵(ch)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然已解,如土委卸落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缮”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养生之道焉。”丁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支撑的地方,都发出肉骨相剥离的响声,进刀时发出騞騞的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切中经首器乐的节奏。文惠君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到这种境界呢?”庖丁放刀答道:“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规

4、律,这已超过了宰牛技术。当初我宰牛的时,所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几年之后,不再看整个全牛了。现在,臣下只凭精神去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但精神在活动。顺着天然的肌理,劈开骨间空隙,沿着空穴使刀,遵循本来的结构,从来不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臀部的大骨呢?好的厨工每年换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肌肉;一般的厨工每月换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为臣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数千头,但刀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的骨节是有间隙的,但是刀刃是没有厚度的;用薄薄的刀刃进入有间隙的骨节,那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它对于运转的刀刃必定是有余地的了,因此用了十九年的刀刃仍

5、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这样,每当遇到筋骨结合的地方, 我见那里难以下手,小心谨慎,眼神因它而专注,行动因它而缓慢。 刀子非常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我提刀站着,为这成功而得意四顾,为这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刀把它收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丁厨师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了。”3. 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高超境界的?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说你的体会。解牛的三个阶段:“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体会:目有全牛是不懂规律阶段。目无全牛是认识规律阶段游刃有余乃运用规律阶段。五、点评 教

6、师总结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做事要循序渐进,反复实践,一口吃不成胖子。2、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3、面对困难,既要勇于面对,又要谨慎小心。4、学习、工作不能见异思迁,坚持磨砺,就熟能生巧,成就一番事业。六、检测 课堂训练解释本文的相关成语: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规律,做事就会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纯熟,达到得心应手境界。游刃有余:比喻技术娴熟,做事轻而易举。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现在指对自己的现状或成就非常得意,常含贬义。技经肯綮:比喻事物的关键。切中肯綮:比喻做事击中要害,找到方法。批郤导窾: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第2

7、课时【教学目标】导入庄子文学,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讨论成果,最后老师点评,并布置课堂练习检测。一、导入,知人论世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二、思考,自主探索1学生自研,对照题干,思考问题。 2置身文意,缘点明理,圈点答案。:三、议论,小组合作1针对题干,小组讨论 2议疑解惑,统一答案。四、展示,学生竞答1、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明确: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

8、人。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养生之道,方可保身全生,养亲尽年。2、课文第1段前面原文还有一段,请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从中找出主旨句作为课文的文眼。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翻译: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劳心费神,既然如此还漫求知识,那就只能劳心费神了!做善事不要去沾染功名,实在要做点馊事可以也不能触犯刑律。顺应事物本然把它作为常法,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父母,可以享尽天年。文眼:缘督以为经。3、结合课文及补充的原文

9、,概括全篇主题明确: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而且要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养生之道,方可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主题深入分析:庄子一生贫穷困顿,却鄙弃富贵名利,虽处乱世,却一直追求着独立的人格境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捍卫着逍遥的精神家园。人生境界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出自庄子 逍遥游) 五、点评 教师总结 庖丁解牛今天的现实意义我不明白编者为何删掉开头这一段,是怕学生误解而掩耳盗铃,还是根本就不懂庄子要领而横加刀斧?这一段在今天的意义更重要现在的社会如此发达,新的知识层出不穷,人的生命又如此有限,不要说穷尽天下所知,就是在某一个知识分支有所深入,你一辈子都受享无穷了。今天,人的最关键,是要明

10、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集中精力,攻其突破。万不可不问盛乱,不问春秋,东一榔头西一棒,什么都想去尝试,结果你神马都是浮云!今天,人的第一要务,当志存高远。有了理想才能专心致志,才能甄别良莠,不会见异思迁。战国几春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庄子却一心务道,因为他明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最终他成就一代道家的代言人。秦末多战火,群雄崛起,逐鹿中原,年少项羽身背国仇家恨,墨儒道法他不学,十八般武艺他不学,而对叔父项梁壮嚎一声:“十八般武艺要学到何时,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侄儿要学就学万人敌!”好一个“万人敌”的兵书理想,成就了一代西楚霸王!(修身不学?难怪烹陈王、杀子婴、焚阿房!此后话)一个人精力是很有限的,理想是最重要的,明白你今天的要务,比什么都珍贵!(老帅2011.4)六、检测 课堂训练1.背诵课文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动词:解;作为)视为止,行为迟(都是介词:因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都是介词:因为)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奏刀騞然(助词,表情态,的样子)因其固然(介词,引出对象)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怵然为戒(助词,表修饰,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