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34498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城县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城县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城县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城县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列子汤问载:韩娥鬻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古代的绘画要求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

2、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

3、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的思绪和想象。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言有尽

4、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言意关系”的具体表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书画创作讲究疏中有密和留白,让欣赏者于有尽中想象无尽。B.音乐创作擅长用“余音”来引人回味,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C.诗歌写作的独特在于以“虚中见实”的手法实现诗歌意境的再创造。D.戏曲表演依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生活场景,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5、。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绘画具有不尽的意趣,因此它具有“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点。B.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不能够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C.诗歌语言越饱满,越富有启发性,就越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D.诗歌中的含蓄不等于隐晦,含蓄是有话不说,隐晦是引而不发。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B.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

6、成。C.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D.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各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迁为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江陵屯兵喧言仓粟陈腐,欲以

7、动众。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曰:“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昭述闻之,以戒监军。监军自是不复为暴。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曰:“向非公,无噍类矣。”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初,六符过之,真以为堤也,及还而城具,甚骇愕。初置义勇军,人情汹汹,昭述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谕父老,众始安。宣抚使表其能,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澶州,又为

8、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河北始置四路,以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改龙图阁学士、知秦州。谏官、御史言昭述庸懦,不可负重镇,留真定府。居四年,入领三班院,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郑州。未几,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尚书右丞。从袷享致斋于朝堂,得暴疾卒。赠礼部尚书,谥恪。 (节选自宋史李昭述传)【注】疾置: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愈旬而就 B.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

9、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 C.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 D.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学士院,官署名,掌起草任免将相、号令征伐等机密诏令,并备皇帝顾问,宋称翰林学士院。B. 致斋,指精致的书斋学舍,内涵文房四宝,琴棋书画,茗香绕竹,无不精致,文化韵味浓厚。C. 转运使,主管运输的巾央或地方官职,宋时该职曾为一个地区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D. 遮道,又称“拦路”“借留”,典出东汉寇恂,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

10、心的官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昭述善掌大局,政绩显著。朝廷刚设置义勇军时,人心动荡不安,他换乘驿站马匹,不顾疲劳日行百里,劝谕父老,安定众心,后被举荐,深受朝廷重用。B. 李昭述德才兼备,深孚众望。他巧妙处理江陵屯兵因认为库粮陈腐而打算闹事的事件,凭借自身的长者威望消除了潭州戍卒的暴乱计划,离任时人们相送。C. 李昭述恪尽职守,关注民生。他在担任群牧制置使属下判官时,郓州官员随意扩大官邸用地,侵占当地百姓良田,李昭述把这些占地全部返还给百姓。D. 李昭述子承父荫,他先承父辈官爵出仕,后经皇帝召试赐进士出身,凭借自己的才华和不懈努力,最终升至

11、尚书右丞,死后追赠礼部尚书。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5分)(2)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共11分)阅读下列这两首诗,完成第8-9题。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8.颈联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5分) 9.本诗以“忧”贯穿全诗

12、,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 ,_ ;_ ,_ 。(2)师说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_ ,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_ ,_ ,_ 。(4)永遇乐京口北固怀古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仓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 ,_ ,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徐半尺” 华夏辨画第一人程仲霖 徐邦达先生雅号“徐半尺”,意思是他经验丰富,

13、慧眼独具,在鉴定书画时,往往刚刚打开,便知真伪,因此又被奉为“华夏辨画第一人”。据说,有一次来访者将画轴徐徐打开,刚露出一片竹叶的梢头,徐邦达便脱口而出:“李方膺!”画轴完全展开,果然不错。对传世的历代书画进行鉴别,有利于艺术品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可以古为今用。但是中国历史悠久,历代书画家数量很多,而每一位书画家的创作大概有几十年,作品复杂。这些书画作品大多经过公、私收藏家相互转递,才流传至今,但真伪杂糅,不容易搞清楚。对于古书画鉴藏,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即凭鉴定家的眼睛来判断。因此,这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那么,徐先生的慧眼是怎么练就的呢?徐先生出身于书画收藏之家,自幼喜爱诗词书画。他主

14、张下苦功认真临摹,曾说:“要临得像,非一点一画地看、细琢磨不可。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他先后师从苏州老画师李醉石、著名画家兼鉴定家赵叔孺。后又入当时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晚清著名金石考古家吴大澂之孙吴湖帆先生之门,书画与鉴赏能力日益精深。他18岁创作的摹本奚冈松溪高逸图现保存于加拿大,24岁创作的摹本张中芙蓉鸳鸯图现存于新加坡,皆是两家博物馆的珍宝。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徐邦达在上海的库房里看到了两幅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皇帝曾经御笔亲题为真品的实为赝品。建国初,徐先生到国家文物局工作。当时,各地送来的古书画非常多,徐先生夜以继日,逐一考订,为国家发掘和抢救了3700余件书画并重建了故宫博物院绘画馆。文化大革命中,徐先生被下放到干校,体力劳动之余,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完成了古书画鉴定概论初稿,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系统的理论,这部书至今是古书画鉴定专业的必读书目。1978年起,徐先生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先生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甄别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文博单位所藏历代书画作品,历时八年,行程数万里,过目书画十余万件,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字画的一级品几乎全部经过他的鉴定。徐邦达先生还著有古书画提要目录、古书画伪讹考辨、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中国绘画史图录、重编清宫旧藏书画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