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子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_炼字导学案(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0149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_炼字导学案(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_炼字导学案(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_炼字导学案(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宝应县子婴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_炼字导学案(无答案)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课题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授课日期月 日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 “炼字”问题的设置类型。2、学习“炼字”题答题方法、答题规范,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重难点如何规范、准确答题。流程设计:【考点解读】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应包含两个方面:风格与锤炼。【课前诊断】1. (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好事近清 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1)、开头两句中的“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答案: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

2、表现出来。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案】“失”用得好。“失”有“消失”意,一个“失”字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阔”字用得好。“阔”有“开阔”意,一个“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旧题回顾

3、】1、暑期校内检测: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1)开篇三句写初夏之景,请分析“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老”和“肥”字的妙处。(4分)2、画川范中联测10月份月考试题: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2)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 3、诗歌鉴赏导学案(1)第一课时第1题(2006江苏卷)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1)第二句中“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诗歌鉴赏导学案(1)第二课时第2题(2015年山东卷)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

4、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的分析。5、周练习(2015无锡上学期期末卷)落日怅望马戴(2) “远烧入秋山”中的“入”,从景的特点到心情的抒写上都用得很准,请简要分析。(4分)【合作探究】总结1:考查角度一、炼字型(高考考查的热点)提问方式:1、指定型:诗中某一字问好在何处;2、征求意见型:指定诗中某字问好不好并说出理由;3、比较优劣型:指定诗中一个字和别的字比较优劣;4、寻找型:让找出诗中传神的字并分析理由。【方法指导】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学生分析答案文字的构成,总结规范答题的规律。 答题

5、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思总结】从炼字型题目的考查答案来看,主要考的是语言的什么?答题应注意从什么方面入手?明确: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诗歌的字、词、名句具有形象、凝炼、含蓄的特点,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实际上就是要你指出这个字对内容(写人、写景、情感、观点、主题等)和形式(结构、格律等)两方面的作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

6、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课堂演练】1、(2014湖北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 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投影学生答案,学生评点。【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

7、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2(2014泰州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看烽火:这里指将士们突然看到报警的烽火由远而近传递而来。有人把最后一句中的“候”改为“听”,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投影学生答案,学生评点。答:“候”字为“等候”“等待”之义。(解释字义)写将士已做好准备,等待命令,体现了连营将士行动神速、戒备森严、军容整肃。(分析)突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效果)“听”,主动性不够,行动迟缓。【课堂小结】1、方法回顾:炼字题的解题六字诀:释义、析景、表情2、因问作

8、答:怎么问,怎么答。有几问,答几问。3、注意变式:如: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4、注意综合:结合手法题、作用题考查。如: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要结合作用答)【课堂检测】(2015泰州市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闻笛 张祜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1) 第一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 (1) 既写出了笛声吹向高远之处渐渐消逝的情态,(1分)又写出了边地大雁渐高渐远渐稀少的情形,(1分)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边的思乡之愁。(1分)【课后巩固】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1.(2015广东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早过大通驿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注】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案:“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

10、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2、(2014南京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 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

11、: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3、浪淘沙【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试分析“潺潺”的妙处? 参考答案:“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步骤一)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步骤二)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步骤三

12、)。 补充:叠词中的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请试着分析“红”字和“绿”字 参考答案: 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能感觉到时间的推移,时序的变化,(步骤一)而在这红了的樱桃和绿了的芭蕉上,作者不仅要表达的是时序的变化,(步骤二)更有一种青春易逝的伤感。(步骤三) 补充: 颜色词的作用:一般可表心情,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参考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

13、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知识网络 炼字的类型 1、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名词以生动形态的,常常是动词,这样,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例1: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2: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

14、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3:“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

15、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2、炼形容词。形容词常作修饰语,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也写出征夫处境的孤危。 例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6:“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