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向青春举杯》教案 苏教版必修2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98473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向青春举杯》教案 苏教版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向青春举杯》教案 苏教版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向青春举杯》教案 苏教版必修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向青春举杯》教案 苏教版必修2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必修一“向 青 春 举 杯”专题教学设计本专题包括三个板块: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具体由四首诗歌和四篇文章组成。虽各具特色,但同是以青春为圆心,从不同角度启发正值韶光的年轻人,步伐稳健、充满自信地踏上青春之路,扬帆驶向新的里程。 “吟诵青春”中,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不同时代青年人精神风貌的特征。“体悟人生”借助换位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考验。在“设计未来”板块中,指引学生走上希望的田野,设计人生的舞台。 第一版块:吟诵青春【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意象和诗化语言的独特表达作用2能根据诗歌节奏和韵律把握诗人的感情。3能初步领会

2、诗的风格及其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因声求“气”,因声求“韵”,提高感受鉴赏能力。【课型课时】活动体验;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语设计: (二)课外收集毛泽东这首词的资料以及有关词的常识,相互交流。明确:毛泽东不仅是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斗争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1925年秋,毛泽东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忆在长沙求学生活和斗争经历,写了这首词,这一年毛泽东32岁。词,全称曲子词,(三)借助注释,顿准滋阴,读清节奏,理解词的大意。正音:沁园春

3、百舸 峥嵘 寥廓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四)欣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学生自由读 ,尝试背诵全词。(五)画出词中能体现诗人思路的关键动词,谈谈对上下阕结尾的理解。明确:“立”、“看”、“怅”、“忆”“记”,一连串的动词写出诗人伫立深秋的橘子洲,包揽湘江秋景,产生无限的感慨,回忆不平凡的斗争岁月,抒发气壮山河的豪情。上阕写景,描绘秋江景色;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六)讨论交流1 问: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2 问: “独立”能否改为

4、“站立”“直立”等? (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3 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4 师: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 师: “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文字投影:“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 5 师:这几

5、句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生:放眼望去。)对,是“远眺”,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生:收回来。)这是“近观”,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生:“仰视”,写的是“高景”“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生:“俯瞰”,写的是“低景” 6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景。 7 师: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8 师: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

6、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这幅秋色图的特征吗?(文字投影: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10 师: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与上阕的哪个词呼应?(独立)下阕的领字是哪个?一直控制到哪里?(忆。“粪土当年万户候”。)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八句读一下。 “忆”应稍顿一下,突出其领字作

7、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师范读 )我们大家再来读一遍。(生齐读)“恰”正值,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江山”代指什么?(国家大事。)这几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方式回答“谁主沉浮”。 12 师:可能有同学要问: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哪位同学能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文字投影: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师:可能有同学又要问: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用形象

8、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 13 师: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浪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下阕抒发了改造的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文字投影:革命情怀) (八)背诵全词。(九)布置作业: 复习沁园春长沙,体会学习诗歌的方法。预习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去看海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 学习相信未来,指导学生诵读全诗,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教育学生珍惜青春,对未来充满信心。 2) 理清不同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那个时代的关系。感受青春的美好,正视青春的责任,审视青春的意义。 【教学

9、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昨天我们仔细研读了沁园春 长沙,相信同学们对于诗歌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探讨,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对青春的注解,感受他们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 (二)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朗读的基本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停顿合理;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1问: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是诗人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 就是外部的客观世界,两者在艺术上的和谐统一,就形成了某种意境。“山舞

10、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是壮阔的,豪迈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神奇的,瑰丽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凄凉的、冷清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幽静的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特点。只有“境”而无“意”不是好诗;只读到“境”而不能品其中的“意”不叫读诗。 2相信未来 写于1968年,选自食指的诗。 六十年代是“过于责任”的一代, 一个由于疯狂而被纪念的时代, 一个染满最单纯的年轻人的血的时代.,一个毛泽东思想红旗插满全世界的时代。食指,生于1948年,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食指的诗出自心灵的感悟与生命的歌

11、唱。食指诗歌的独特性,在于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首在现代社会中不依赖传播媒介,而只依靠人心流传的诗歌。同时,这是当代诗第一次把情感定位转向自己、转向内心的失落状态、转向真实经验的诗歌,从而使一代人通过食指的诗,得到了经验与情感的自我认定。 3问:食指的相信未来写自己的处境时,用了“蜘蛛网”、“余烟”等意象,“查封”、“叹息”等诗化的语言,突出了自己难以言说的困窘和无奈。请从这首诗中另选一两个例子做简要分析。 明确:“蜘蛛网查封炉台”陈旧贫穷;“余烟叹息悲哀”生活贫困;“铺平失望的灰烬”抛弃失望;“用美丽的雪花写”纯洁美好生活上贫困,但保持乐观。 “紫葡萄化为露水” 青春逝去;“鲜花依偎在别

12、人情怀”情感失落;“用凝露的枯藤写”直面绝望;“在凄凉的大地上写”自信执着内心的失落,但一往情深。 如“曙光温暖漂亮的笔杆”追求光明,表明竭尽全力、执著追求。 (三)布置作业: 预习雨巷再别康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见语文读本必修一)。 第三课时比较自读雨巷再别康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以再别康桥为主。第二板块:体悟人生【教学目标】 1学会直面青春期心灵困惑,体会亲情的可贵。2能筛选文中关键信息,理解含意丰富的语句。【重点难点】筛选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课型】 活动体验;三课时。第一课时1预习十八岁和其他。准备“亲情难忘”小故事。课堂交流“难忘亲情”小故事。 2)齐读十八岁和其他中“两代

13、人的矛盾”部分。引导学生从家长与子女两个角度,畅谈阅读感受以及和父母交流后的想法。 (一)、导语设计: 亲情,人类社会从远古就有的一种最为朴素、最为原始,也最为绵长的情感。 一个人从脱胎于世,便构成了他与父母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缘分,于是有了漫漫人生路上相依相守、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与责任。 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某些人来说,你可能就是整个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的箴言十八岁和其他。 (二)解题: 本文选自台湾散文精粹。杨子,生于1923年,原名杨选堂,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朵等。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

14、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興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編译室主任等职。 本文是一位父亲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过往,对孩子的成长写下的感言。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 3找出作者对“两代人”的矛盾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的分析,并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形成的原因:(1)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和落伍;(3)子女的盲目和急躁;(4)缺少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解决方法: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平等对话:你们能“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我“能够对你们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和同情,思想上不至于老旧的追不上属于你的

15、时代”。4齐读“读书的苦乐”部分。一句你对这个部分作者观点的理解,把小标题该动议下,使之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说说作者这样表达的好处。明确:你们先要吃苦,考取大学,然后才能做走读书的人。改小标题:读书要先苦后甜。作者是用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来劝说自己的子女,表达委婉,以理服人。(五)、归纳总结 随着社会发展,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逐渐从“家长制”向“忘年交”的角色转换。调研显示,当大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八成人会选择和父母“主动进行沟通”,只有13的学生选择“冷战”方式来解决;当问及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一般会充当什么角色”时,父母单方面给予“忠告”的只有37,另有63的父母会采取“像朋友一样和我分担”、“视情况而定”、“作为旁观者,让我自行处理”。 (六)布置作业: 可后完成相关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明确散文的学习方法,理解我的四季中赋有哲理的话语。 2)引导学生认真对人生进行思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