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9806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到了宋代,苏东坡写雨总是令人 。他用诗写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将夏天的雨写得 ,也是一派大家风度。他用词写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风雨自然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到了 的境界,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A. 无与伦比 淋漓尽致 超然物外B. 无法企及 穷形尽相 超然物外C. 无与伦比 穷形尽相 随心所欲D. 无法企及 淋漓尽致 随心所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

2、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无法企及:无法达到。专门用来形容某人的成就他人无法达到或者某件事情的难度让人无法完成。结合“令人”分析,主要讲让人无法比得上,选用“无法企及”。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穷形尽相:原是指刻画生动,现指丑态毕露。结合“将夏天的雨写得”分析,只要指写的形象生动,选用“穷形尽相”。超然物外:是超出世俗生活之外,比喻置身事外。随心所欲:随

3、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修饰“境界”,结合“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分析,选用“超然物外”。故选B。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善, , , 。 , , ,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使之化为尘埃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

4、理、判断。抓住“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分析,在一起;结合“不会更不会”分析,在后面;“将其燃为灰烬”应该在“使之化为尘埃”的前面;结合后面“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分析,为末句。综合分析C项正确。故选C。3.按要求选择。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B. 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C. 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D. 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

5、,井蛙不可语海。”【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理解名句意思,结合语境内容具体分析。A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结合“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分析,使用不当。B项,“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

6、就不远了。结合“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分析,使用不当。C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结合“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使用正确。D项,“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结合“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分析,使用不当。故选C。4.下面是作家迟子建参与讨论“现实主义”创作时的一段叙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我曾去煤矿采访过,所以在写作以煤矿为背景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

7、落笔就不慌张。为了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追踪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一直到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深处,体味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原生态的歌声。写作群山之巅时,我更是调动了多年的生活储备,否则,我小说中的龙盏镇就没有生机,无法建构。A. 好作品都与现实密不可分。B. 写作绝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C. 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虚构。D. 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错误,是对生活的表现。对生活的艺术加工。二、文言文阅读5.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

8、云。”B. 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C. 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D. 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理解名句意思,结合语境内容具体分析。A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

9、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结合“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分析,使用不当。B项,“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结合“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分析,使用不当。C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结合“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使用正确。D项,“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井里的青蛙,不可

10、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结合“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分析,使用不当。故选C。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注】刘禹锡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注】元和五年,元稹承召回京,因与宦官刘士元在驿站为争厅房大打出手,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亦回赠其壁州竹鞭。6. 诗歌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7. 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答案】6. 运用拟人手法,把竹鞭人格化

11、,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借物喻人,用竹鞭喻人、喻己,借竹鞭的意志品格,来赞美元稹的正直不阿、坚贞不屈的品性,也表明自己的人格节操。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制鞭之竹恶劣生长环境的描写,引起下文希望结束贬谪生活,共同回到京城长安的心愿;使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7. 想象,诗人提出疑问,不知何时才能同友人元稹策马归去;重逢后,望着枝叶繁茂的关树,轻敲金镫,吟唱诗作。表达了诗人希望同友人尽早结束贬谪生活的愿望。照应标题;收束全诗,以明心志。【解析】【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

12、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鞭上节,节节怀着端直性,遍体露青犹有岁寒后凋心。(1)运用拟人手法,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2)以竹喻人,这幅“翠竹傲寒图”恰是元稹傲对阉竖,宁折不弯的形象写照。翠竹不惧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权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宝贵的。诗人对壁州鞭浑身是节,遍体露青赞不绝口,称赞它节节都标志着正直不阿的品格,处处都显示了岁寒不凋的意志。诗人巧妙地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同字同

13、声,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赞扬了元稹的贞操亮节和不畏强暴的品格。(3)承上启下。上联写目睹竹鞭而展开联想,写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末尾“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我们何时才能策马同归去,在扶疏的关树下敲镫高吟?运用想象手法,是针对元

14、稹诗中所说“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朝在此年”而写的。刘禹锡对元稹“归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怀疑,提出了“何时策马同归去”的疑问。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照应标题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收束全诗。【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

15、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四、名句填空8.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1)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2)若夫乘天地之正,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4)悬泉瀑布,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5)_,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_。(论语八佾)(8)_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答案】 (1). 连峰去天不盈尺 (2). 而御六气之辩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