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0248067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共6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是重庆市“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0638001)。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世界的竞争,国家的强盛,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学习、家庭压力很大,所以会遇到各种困惑,心理不安。如不及时疏导,会导致人格障碍,所以要想完成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使学生远

2、离亚健康状态(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自杀、犯罪)使他们学会求知、生存、共处、做人、做事、理解、尊重、宽容。针对当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是一个跨世纪的行为。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缩短我市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减少象马加爵那样的人和现象的发生,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是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新思想和和新际遇开放的人”的宗旨而展开。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状况作全面深

3、入的了解,可以从中揭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和规律,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工作能力,心理的问题只有用心理的方法解决。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取得的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页的建立,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人员上: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田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社会评价良好 , 该同志从事多年的基层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有很丰富的教育和教学管理经验,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原论和较高的课题研究

4、能力,研究生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家庭负担很轻,有研究课题的时间保证,有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有强力的设备支持,有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准确的数据采集提供就良好的条件。杨洪: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探索 社会评价良好, 该同志从事多年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课题研究能力,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转化了许多双差生,中学高级教师,家庭负担很轻,有充足的研究课题的时间保证,有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有强力的设备支持。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具有极为强烈的科研热情和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使我市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由表层的现象感知

5、深入到学生心灵内部,以及与学生个体相关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别,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文化背景等领域,自觉地将个体的教育行为与个体社会化问题统一为有机整体。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1、掌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活动心理品质的现状,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个别差异性,供理论界参考借鉴。2、把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动态特征,在对调查的资料详细、全面的分析,初步了解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文化、知识背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强度、效度,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可行性依据。3、探索并

6、形成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策略。丰富心理诊治的方法、手段,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决策的指导依据和策略措施。4、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研究技能都上一个新的台阶。研究内容(1) 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成因分析研究按小学三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形成状况调查表;分析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2) 当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采取的策略有一般性策略和具体策略。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1) 撰写开题报告。 (2) 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3) 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

7、问卷。 (4) 调查问卷分析,形成官庄中学课题调查报告。 (5) 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对策报告。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1、综合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可以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家长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我们知道,这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研究方

8、向,缩短研究周期非常重要。3、实验研究法。在常态教学的情况下,选取一定数量的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大范围地推广。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理论,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实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4、比较分析法。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并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5、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调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

9、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既提高了研究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丰富了此次课题研究的内涵。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初中物理实验与心理探索获重庆市级二等奖,家庭缺陷型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及转化探析,获县级一等奖,为了明天的太阳青少年团结协作和拼搏精神的培养探析获重庆市级优秀奖 (一)研究周期三年,即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 (二)研究步骤分四个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12月,撰写开题报告。2002年12月15日,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制定

10、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 2007年2月2007年04月,调查问卷分析,形成官庄中学课题调查报告。 2007年5月-6月,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对策报告。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实验阶段:对所调查的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进行跟踪实验。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3月,制定实验调查问卷。 2008年4月,实验调查问卷分析。2008年5月2008年6月,撰写“研究报告”。 2008年6月结题。 九、本课题组成员1、课题领导小组顾 问:兰 英 吴国军 杨昌斌 尚代武 吴文胜组 长:田 勇副组长:陈洪芳 姚胜华 成 员:吕德仁 文绍松 龙万忠 2、课题

11、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田 勇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杨 洪课题研究人员: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 课题录入及微机管理:曾祥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篇二: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

12、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作为21世纪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它的教育又将怎样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2、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通过

13、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农村教育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3、从2010年5月份起,我们学校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从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发展到现在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各个中小学,进行农村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

14、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路子,是农村学校教研的重要课题。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6、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一)课题界定“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我们这里谈的“语文”主要是指语文这门学科,“高中语文”即指高中语文这门课程,它包括课文的教与学、试题研究、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研究等等。“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最大限度地追求课

15、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二)理论依据(1)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

1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4)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