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39918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1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3 鲁人版【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重点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从什么地方看出?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一)阅读6到7段(“渑池会”)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 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 3、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根据这

2、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 4、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 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 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 (二)阅读第8段(“廉蔺交欢”)(这部分要求背诵,需反复朗读。)1、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 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 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思考: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达

3、标检测 巩固提升】A基础积累古今异义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词类活用相如廷斥之 且庸人尚羞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文言句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遂与秦王会渑池。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课时)课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学习过程:【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

4、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一)阅读6到7段(“渑池会”)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

5、,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3、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为“廉蔺交欢”张本。)4、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不畏强暴。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了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6、”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二)阅读第8段(“廉蔺交欢”)(这部分要求背诵,需反复朗读。)1、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思考: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

7、,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己非。)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带着问题获取知识【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A基础积累古今异义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走)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扬言,到处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旁系亲属词类活用相如廷斥之 在朝廷上且庸人尚羞之 羞,以为羞耻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文言句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判断句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语后置的倒装句:遂与秦王会渑池。 会(于)渑池 省略句4、一词多义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 (倚仗,凭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顾 相如顾召御史书曰 (回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只不过)B尝试背诵当堂训练趁热打铁【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反思总结【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课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