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017209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 春天,你好学情分析地处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学生对春天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鉴于这一地域特点,我布置孩子们完成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请孩子们课前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通过课前活动,孩子们和春天、大自然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并获得了一些真实的感知与体验。根据一年级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结合这节课的活动特点,本课的重点是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难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遵循“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 ”的这一课程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设计思路大自然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活动春天,你好是让学生能通过观察春天的天气、植物等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春天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多姿多彩,发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常识,进而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健康安全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活动:第一课时:(1 )看一看,说一说(2 )找一找,说一说(3 )听一听,编一编第二课时:(1) 看一看,猜一猜(2 )想一想,做一做(3 )读一读,演一演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3、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行为与习惯:懂得赏春活动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识与技能: 1.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2. 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教学重点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教学准备- 2 -1教师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空白展板一个。2学生准备:(1)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或附近公园里找春天,记录春天的特征。(2)搜集反应春天特征的图片或照片。(3)搜集反应春

4、天的歌曲或古诗。(4)准备彩笔、纸和剪纸工具。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 P2-P3 页内容,话题为“春天到了”。第二课时完成教材 P4-P5 页内容,话题为“谁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天到了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出示课件:春天的景色)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从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小结:是啊,春天到了!我们伴着花儿的芳香,鸟儿的歌声,伸出小手跟春天打个招呼吧!春天,你好!(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了生动、美丽的春的图景,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刺激,以跟春天打招呼这一形式揭示主题,不仅一下把学生带入了“春” 这一特定的情景中,很自然的引出了 “春天,你好”这一主题,

5、还人化了春天这个季节。让春天变得更加可亲可感,富有人情味了。】活动二找一找,说一说1.师:听见小朋友们这么热情的招呼声,春天可高兴了,瞧,她要跟我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呢!2.出示课件:师:小朋友,春姑娘悄悄的走来了,用眼睛来看看,用耳朵来听听,用鼻子来闻闻,用手去摸摸,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她了吗?是怎样发现的呢?3.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在大自然、在社区中找到的春天。师巡回指导,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等方面引导学生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小结:春天在善于观察的孩子眼睛里。【设计意图:把春天当做一个与我们捉迷藏的孩子,激起了学生找春天,发现春天的愿望。有了课前

6、观察的铺垫,此时活动过程成了孩子们自我发表的天地。】活动三听一听,编一编1.师:春天是淘气的,不过不论她躲在哪儿都逃不出我们这群爱观察的孩子的眼睛!来,让我们一起唱着跳着来找她!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1)跟着磁带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3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 ”,把自己眼里的春天用歌曲唱出来。(3)在音乐的伴奏下,各组表演各自的创作,可边唱边跳。(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3.活动拓展。要求学生每隔七天记录当天当地的最高气温,连续记录一个月,最后将记录点连起来,看看春天气温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体会春天气温回升这一显著特征。

7、板书设计 春天,你好花开了春 鸟叫了天 棉袄脱了到 花草香了了 冰化了第二课时谁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活动一看一看,猜一猜一、复习导入:春天的天气温暖,不仅我们喜欢,植物们,动物们也很喜欢呢!二、课件展示百花盛开的景象1.师:瞧,花儿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张开了美丽的笑脸。猜一猜,春姑娘跟花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花儿那么听话都开放了?2.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金黄的迎春花,雪白的樱花,粉红的桃花都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把春天装扮得五彩缤纷的!【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想象“春姑娘跟花儿说了什么悄悄话,花儿们都开了把春天打扮得那么美。”加深学生对春天气候特征的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二想一想,

8、做一做1.儿歌过渡: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草绿油油,春天是绿色的。迎春花黄澄澄,春天是黄色的。梨花白茫茫,- 4 -春天是白色的。啊,我知道了,春天是彩色的!2.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为春天增添了色彩吗?3.学生自由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描绘。春天的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剪贴 4.布置展板:师生一起将学生的作品布置在展板上,并商量给展板取个合适的名称。教师小结:春暖花开,春天的色彩真多,春天的景色真美!【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的花朵这一活动,学生在进一步体会到了春天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整个活动把写字、手工、绘画等表现方式与品德进行了有机地整合。

9、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活动三读一读,演一演1师:春姑娘不仅唤醒了美丽的花儿,还唤醒了可爱的小动物们!2学生自读教材 P5 页。3分小组进行故事表演 春天的动物们。4请代表上台表演。教师小结:春天天气暖和,是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好季节,不同的动植物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演文中情景,学生们的间接经验上升为直接经验。于是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春天来临时动物们的活动变化。】板书设计 春天,你好谁 花儿们听到了 动物们春姑娘 的呼唤- 5 -2我和小苗一起长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春天的种植活动他们是感受不深的。虽

10、然对春天万物复苏、种子发芽的自然规律不陌生,但是由于学生长在城镇地区,年龄小,所以平时在这方面的动手能力不强。具体地说,在生活中种子如何生长、树木的种植过程,他们基本上接触较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种植活动,亲自动手种小苗,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做事有始有终的责任心,以及对生命的爱心。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懂得树木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能以实际活动爱护绿色生命,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学习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设计思路1.种子发芽了综合运用了小组讨论,多媒体应用,师生互动表演,课堂展示、比较,“小记者”采访,自己

11、动手画一画等多种教学方式,由五个活动组成。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成长,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学会自主探究,认真感悟。2.春天里,植树忙采用交流、体验,多媒体动画、情境表演、小组交流等方式进行穿插运用,由四个活动组成,让学生懂得热爱树木,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并对主题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活动,分享劳动的快乐,明白植树造林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升华热爱春天的情感。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大自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责任心和爱心,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知识

12、与技能:知道春天是个种植的季节,初步了解种子发芽所需条件,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知道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体验认养管理树木的过程,共同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学会爱护树木。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种植活动,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并认识到植树造林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教学难点感受到生命成长和收获的不易,学会分享劳动的快乐,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自己种植种子,并观察记录它的成长过程;2. 多媒体课件、(儿歌、音乐

13、、图片等);3. 卡通树木饰物;小奖品。学生准备:种子发芽的小花盆,彩笔、纸。- 6 -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 P6P7 页内容,话题为“ 种子发芽了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 P8P9 页内容,话题为“ 春天里,植树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种子发芽了活动一 访一访,大家播种忙1.课件播放:欣赏儿歌小雨沙沙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歌,我们就知道,天气暖和了,风儿变柔,雨水变多了,万物复苏,种子都迫不及待的发芽、长大了。的确,春天正是人们播种的好季节,你们看,大人们都在忙播种。2.课件出示:人们栽花、植树、种庄稼的录像。3.师:他们在种什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种?请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录像

14、中的人们。(录像话外音回答)。问:种花的阿姨A阿姨,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因为春天到了,雨点沙沙落到花草上,小花苗就能快快地长大,开出漂亮的花)。问:插秧的伯伯B伯伯,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春天太阳好,雨水多,秧苗种下去能快快长大,到了秋天小秧苗就长成金灿灿的稻穗)。问:栽菜的爷爷C爷爷,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春天天气好,泥土湿润,小苗快快长,就能长成我们食用的可口的蔬菜)。学生交流感受。师小结:春天是个播种的好季节,天气暖和,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春天里,人们种下各种小苗,长大后到处是稻谷金黄,鲜花遍地,瓜果飘香,所以人们都要栽花种树种庄稼。【设计意图:用孩子熟悉的儿歌导入课

15、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春天是个播种的大好时节,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去采访画面中劳动的人,引发学生情感上的体验、共鸣,感受“一年之计在于春”。】活动二 评一评,谁的小苗壮1.师:A 你知道哪些种子在春天发芽?你想种什么种子?学生交流。B两个星期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你们收集种子在家长指导下,将种子种在花盆里,还要把种子生长过程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不知大家做得怎样?你们种的种子发芽了吗?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小苗吧!- 7 -2.小苗展示:小组内评评谁的小苗长得好,选派代表全班展示,并为长得好的小苗取名字。3.请小苗种得好的同学说说小苗的成长史,以及成功的种植经验。4.为小苗种得好

16、的同学发小奖品。5.小结:小苗的成长需要适应的温度,充足的阳光,更不能缺少水份,再加上小朋友的辛勤劳动,小苗肯定长得壮壮的。【设计意图:通过小苗的评比活动,即学会分享劳动的快乐,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信心和决心,知道生命成长及收获的不易,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活动三 比一比,看谁种植强1.考考你(课件出示)A小苗长得很长,腰弯了,直不起来,怎么办?B为什么小红的种子没发芽,还长霉了?C怎样种植柳树?学生抢答,教师补充。2.师生互动表演(戴上卡通树苗饰物)两棵小树苗的对话:一棵树苗由于主人不细心照料它,已经奄奄一息,而另一棵树苗由于主人的仔细呵护,浇水施肥、日晒充足,长得又肥又壮,它们对主人的评价。(师生即兴发挥表演)。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