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0129386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知觉的特性说课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觉的特性说课稿,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说课程序,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本节出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心理学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四 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内容。 2、与前后知识的关系:它是学习了感觉及其特性以及知觉的概述等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又为将来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该理论进行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学习本章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知觉特性

2、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由于学生没有幼儿园教学的的经验,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学情分析,一直以来幼师专业的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同时,当前的社会背景,我们的学生从学业成绩的角度都是初中的中等生及中下等生,对于学习,他们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那么我面对的学生也不例外,也存在着这种倾向。所以我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一直将理论联系实际、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授学习策略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学生知识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了心理学概述、幼儿的注意、幼儿的感觉以及知觉的概念以及分类等内容。 方法基础:学生已经

3、初步掌握了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策略,(一)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用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图 片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 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增强学 习的趣味性。 2.讲授法 对于概念的问题教师用讲授法将理论内涵讲解清楚 (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2.交流讨论法 3.理论联系实际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巧用实验,激趣引思。 2.展示图片,巧妙“布惑”,改变知识的呈现形态,突破 难点。 3.利用图表将知识系统化、直观化,教学安排,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6分钟,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5分钟,

4、2、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3、课堂测评、教学反馈、巩固强化 5分钟,4、课堂小结、布置思考题 10分钟,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5分钟,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5分钟,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5分钟,每堂课都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什么是感觉?感觉有哪些特性? 什么是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何?,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5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对有趣的心理学图片的分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使课堂内容衔接自然。,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一:知觉的选择性 1、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想象这样

5、 的场景:周末外出逛街时,你 会关 注哪些事物?为什么是这 些事物呢? 2、知觉选择性的含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知道新的知识总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展开的,同时使学生明白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一:知觉的选择性 3、进一步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由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影响知觉选 择性的因素a、客观因素;b、 主观因素,4、小组讨论知觉的选择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鸭子? 兔子?,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用心理实验的形式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二:知觉的整体性,1、做一个心理学小实验,看图 思考:为什么同一刺

6、激在不同系列 中会知觉为不同的符号? 2、知觉整体性的含义,教学过程,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二:知觉的整体性,3、观察图片思考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你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黑点还是分成三个部分的黑点?,4、思考并总结知觉整体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用一个经典的故事设疑,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心理学来源于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三:知觉的理解性,1、呈现故事智子疑邻 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心里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去了。看他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的

7、面部表情,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听他讲话的语气,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总之,观察他的言行举止,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不久,这个人去自家的地里掘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隔了几天,再看看他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都不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 为什么?,2、知觉的理解性,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巧妙地设疑用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刚刚学过的概念的理解,同时自然引出下面的内容,实现知识的自然过渡。,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三:知觉的理解性,3、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4、知觉的理解性在教 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室里的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含义,同时再次感受

8、到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心理学无处不在。,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四:知觉的恒常性,1、心理实验,2、知觉恒常性的含义,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室里的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含义,同时再次感受到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心理学无处不在。,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室里的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含义,同时再次感受到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心理学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二、层层设疑、探究新知 25分钟,新知四:知觉的恒常性,教师讲授 3、知觉恒常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4、思考知觉恒常性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室里的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知

9、觉恒常性的概念含义,同时再次感受到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心理学无处不在。,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室里的情境,引导学生得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含义,同时再次感受到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心理学无处不在。,设计意图:,这里体现了巩固性原则,新知识及时巩固强化,同时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题目的设计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原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课堂测评、教学反馈、巩固强化 5分钟,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2、“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 觉的(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3、

10、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 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4、万绿丛中一点红”“白纸黑字”这是知觉的(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教学过程,四、课堂小结、布置思考题 10分钟,课堂小结: 选择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整体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理解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恒常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课后思考: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根据知觉的规律组织教学? 2、结合本次课的内容谈谈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新认识。,知觉特性,选择性 概念 影响

11、因素 应用 整体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理解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 恒常性 概念 影响因素 应用,知觉特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节最大亮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地整合,通过 直观形象, 省时省力。出示有趣的心理学图片,使知识呈现直观化,趣味性十足,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 四个新知识在导入时分别采用了问题导入、心理实验导入、故事分析导入、等方式,形式新颖又不重复,各环节过度自然环环相扣。 3、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式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 4. 思考题设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