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10025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雅音乐欣赏课程论文深沉激越的悲怆学 院 : 数 学 与 信 息 科 学 学 院 班 级 : 管 理 科 学 141 姓 名 : 王 家 衡 学 号 : 1411230141 深 沉 激 越 的 悲 怆王 家 衡 管 理 科 学 141 1411230141摘 要 :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其作品的第 13号,创作于 1798年至 1799年初。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的音乐创作成就,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贝多芬所创作的 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悲怆奏鸣曲更是杰出的佼佼者,是贝多芬第一次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 悲怆显示了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

2、风格的演进。 “全部三个乐章的乐思统一在一个简单的音核上,是三个乐章使用贯穿主题的最早范例” , 悲怆是矛盾冲突的结合,时而深沉阴郁,时而激越高亢,高度概括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悲剧性的激情。关键词:悲怆奏鸣曲;贝多芬;浪漫风格;矛盾冲突一 、 作 者 生 平1770年 12月 16日贝多芬于德国的一个贫穷家庭出生。父亲是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一个碌碌无为、嗜酒如命的人。祖父是宫廷乐团乐长,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大部分时间里,父亲都喝得大醉,把他拽到钢琴前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就打他的耳光。10 岁时他拜师于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 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

3、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的开始。17 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家庭的拖累使他一直到 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他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深信人类

4、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压迫。1812 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1800 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贝多芬却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贝多芬于 1827年 3月 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 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柩。二、 作者代表作交响曲:C 大调第一交响曲、 D 大调第二交响曲、bE 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bB 大调第四交响曲、c

5、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 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A 大调第七交响曲、F 大调第八交响曲、d 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协奏曲: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c 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序 曲:科里奥兰序曲、莱奥诺拉序曲、菲岱里奥序曲、爱格蒙特序曲其 他:G 大调小提琴浪漫曲、F 大调小提琴浪漫曲、钢琴奏鸣曲悲怆、钢琴奏鸣曲月光、钢琴奏鸣曲热情、钢琴奏鸣曲黎明、钢琴奏鸣曲田园、钢琴奏鸣曲暴风雨、钢琴曲致爱丽斯 三、 作者创作风格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阅历的改变其作品风格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少人尝试根据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和

6、风格特征将其创作时期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个时期是 17941800年。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一时期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第二个时期是 18011814年。这一时期的作品是贝多芬脱离 18世纪传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成为进入他创新阶段的钢琴作品。暴风雨则是他用最平凡的素材和最朴素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他那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想。第三个时期是 18161822年。此时,贝多芬创作了最后 5首钢琴奏鸣曲,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不再像早期和中期的作品那样感情激烈、充满矛盾,而给人超凡的宁静与精神的升华。四、悲怆奏鸣曲创作背景悲

7、怆的首次出版于 1799年,贝多芬此前创作的多首奏鸣曲曾受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但此后逐渐脱离前人影响,朝浪漫主义风格转型,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当时贝多芬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上正步向伟大的成功,但是他也同时受到耳疾的威胁和困扰,由于从五岁开始就患上中耳炎,贝多芬听力的健康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贝多芬看到的自己未来的成就,也看到了耳疾对自己的事业造成的巨大阻碍。当时的欧洲也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贝多芬通过戏剧性处理,用激情愤慨的个性及其独创的魅力展现了与厄运顽强斗争的形象,表现出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心,与对欧洲巨变中发生的阵痛的同情。五、作品欣赏悲怆由三个乐章的组成,是作品戏剧化的表现。是以

8、快-慢-快三个交替组成的奏鸣套曲,提供这种结构体现出强烈的“悲怆”,使感情得到更深的升华。第一乐章以舒缓的节奏作为开头的引子,将听众逐渐带入作者的情感,随着曲子进一步推进向前步伐逐渐又变得深沉,甚至是阴沉的,是发号施令试的的压力和强烈苦恼之间的对比,而实质上又是矛盾因素的冲突、交替,然后慢慢的递进、高昂,昂首阔步,飞奔向前,一颗心脏痛苦但是有力地跳动。你会随着音乐,把呼吸由平缓变低沉,然后再是急促,你能感受到那种潜移默化的威胁,还有压力不断袭来的迫切,你同他一同恐惧挣扎。第二乐章又回到了第一乐章开头的平静而且是更加地平静,由之前的恐惧转入淡淡的悲伤,这悲伤不断变化甚至开始变得有些豁达,但是又不

9、断反复,反复,最终在平静中慢慢淹没。第三乐章应该是悲怆全作品的最高水平了,也最受到推崇,它是悲怆中情感最为丰富的章节,也最能表现悲怆的主题,开头引子是一种内涵丰富而复杂矛盾的恐惧和悲伤,又是一种高亢,此时曲调,慢慢低下,又突然再次高亢,自信,豁达,从此变得无比激越奋发,整个奏鸣曲的情感发生了大爆炸,反复回环,平静面对事实,变得欢快愉悦,甚至追求活泼与浪漫,在曲子的几次往返中,最后达到了释怀的境界,在明亮高亢中戛然而止,给人一种通畅的快感。悲怆通篇情感复杂,烦恼压抑又激越奋发,给人以多变奇妙的人生启示。六、总结悲怆包含着喜悦,喜悦又孕育悲怆,压抑里诞生着欢快,欢快又潜藏了压抑,悲怆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冲突的统一体。悲怆与欢乐是人类生命的内容篇章,而贝多芬深沉与激越的悲怆正是激荡了生命的欢乐乐章,痛苦与孤独造就的贝多芬,虽然内心隐藏着悲伤,却把欢快豁达的那个声音传递给了人们,令人类在悲伤之外收获了不可计量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