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09992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6求索真理的历程 (巩固课) (转载)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认识过程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去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白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明确劳动的重要意义。一、 学习内容: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认识过程(考点聚焦)二、 问题导学:1、实践:(5 分钟带着问题看书,并完成下列练习)(1) 实践的含义:(2) 实践的特点:(3) 实践的基本形式:(要注意区分)例 1、(06 年重庆)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医生治病 法官办案 文艺演出 调节分配结构A.

2、 B. C. D.例 2、报告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A 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 分钟熟记原理及方法论)(1) 内容(原理):(2) 方法论:例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5 分钟看书并完成下列练习)真理-(1) 含义:(2) 最基本的属性:(3) 真理的特点(如何理解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4)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例 4、“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例 5、1930 年,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太阳系第 9 大行星冥王星的存在。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先进的观察仪器,发现了比冥王星距太阳距离远 30 亿公里的“赛德娜”,认为这可能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这说明人的认识A 具有不确定性 B.受客观条件制约,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是由认识对象决定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十分钟带着问题去看书,并熟

4、记知识点)(1)认识的反复性: 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反复性的过程:(2)认识的无限性 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无限性的过程:(3)认识过程:(5) 总结认识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例 6、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了()A 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难点解疑1、“认识的来源”与“获取认识的途径”获取认识虽然有两

5、个途径,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从根本上讲,无论是自己亲自获得的认识,还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2、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又统一于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完成了认识的任务,则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认识的目的,则实现了第二次飞跃。3、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含义不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理论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认识和理论都有正确的东西,但又含有非科学的因素。真理

6、、科学理论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观本质 ,真理、科学理论也需要发展(有条件性)联系:它们都来源于实践 ,主观性的东西 ,统一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4、小结: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四、 达标训练(十五分钟独立完成选择题,看谁做得好)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全局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2、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

7、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3.从英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到利用上皮细胞克隆出牛,再到今天科学家可以利用原位干细胞再造器官组织,生命科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活动4.下列观点与“实践出真知”相吻合的是()A.实践只产生正确的认识 B.认识来源于我们的头脑C.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D.真理第一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

8、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6、2005 年 10 月 9 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经过一个多月的测量确定,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为 8844.43 米,1975 年公布的数据 8848. 13 米停止使用。事实上,这次测量产生的高度变化,是由测量技术的改进得出的精确高度,珠峰高度究竟是升高还是降低还不能确定。这说明()A.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化是客观 B.人们的认识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C.人们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珠峰的高度随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

9、化而不断发展7.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而贩者,用猪羊胖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侯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A. B. C. D.8.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要终身学习。从哲学角度看,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 B.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C.学习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D.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

10、技进步和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9.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A. B. C. D.15、( 2008 年全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11、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6、高考真题江苏卷 35 题第一二问。例 BACBBB1AAACDCAAACACBA备课资料: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这是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1) 二者概念不同。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2)联系:认识和真理、谬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三者就其形式来说都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都是客观的。二者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1、认识的反复性(1)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反复性的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的无限性(1)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2)认识的无限性的过程: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