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94946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2讲(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第三节 土壤管理与肥料使用(理解),土壤是绿色食品作物生产的立地基础,为作物提供大部分营养、水分、空气。 农田土壤肥力状况调节控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发育,也影响到有害物的降解与转移。 土壤管理与肥料的使用就是对这些性状和能力的调控。,一、土壤肥力保持的重要性,采用适当的维持肥力的措施,就能为作物提供一个非常有利的、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其抵御不良外界条件的土壤生态条件,获得高产优质的绿色食品。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的办法就是施肥。 肥料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1保持土壤肥力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1)施肥,尤其是施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肥可以调整土壤pH值,保持作物生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适宜环境,缓解土壤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改良土壤。 (2)保持适宜的土壤理化性状 良好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重大,也与土壤有害物的消除与积累关系密切。 (3)重视土壤的营养状况 良好的土壤营养状况可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能量,避免植株的缺素症状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保持土壤肥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培肥,提高土壤生产力,平衡和改造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供应状况,使作物生长健壮,获得好收成,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同时,通过施肥可以增强作

3、物抗逆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并有利于绿色食品产量的提高。,3保持土壤肥力是绿色食品品质进一步提高的保障,小麦生长开花期施氮素肥不仅提高子粒产量,还能改善和提高蛋白质含量,并提高其烘烤加工产品的质量。 钾肥能促进甜菜等根用作物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运输,有利于产品糖分含量的提高,并降低氨基化合物和钠的含量,有利于加工时糖分的提炼。 施用磷肥能使大多数粗饲料中磷有所增加,能促进根类作物的块根生长。 此外,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许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与作物的抗性有关。,二、肥料污染,施肥有改善土壤环境、增加绿色食品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但同时由于施用肥料的种类、用

4、量及施用方法不当,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不合理施肥会造成经济上极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污染了环境,进而通过食物、饮水给人和畜禽带来潜在的危害。 此外,有机肥由于管理不善或未经无害化处理,也会造成污染。,1对土壤的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离子 生物污染是各种有机垃圾、粪便或植株残体中,带有对植物和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施人土壤,有的还进入了水域,使作物感染病害,还有与作物接触附着在产品之上,例如附于蔬菜上被食用进入人体。 物理污染主要是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尤其城市垃圾中带有未经清理的碎玻璃、旧金属、煤渣、破塑料及薄膜袋等会使土壤碴砾化,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致使作物生长不

5、良。,2对水体的污染,土壤包括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可随水往下淋溶,进入地下水和农区水域,造成对水质的污染。 其中主要是各种形态的氮素肥料大量施用,作物不能全部吸收利用,在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等作用形成硝态氮,它不能为土壤吸附,最易随水进入地下水。 硝态氮进入人、畜体内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有害的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影响人、畜健康。 施肥中过量的氮和磷还会加速农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变劣,破坏生态平衡。,3对大气的污染,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氮。 人类由于施肥不当造成NH3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及沼气等影响大气环境,污染了空气。,施肥不当还可能直接对食品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是由于有

6、机肥及人、畜粪尿带有致病菌造成 化学污染是过量使用氮素肥料,导致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由上可见,施肥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三、绿色食品施肥技术,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中通过施肥要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会对作物和环境的造成污染。 其施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即要注重施肥技术。,1创造良性的养分循环条件,协调统一好植物、土壤和动物的关系,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域、本单位的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 发展种植业同时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畜禽、

7、水产养殖业,综合利用资源,开发肥源,促进养分良性循环。,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按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生长状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不断总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施肥经验,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逐渐走上通过土壤、植株营养诊断,从而科学地指导施肥。,3以有机肥为主体,尽可能使有机物质和养分还田,有机肥料是全营养肥料 有机肥的吸附量大,被吸附的养分易被作物吸收作用,又不易流失 它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保肥、保水和通透性能的作用,4充分发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创造一个适合有益微生物

8、群繁殖、活动的环境,以增加土壤中有效肥力。 可有目的地施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肥料制品,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发挥其作用。,5尽量控制和减少化学合成肥料,尤其各种氮素化肥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也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微量元素和煅炼磷酸盐外,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省机农业标准也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即便是有机肥,也应该来自于有机畜牧饲养场。 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最后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收获30天以前施用。,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与杂草

9、控制,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强调依赖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物为主的“防”与“治”,协调与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的策略原则: 一是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二是强调对病虫进行控制,不是一味地要求彻底消灭。 具体措施:,1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植保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关键措施。 通过植检可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经人为传播在地区间或国家间扩散蔓延。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引种和调运种苗中,必须依靠植检机构,根据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做好植检工作。,2农业防治,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起到调节作物地上地下理化和生物环境的作用,达到保

10、健和防治病虫的目的。 农业防治措施与正常栽培管理措施是一致的 在综合防治中属于一种起到自然控制作用的因素,其缺点是效果不迅速和直观,此外受到地区和季节限制的局限。 农业防治包括:,(1)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选用抗性强的品种,是综合防治的一项基本措施。 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良的品种资源,选留抗性强的单株作为繁殖材料。 同时注意品种的高产优质等优良的农艺性状,(2)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地制度,合理的作物布局、轮作和间作套种耕作制度,不仅有利于作物增产,而且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 轮作对土传病害,对食性专一或比较简单的害虫及地下害虫都具抑制和防治的效果,它通过非寄主作物的种植,直接排斥病虫或使病原

11、物处于“饥饿”状态,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从而削弱致病力或减少病虫的传播数量。 间作套种则是利用不同作物适应能力和抗性不同,危害的病虫种类不同,或因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天敌和根际微生物组成数量等生态环境,变更了作物生育期而减轻病虫的灾害,实现稳产。,(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寄主作物的抗性,主要包括秋冬深翻耕土地,清洁田间,合理施肥、灌水和及时排水,加强保护设施内保温和放风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等。 栽培技术措施一方面由于改善绿色作物生长的大气、土壤生态环境条件,可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性及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从而抑制病虫害危害,同时有些技术措施本身就有直接杀伤和防治病虫的效果。,3物理机械防治及其他防治新技

12、术,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来防治病虫,包括从人工、简单器械到应用近代生物物理技术。 如人工捕捉,诱集诱杀,高低温的利用及高频电、微波、激光等。 人们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防治技术途径,例如,用生物生理方法使病虫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利用抑制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的几丁质抑制剂、拒食剂等。 与栽培防治的区别在于以控制害虫为目的,不仅仅是改良、管理与操纵。,4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一般是指以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天敌来防治病虫的方法。 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瓢虫治蚜等。 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虫治虫(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以微生物治虫(致病微生物包括病原细菌、病原真

13、菌和病原病毒)以及少量脊椎动物治虫(如鸟、蛙等)。 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利用重寄生生物包括重寄生真菌、寄生真菌的病毒,寄生于植物病原菌,使病原菌丧失侵染致病能力,甚至将其置于死地。,生物防治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保护天敌,使其自然繁殖或根据天敌特性,制定和采用特定的措施,如创造天敌的栖息条件,以增强其繁殖能力。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这通常是在保护自然界中的天敌后,仍不足以控制某些害虫数量,处于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时才使用。 从外地引进天敌,改善、加强本地的天敌组成,提高自然控制效能。这往往用来对付新流入的病虫。,5药剂防治,药剂控制病虫也是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药剂的选择,要优先选用生物源和矿物

14、源的农药,因为它们对作物的污染相对地少。 整体上要遵循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杂草带为天敌提供栖息地,同一地块同时种植多种作物和品种,第五节 绿色食品其他生产管理措施(掌握),一、作物灌溉,1灌溉制度及其原则,(1)灌溉要保证绿色食品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必须考虑到作物体内和土壤中的水分平衡。,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须十分注意水质,(2)灌溉不得对绿色食品作物植株和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3)应根据节水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生存都很重要,必须树立 起节水的观念,科学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灌溉和排水是积极改善田间水分状况的重要措施,绿色 食

15、品产地和基地建有灌溉设施的同时,必须建有排水系 统,能迅速排除田间过量的水,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4)要同时抓好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立,2灌溉措施及技术,(1)对灌溉水加强监测,并采取防污保护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必须按绿色食品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进行监测,并注意保护和维护水质。 如果农田水体己受到污染,则应采取控制污染措施来解决。减少污灌面积,少用和不用有污染的水灌溉农田;增施有机肥,施用腐殖肥料,用客土改良土壤;对已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块应重新规划,用做扩建厂房,建造住宅;种植吸收某种污染物低的作物,以防止可食部位污染或种植吸收强的植物,尽快消除污染。 (2)总结和运用节水的耕作措施,并吸收先

16、进的灌溉技术 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滴灌施肥技术在果树育苗上应用,滴灌系统的优缺点,优点: 1.节约用水,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2.提高肥料利用率 3.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4.节省能源,减少投资 5.对地形适应能力强,受风影响小 6.可开发边际水土资源,滴头易阻塞 土壤中盐分易积累(华南地区除外) 缺乏微气候的调控 可能影响根系发育 灌溉频繁 投资较大,滴灌的不足,喷灌系统优缺点,(一)优点 灌水均匀,节约用水 适应性强 节省劳力和土地 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保持水土,(二)缺点 受风影响较大 漂移蒸发损失大 设备投资高 能耗多,运行费用高 表面湿润较多,深层湿润不足,二、作物地界限定与景观维护,1绿色食品中的平行生产 农业生产必须在特定土地地块上进行,生产和贮藏地点必须清楚地与其他生产的地点区分开。 加工和包装车间,可以是原场所的一部分,但只能加工和包装一种农产品,即对加工中的操作要求有明显隔离。,在实际生产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生产者(或加工者)同时进行着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生产(或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