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074389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与沟通}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培训讲义(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勤,1+1+13,52,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是幼儿教师必备能力,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6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 等法规性文件中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2016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

2、导。,2016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九章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 第五十二条 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家园沟通与家教指导,一、家园沟通 二、家教指导 三、案例分享,家园沟通,(一)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 (二)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案例:与价值沟通的20句暖心用语(来自网络) (三)家园沟通的方式,(一)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1.家园沟通双方地位不对等 如:沟通心态上的障碍 2.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等 如:沟通缺乏主动性 3.沟通内容缺乏全面性 如:侧重孩子不足;侧重智力发展 4.沟通方法缺乏艺术性、同理性 如

3、:沟通缺乏“共情”。,(二)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了解是沟通的前提(如图) 2.沟通需要技巧 基本要求: 尊重信任、平等待人 耐心聆听、将心比心 深入浅出、关注全面 方法灵活、统筹兼顾 谈话技巧举例。,图例:,与家长谈话技巧举例:,“渐进”式: A:充分肯定幼儿长处 B:善于听取家长倾述 C:巧进逆耳之言 “三部曲”式: A:优点 B:缺点 A:优点 。,与家长谈话技巧举例:,与家长谈话技巧举例:,(三)家园沟通的方式,1.家庭访问 关键词:入园前、入园后,全面的、个别的 2.个别谈话 关键词:来园、离园时,或者预约面谈 3.家园联系册 关键词:书面个别交流,幼儿成长记录 4.网络互动 关键词

4、:论坛、电子邮件、QQ、微信、等 5.家长园地、栏 关键词:文字、图片、 幼儿作品、等 6.电话、信件、便条,(三)家园沟通的方式,7.家长开放日 8.亲子活动 9.家长会 10.家长沙龙 11.家教咨询 12.爸爸妈妈老师 13.家长委员会 14.家长学校。,2016年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三条 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 幼儿园应当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2016年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四条 幼儿园

5、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幼儿园重要决策和事关幼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家长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支持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交流。 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园长指导下工作。,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指导意见,各地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推动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中小学幼儿园要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家长委员会章程,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家长委员会要邀请有关专家、学校校长和相关教师、优秀父母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广大家长定期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

6、和政策,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指导意见,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共同办好家长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设计较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开发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指导,(一)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 (二)幼

7、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原则 (三)03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四)46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一)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1.向家长介绍、提供有关儿童发展、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 2.介绍幼儿所处年龄段在生活、游戏和学习中以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供家长参考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3.家园合作共育的知识和要求; 4.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幼儿园中心工作与家长交换意见; 5.指导家长提高个人的一般素质和教育素质。,(二)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坚持“科学导向”原则 坚持“儿童为本”原则 坚持“家长主体”原则 坚持“多向互动”原则 案例分析(图片来自网络) 图解家庭教

8、育(图片来自网络),坚持“科学导向”原则,(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的家教观念有待提升 主要问题:缺乏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家长的家教内容有待与教育机构同步 主要问题: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能力 3.家长的家教方法有待改进 主要问题:重言传,轻身教;随意性大 (二)遵循“科学导向”的要求: 导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坚持“儿童为本”原则,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为起点 其一,呵护儿童的求知欲 其二,珍惜儿童生活和游戏的教育价值 其三,尊重儿童的学习特点 其四,关注个体差异 其五,重视家园共育。,坚持“家长主体”原则,现状: 1.家长是教育自己孩子的

9、专家 2.家长急需社会支持和引导 实施策略: 1.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提高角色能力; 2.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 3.培养家长教育兴趣。,全国妇联2010年调查发现,46.1%的0-3岁儿童家长反映 缺乏儿童日常养护、护理技能 与长辈照料孩子的方式不同 缺乏科学哺育喂养知识 遇到紧急问题时不知道向谁求救 60.6%的4-6岁儿童家长 担心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担心孩子成长缺少同辈群体 缺乏儿童日常养护和护理技能 与长辈教育观念不一致。,坚持“多向互动”原则,(一)多向互动的方式: 教师和家长之间 家长和孩子之间 家长和家长之间 (二)指导家长进行的学习方式: 1.建构式学习 2.情

10、境式学习 3.合作式学习。,(三)03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 1.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 2.主动学习,掌握儿童日常养育和照料的科学方法; 3.设定生活规则,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4.加强感知训练,提高儿童感官能力,预防儿童伤害; 5.关注儿童需求,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好奇心; 6.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 7.加强亲子沟通,养成儿童良好情绪; 8.帮助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1.指导家长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指导乳母加强乳房保健,在产后尽早用正确的方法哺乳; 指导家长在睡眠、情绪和健康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科学饮食,增加营养; 指导家长在母乳不充分的阶段采取科

11、学的混合喂养方法,适时添加辅食。,2.指导家长主动学习,掌握儿童日常养育和照料的科学方法,指导家长按时为儿童预防接种,培养儿童健康的卫生习惯,注意科学的饮食调配; 指导家长及早对孩子进行发展干预,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运动、多抚触,带领儿童开展适当的运动、游戏,增强儿童体质; 指导家长了解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表现,学会倾听、分辨儿童的“语言”,安抚儿童的情绪; 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儿童的发病征兆及应对方法,掌握病后护理常识。,3.指导家长设定生活规则,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指导家长了解婴幼儿成长的规律及特点,为儿童设定日常生活规则,并按照规则指导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 指导家长重视发挥父亲的角色

12、作用,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育; 指导家长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强化教育措施,塑造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4.指导家长加强儿童感知训练,提高儿童感官能力,预防儿童伤害,指导家长创设儿童自如爬行、充分活动的独立空间与条件,随时、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物品和现象,挖掘其内含的教育价值,让儿童在爬行、观察、听闻、触摸等训练过程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促进儿童的感官发展 指导家长加强家庭保护,防止意外伤害发生。,5.指导家长关注儿童需求,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好奇心,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抓握、把玩、涂鸦、拆卸等活动的设施、工具和材料; 指导家长用亲子游戏的形式发展儿童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 指导家长

13、用心欣赏儿童的行为和作品并给予鼓励,分享儿童的快乐,促进儿童直觉动作思维发展,满足儿童好奇、好玩的认知需要。,6.指导家长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指导家长为儿童创设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 指导家长提高自身口语素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 指导家长为儿童语言学习和模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儿童多说话; 指导家长积极回应儿童的言语需求,鼓励儿童之间的模仿和交流。,7.指导家长加强亲子沟通,养成儿童良好情绪,指导家长关注、尊重、理解儿童的情绪,多给与儿童鼓励和支持; 指导家长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儿童沟通; 指导家长客观了解和合理对待儿童过度的情绪

14、化行为,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儿童个性的教养策略。培养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8.指导家长帮助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指导家长在儿童入园前有意识地养成自理能力、听从指令并遵循简单规则的能力等。 指导家长积极了解儿童对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在儿童出现不良情绪时通过耐心沟通与疏导来稳定儿童的情绪,分析入园不适应的原因,正确面对分离焦虑。,(四)46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 1.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 2.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3.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4.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 6.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儿童早期智能。,1

15、. 指导家长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儿童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指导家长根据儿童的个人特点,寻找科学合理而又能为儿童接受的膳食方式; 指导家长科学搭配儿童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多样、比例适当、饮食定量、调配得当; 指导家长不断学习关于儿童营养的新理念、新知识。,2. 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指导家长与儿童一起制定儿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 指导家长积极运用奖励与忽视并行的方式纠正并消除儿童不良的行为方式与癖好; 指导家长定期带领儿童进行健康检查。,3. 指导家长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指导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尽可能消除居室和周边环境中的伤害性因素; 指导家长以良

16、好的榜样影响、教育、启迪儿童; 指导家长结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儿童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生命意识; 指导家长重视儿童的体能素质,通过活动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4. 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关注儿童日常交往行为,对儿童的交往态度、行为和技巧及时提供帮助和辅导; 指导家长注意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儿童交往的自信心; 指导家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儿童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并积极为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乐于与人交往的习惯和品质。,5. 指导家长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指导家长鼓励儿童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展示自己,同时家长要树立面对挫折的良好榜样; 指导家长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引导儿童学习面对挫折的方法; 指导家长适时、适宜地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创设面对变化与应对挫折的生活情境与锻炼机会; 指导家长在儿童遇到困难时以鼓励、疏导的方式给孩子以必要的帮助与支持。,6. 指导家长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儿童早期智能,指导家长带领儿童关心周围事物及现象,多开展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