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39533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134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杨兆江,1,目 录,1、氨怎么来? 4 2、氨的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 5 3、液氨制冷 14 4、案例 20 5、氨爆炸的原因分析 37 6、涉氨制冷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0 7、总局对涉氨制冷企业的整改要求 60 8、检测监控设备 63 9、防护与救援 87 10、法规规章标准对涉氨制冷企业的规定 92 11、开展专项整治 104 12、漏氨处理 114 13、中毒的急救 131,2,本课件是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印发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管四函201325号)文以及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培训教材提纲和涉氨制冷企业执法检查表、涉氨制冷企业自查自改表的有关内容并

2、结合本人30多年合成氨生产体会编制。,3,一、氨怎么来?,NH3 1774年普里斯特利(英17331804)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利用排汞取气法,收集氨. 19041911德国化学家哈伯先后进行2万多次试验,取得在高压下循环分离氨的工艺并成功的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1911年哈伯与博施、位普、米塔赫等人的合作,在德国的奥堡始建于立起第一座合成氨的工业装置,年生产能力9000t.,4,二、氨的理化特性与危险特性,(一)理化特性 :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PH值:11.7(1%溶剂) 闪点()-54 沸点:-33.5 溶点:-77 饱和蒸汽压:506.62kPa (4.7) 燃烧热(KJ/

3、moI)-316.25 爆炸下限(%)15 爆炸上限(%)28,5,引燃温度()651 相对密度(水=1)0.7(-3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59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临界压力 11.4Mpa 临界温度 132.4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6,(二)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 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 成组织溶解坏死. 轻度中毒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 眼结膜、鼻黏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 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

4、质性肺炎.,7,重度中毒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燃爆危险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8,(三)接触控制,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PC-TWA(mg/m3):20 PC-STEL(mg/m3)”30 美国 (ACGIH)TLV-TWA;25Pmm TLV-STEL:35Pmm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LC50:4230ppm(小鼠吸入,1h) 2000ppm(大鼠吸入,

5、4H),9,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手呼吸器. 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10,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11,(四)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LC50:4230ppm

6、(I小鼠吸入,1h) 2000ppm(大鼠吸入,4h) 刺激性 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大鼠,20Mg/M3,每天4h,84d,或每天 5-6h,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1500PPm(3h),细胞 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9800微克/m3(16周),12,(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上下限15.727.4),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式 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

7、火注意事项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许熄灭泄漏处的火 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13,三、液氨制冷,物理特性 沸点: -33.5(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溶点:-77 (熔化时的温度,是由固体到液体) 临界压力:11. 11.4Mpa 临界温度: 132.4 稍微加压即变液体,气化时快速吸热制冷。 氨制冷已有近150年历史, 第一台制冷机是1876年 发明的(美),14,氨如何制冷,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 液态氨

8、在蒸发器中吸收了制冷对象的热量,蒸发成氨蒸汽; 氨蒸汽包含着吸收来的热量被压缩机抽送到冷凝器,并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蒸汽,这时候氨蒸汽中又加进了电动机的热功当量所附加的热量; 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将热量传送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失去热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为液态氨; 节流阀将冷凝下来的液氨再有节制的补充给蒸发器,使蒸发器能够连续地工作;,15,16,氨制冷原理,17,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 其缺点是:氨的绝热指数高、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易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锌有腐蚀作用.,18,2.不符合标准规范的氨

9、蒸发直接制冷示意图,压缩机,节流阀,吸收热量,蒸发器,气氨,液氨,人员密集场所,液氨制冷系统,19,整个工作过程就是将低于18的制冷对象中的热量,强制送到30多的冷却水中去,使制冷对象失去热量,温度降到我们所需要的18;而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后,又通过水蒸汽的蒸发,将热量传送给了大气.,20,四、事故案例,一、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到上午10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但现场仍有大量浓烟冒出。从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10日,共造成121人遇难,7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企业法人代表已被控制。国务院已

10、成立特别调查组。 据吉林省消防部门介绍,本次事故系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21,事故发生经过 6月3日5时20分至50分左右,宝源丰公司员工陆续进厂工作(受运输和天气温度的影响,该企业通常于早6时上班),当日计划屠宰加工肉鸡3.79万只,当日在车间现场人数395人(其中一车间113人,二车间192人,挂鸡台20人,冷库70人)。 6时10分左右,部分员工发现一车间女更衣室及附近区域上部有烟、火,主厂房外面也有人发现主厂房南侧中间部位上层窗户最先冒出黑色浓烟。部分较早发现火情人员进行了初期扑救,但火势未得到有效控制。火势逐渐在吊顶内由南向北蔓延,同时向下蔓延到整个附属区,并由附属区向北面的主车间

11、、速冻车间和冷库方向蔓延。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主厂房西北部的1号冷库和1号螺旋速冻机的液氨输送和氨气回收管线发生物理爆炸,致使该区域上方屋顶卷开,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火势蔓延至主厂房的其余区域。,22,事故中,制冷机房内的1号卧式低压循环桶内液氨泄漏,其余3台高压贮氨器、9台卧式低压循环桶及液氨输送和氨气回收管线内尚存储液氨30吨。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的指导下,历经8天昼夜处置,30吨液氨全部导出并运送至安全地点。,23,事故原因和性质,(一)直接原因。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

12、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24,造成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 一是主厂房内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和聚苯乙烯夹芯板(聚氨酯泡沫燃点低、燃烧速度极快,聚苯乙烯夹芯板燃烧的滴落物具有引燃性)。 二是一车间女更衣室等附属区房间内的衣柜、衣物、办公用具等可燃物较多,且与人员密集的主车间用聚苯乙烯夹芯板分隔。 三是吊顶内的空间大部分连通,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 四是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25,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

13、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 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 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26,间接原因,1.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本不落实。 (1)企业出资人即法定代表人根本没有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严重违反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

14、产法律法规,重生产、重产值、重利益,要钱不要安全,为了企业和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员工生命。 (2)企业厂房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少花钱的目的,未按照原设计施工,违规将保温材料由不燃的岩棉换成易燃的聚氨酯泡沫,导致起火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7,(3)企业从未组织开展过安全宣传教育,从未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虽然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从未组织开展过应急演练;违规将南部主通道西侧的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外墙设置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锁闭,使火灾发生后大量人员无法逃生。 (4)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更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5、制,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和档案建设需要,没有公布、执行和落实;总经理、厂长、车间班组长不知道有规章制度,更谈不上执行;管理人员招聘后仅在会议上宣布,没有文件任命,日常管理属于随机安排;投产以来没有组织开展过全厂性的安全检查。,28,(5)未逐级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没有逐级签订包括消防在内的安全责任书,企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综合办公室主任及车间、班组负责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安全职责和责任。 (6)企业违规安装布设电气设备及线路,主厂房内电缆明敷,二车间的电线未使用桥架、槽盒,也未穿安全防护管,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7)未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未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排查整改消除。尤其是2010年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后,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和彻底整改存在的事故隐患。,29,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一)因在事故中死亡、免予追究责任人员。 1.蒋铁铀,宝源丰公司工厂厂长,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