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蜀道难 ppt.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0019715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册蜀道难 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二册蜀道难 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二册蜀道难 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册蜀道难 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册蜀道难 ppt.pp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李白,蜀道难,李白,目录,3、关于作者 4、课文录音1 5、朗诵要领1 6、朗诵要领2 7、朗诵要领3 8、朗诵要领4 9、课文录音2 10、译文1 11、译文2 12、课文录音3,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

2、。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噫吁嚱 ,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

3、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 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1“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

4、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

5、膺坐长叹。” 此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最后四句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至“愁空

6、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

7、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噫吁嚱 ,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8、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 耱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1: 唉呀呀

9、,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译文2: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叹。,译文3: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

10、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 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译文4: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 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译文5: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再 听 朗 诵 濮 存 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