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012962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艺术形态构成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艺术形态构成,1.关于形态的理解2.造型原理 (重点)3.如何“造型”,1.关于形态的理解,对形态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形状”上,形态的本质是力的形象,是内在的动表现为外在的形。 力的形象:简称“力象”,形态将运动变化为凝固的形式表现。 这种认识可以把抽象行与具象练习起来,从而使抽象具有意义。,过去用静止观点理解的是形态的构造,现在用动态的观点理解则是相同于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形态与环境的关系。,从静止的观察转为运动的观察。这种动可以使视点的动。以绘画为例,西方古典油画推崇焦点透视,这是一种静止的观察方式。,中国古典绘画则强调散点透视,视点是运动变化的,虽然比不上西方绘画如同照片般真是,但能将众

2、多景物融于一体,系统的看来有言之不尽的妙处。,2.造型原理,2.1造型的意义 物体造型除了视觉可观察的形象外,还涵盖了知觉所能领悟的范畴。也就是说,既指一个形态具有统一的整体感。凡是透过视觉的方式所表达的可视、可触等知觉形成的活动,皆称之为造型。,2.2造型的要素 就像物质是可分的一样,视觉形象无论是具象形还是抽象形,都可以解析为形态要素及其组合原则。所谓造型,就是应用形态要素,并按照一定原则将其组合成美好的形态。,2.3不同造型领域中的艺术感觉 1.图形感觉 (1)图形。再现意象。把思想转化为外部形象,使其包含的抽象力象特性地呈现出来。,2.3不同造型领域中的艺术感觉 1.图形感觉 (2)图

3、识。即直观意义的符号。意象本身当然是一种特殊的事物,而当它代表某一“类”事物时,它便有了符号的功能。,2.3不同造型领域中的艺术感觉 1.图形感觉 (3)图理。即有哲理意义的记号。当一个意象仅能够代表某种特定的内容,但又不能反映这种内容的典型视觉特征时,它就只能作为一种概念性的记号了。,2.3不同造型领域中的艺术感觉 2.色彩感觉 在视知觉中,色彩是绝对不能原样被看到的。要有效地使用色彩,首先必须认识色彩经常造成的错觉,而不是对色彩体系的把握。,单色纹理(比如,只有一种色相的纹理)和图案毫无冲突的给大部分网站提供了微妙的维度,是什么能让一个设计看上去是协调的,有条理的,专业的?答案是”色彩”.

4、 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用那种浅的”公司蓝”(corporateblue)才会看上去很专业.色彩规划(planningcolor)就是建立一个描述有哪些色彩可以用以及如何使用的框架. 色彩是最难办的设计元素.“好”的色彩是像个人口味和感觉一样难以把握的,而且还有诸如对比度,显示器校准等技术上的限制因素. 但是对于内容来说,色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认为一个网站很重要,值得花时间来完善,那么用户通常也会认为它很重要,会花时间来读.选择好的色彩就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2.3不同造型领域中的艺术感觉 3.立体感觉 由立体的太阳和月亮被看成平平的圆盘可知,物体表面若被照射了同一亮度的光线则失去了立体感,以高

5、塔为背景,将照相机放的很低给人拍照,会发现照片上的人和塔的距离没有了,由此可知:立体感的产生是由于观察方法造成的。因此,即使是不是立体的东西,如能在视觉方面呈现层次感的状态,当然也被感觉为立体。,2.3不同造型领域中的艺术感觉 4.空灵感觉 就像生活在空气中却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一样,人的视线本来就对物体比较注意,只有在特别的、想观察时,才会感觉到周围的空虚形态;只有在受到触发之际,才会产生空灵感觉。所以,尽管空虚形态时时刻刻围绕着人们,始终在人们的视觉中,却不是有意识注意的对象,而是不知不觉的体验中有潜意识的知觉捕捉的。,2.4造型的美学要素 1.形态的本质美意蕴 艺术形象是由于作者感情的输入

6、而变形的形态,并不是现实形态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观众把握艺术想象,也要通过一个审美创造过程,这就要求表现艺术形象的视觉语言具有启发性,具有调动观众审美创造的功能。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2.4造型的美学要素 2.结构的形式美整齐划一律 由形态要素之间对等、对称、照应、均衡等整齐的组合关系多构成。对等、对称的布局而形成的整齐、统一、和谐的整体性形式。照应、均衡是艺术作品中各部分之间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俯仰、虚实、隐显的相互呼应,即所谓“首尾相映、项背相依”,“向前者必顾后,向后者必应前”,形成一种内在的统一和谐的整体形式。,2.4造型的美学要素

7、2.结构的形式美矛盾统一律 由造型要素内部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不整齐、不对称、相互参差却又协调一致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形式。如对比、比例、参差、变幻,但又和谐协调,形成一定的节奏和旋律。,2.4造型的美学要素 2.结构的形式美宾主律 由造型要素内部主与宾、主与次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形式。主与次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主才有次,有次才有对比,才能群星拱月,突出主体;主次有矛盾,有发展,才有波澜,构成动态,引人入胜;主次相宜和谐,才能矛盾统一,形成秩序,绚丽多彩。,2.4造型的美学要素 2.结构的形式美实律 有造型要素和艺术手法中的虚实相生所构成的形式。有虚有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只是艺术创作,也

8、是创造艺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3.如何“造型”,3.1观察研究 在人们周围,有许多自然的东西,如水果、蔬菜、花草、石头等。如果从各种角度去观察,可以发现,自然界存在着非常丰富、复杂的形状结构。这与从书本中学到得简单的几何图形既有所联系又远不同。它们是学习自然构形的极好样板。特别是那些非机械性的对象,如小石、褶皱、积水、云等形状结构,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观察,可以为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根基。,3.如何“造型”,3.2对形象进行简括 通过对对象物的观察,从多种角度去分析研究其特征,抓住其中若干独有的主要因素,就可以进行图形或图像构思和实施构型创作、在观察自然物进行构型时,要抓住形状的特征,舍去枝节,通

9、过简洁化来突出中心形状的美感。,3.如何“造型”,3.3色彩设计原理 使用色彩原理进行绘画和设计虽说都一样,但在具体运用上则有很大的不同: (1)绘画是表现既有物,意在确认其真实存在,所以很重视条件色、环境色;设色是创造一个没有的新形,重点在于构成,所以强调正常光照下的物体色。 (2)用色来表现物体时绘画,目的在于再现物体的准确样相;在形体上渲染色彩是设色,目的在于把形体润饰得调和美观。,(3)绘画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转移,主要强调配色的心理效果;设色要掌握色的科学性(生理、物理、心理),以便选择功能所需要的色彩,当然也包括满足美观的要求。 (4)绘画是个人完成的,创作比较自由;设色与产品是依靠

10、社会的经济力、材料和劳动力来完成的,故而受社会的制约,更重视民族传统和地方特征。,这种分析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从物理方面研究色彩的要素。 (2)从生理方面研究有关色彩的视觉规律。 (3)从心理方面研究有关色彩的感情、联想 象征、爱好、意义和印象等。 (4)从美学方面研究色彩的配置、协调、功能和美。,4.色彩设计原理,3.4色彩设计的构思方法 (1)最优秀的配色范本是自然界的配色,(2)以代表现代色感的绘画色彩作范本,也是有趣味的,(3)积累丰富的色彩素材 就具体方法来讲,可以归纳以下四种: (1)以形状的性格内涵为构思的出发点,以形状的个性、造型主题引发色彩选择的动机。 (2)

11、以色彩组织自身的表现价值为构思的导向,以色组所形成的心理效应为配色意念。,(4)从综合表现的意念出发,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采用立体造形、半立体造型为表现形式,加入光或动力装置等综合造型媒体,跨越平面绘画色彩的限制,构成色彩立体造形。这是发展色彩造形新的构思方法。,5.立体形态的构思,3.5立体形态设计构思 虽然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都是空间艺术,但它们的构成要素、组合原则却又不同,人们观察它们的方法和感受器也不同。 第一,平面形态的创造主要依靠轮廓线,一个确定的轮廓线表现一个肯定的形态,没有任何含混。立体则不然,一个立体形态没有固定不变的轮廓线,或者说一个平面上的轮廓线不能表现一个肯定的立体形态

12、。 第二,平面的形态,除了透视变形外,形态的本身是不会改变的。立体形态则不然,它可以根据观察者位置,可以根据观察者位置的变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尤其是空间形态,如建筑内部或园林形态,观察者的运动路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立体形态是通过观察者的实际运动来表现的。 第三,光对于平面形态来说,只是视觉现象发生的条件,对于立体和空间则是造形因素,即有光影、光泽、透明、光辉等给静止的量块以变化的紧张感,并影响其外形,又有使光源物的立体和空间造形。 第四,在平面中,材料和加工是作为视觉效果完成的,完全类似于绘画中的概念,在立体构成中,除此之外还作为材质感。肌理、空间感以及触感的样式,也是说,通过材料和加,工的体验,着重追求形态创作的各种变化。第五。立体形态必须立得住,并具有一定的牢固度,为此,美的追求必须建立在满足物理学重心规律和结构秩序基础上,否则就不能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