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89624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生活化”的探索初中科学实验中,生物实验有 38 个,单纯的观察实验就有 28个,而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实验器材配备不足,直接给科学实验带来困难,但我校周边生物资料丰富,因此,充分运用身边的生物资料以及生活日常用品来进行“生活化”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这对农村初中科学实验的开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一、 生活化实验的意义科学(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 ”根据这一理念,本文倡导生活化实

2、验,即围绕科学教学某一主题,以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为载体设计科学实验,旨在弥补因实验器材不够而无法开齐或开足的一些科学实验,让农村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科学探索切实可行,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或在表面做文章。初中科学课实质上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内容的科学了解与认识,而科学探索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学校周围有很多农田,一年四季,农作物更替种植,学生家里附近又有山,这又为生活化实验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初中 科学实验,发现有许多实验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或身边的物品来替代。例如,空矿泉水瓶就可以做有关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以及浮力的实验;乒乓球、鸡蛋、纸张都可以

3、做一系列实验。生活化实验有利于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以更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 生活化实验内容的挖掘及利用1. 生活化观察实验观察是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只有对观察所获得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综合等抽象思维活动,才能透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生活化观察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和发现身边事物发生变化的某种规律,达到对生活中有关物质的进一步深层认识。在具体操作时,必须预先确定观察目的或任务,拟定计划,然后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寻求其原因,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案例 1 植物多样化的观察预先布置作业,要求

4、每个学生采集 10 种以上植物样本(不能重复)带回课堂。在课堂上交流,比较各自特点,然后对植物进行分类。用放大镜观察各类叶片,并写出观察报告。选取典型叶片制成标本。 案例 2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其应用预先准备好已浸泡过的绿豆若干。把绿豆分作三份,一份放在底部有许多小孔的竹筒中;一份放在底部没有小孔的竹筒中;一份放在小筐子中。然后放到实验室阳台上,定时定量浇水。三天后观察,底部没有小孔的竹筒中的绿豆不发芽;底部有许多小孔的竹筒中绿豆芽又粗又白又嫩;小筐子中的绿豆芽细而带绿色。要求学生写出观察过程,比较及寻找原因。又如竹笋的生长,竹笋刚长出地面时给它封住,以隔绝阳光照射,这样过几天挖出的竹笋又鲜

5、又嫩。通过观察活动,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2. 生活化体验实验生活化体验实验的基本过程是感受、体验、觉知、理解,是一个直接学习的过程。生活化体验实验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使每个学生能在体验中学好科学。生活化体验实验创设情境是前提,物化内容是动力,自主活动是关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生活化体验实验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体验实验活动过程中,自觉地把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 例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原理,可以围绕“声音发生和声音传播”的主题,

6、寻找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与“发声和传声”有关的物品器具进行实验设计。将耳朵贴在桌上,用手敲桌子,耳朵可以听到响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在家中往热水瓶里灌开水,比较开始传来的声音与将要灌满时声音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案例 3 将冰放到学生的手心中,让学生感知冰在手心融化的过程从状态来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体的熔化过程状态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手心冷热的变化如何?结论:冰的融化过程需要吸热。通过生活化体验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往往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要好,并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 生活化探究实验生活化探究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

7、,以个人或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形式。因此,在加强科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 如在做“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先让学生猜测:火柴点燃后是否一定能燃烧完?由于该现象学生熟悉,故猜测踊跃。然后设计实验:将火柴摆成各种姿势(竖放、斜放、平放等)进行燃烧。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较全面的了解。案例 4 事先准备山上的黄土、田里的肥土、河底的黑土、海里的灰土、红色玫瑰花瓣。探究土壤的气体成分及酸碱性把泥土分别放入烧杯中进行溶解。溶解过程中发现烧杯中冒出气泡,这说明了什么?各含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检验气体成分?用

8、ph 试纸测出酸碱度,并进行比较,得到农作物的生长与土壤酸碱性的关系。再用红色玫瑰花瓣放入各杯液体中,观察花瓣的颜色变化。根据上述实验,要求记下现象,归纳结论。案例 5 探究细胞失水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关系选取三根质量相同的萝卜,切成条状。第一组放入盛有20%nacl 水溶液的矿泉水瓶中;第二组放入盛有 10%nacl 水溶液的矿泉水瓶中;第三组放入盛有清水的矿泉水瓶中。三组水溶液的量均为半瓶。两天后,观察矿泉水瓶中水溶液的量的多少。分析原因,得到结论。推广:农民腌制咸菜时,首先把新鲜蔬菜放在太阳下晒一两天, 然后进行腌制。三、 生活化实验优势分析1. 贴近学生,易于操作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

9、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 ”生活化实验有利于学生在自己动手、自己感受、自己解决问题的活动体验中获得科学知识。如测我们身边物质的 ph 实验。取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质:果汁、唾液、食醋、肥皂水、茶水、雨水、自来水、洗洁精、洁厕灵、校园里的土壤浸出液等,用洁净的筷子蘸取待测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记录各组物质的 ph,从而知道常见的生活物质的 ph 以及它们的用途。生活化实验弥补了常规实验的不足。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同时更应关注课外丰富的生活资源,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通过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感染学生,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10、需要,点燃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师生在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互动已逐渐成为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减少压强,降低液体沸点”的教学实验中,一般需要烧瓶、酒精灯、抽气筒、铁架台等,学生很难进行操作,更不要说是在家庭中完成了。如何来改进?只要抓住压强减小这一要点就可以!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去针)代替烧瓶、抽气筒等器材,用热水(60以 上)来代替酒精灯的加热等。实验步骤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少量热水(约占注射器容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然后用拇指堵住注射口(或在注射口插入年糕等) ,往后拉开活塞,就能看到液体沸腾了。一次性注射器学生易得,实验结果是每位学生都能成功

11、,效果也可想而知。生活化实验与演示实验互补,有利于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原动力释放。例如,科学教学中的浮力原理演示实验,在学生看了演示实验后,我们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去针) 、塑料小瓶来做浮力演示实验。这实际上是演示实验极好的补充,也是自制小实验极好的尝试,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对培养创新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2. 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农村实际生活化实验材料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所以简单易行。 “生活化”实验的设计并不是无根之木,实际上,一些“生活”实验,就是对教学实验的改进,将

12、教学实验中一些特定的器材用生活用品来代替,而原理不变、效果不变甚至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设计这种类型的简单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理论知识,开拓思路,提高兴趣。生活化实验与生活联系紧密且趣味很强,课堂上引用生活实验将获得意想不到的 效果。例如,在讲力学时,空心管与实心管哪个更容易弯折,通过简单实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入盛水的盆中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又如,用盛水的玻璃杯代替凸透镜来研究成像规律;用盛水的玻璃杯代替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的色散;透过小水滴观察电视荧光屏上的三原色等。总之,农村的生物资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农村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天时地利,将相关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和书本的知识结合起来。农村学校的生活化实验,更贴近农村生活,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