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9821682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山 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贾至曾调守到此。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参考答案】1高山、落叶、秋风2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两首诗共同使用

2、的意象有:江水、高山、落叶、秋风。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了作者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的复杂心情。(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夜 归周 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释】筇(qing):此代指竹杖。塍(chng):田间的土埂子,小堤。1诗人以冷磷、“_”和“_”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诗人_的心情。2请描述“竹窗斜漏补衣灯”所展现的画面。(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3、。江 村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清江:清澈的水。1请概括诗中描写了哪些内容来抒发战乱后安定的悠然自得的心情?2颈联写了那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

4、果。(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即 事 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1阅读下面的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徐徐展开,像是电影中由近到远地拉开了镜头,有一种身临其景,历历在目的印象。B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工稳恰切,而且经纬交织,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C“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D本文从题材上看,属于怀古诗,表达了对武陵源的凭吊。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

5、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B“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表现了人们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C“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和可爱。D词以“那人”所处地点之冷清,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的品格。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所展现的画面。(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注】李涉

6、: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秦城:指京都长安。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1诗中第二句中的“乱”包含哪两层意思?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最后两句。(一)1“萤”“月”;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或归家的心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2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

7、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描绘出深夜灯光下补衣服的情景即可。(二)1一是溪水中的鸥和江村堂上的燕,二是家中老妻画纸和幼子游戏。【解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背景和诗文的主旨作答。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夏的成都,当时在朋友的资助下,作者所居住的草堂刚刚建成,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借助“堂上燕”“水中鸥”和“老妻画纸”“稚子敲针”从侧面表现了战乱后安定的悠然自得的心情。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

8、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闲适的心境。【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此题,要结合重点的诗句“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这一生活情境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正是通过这两个闲适的生活画面,表达诗人自“安史之乱”后少有的宁静、闲适的心境。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即可。(三)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解析】本题是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9、。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2虚实结合。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解析】本题是对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考查。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这两句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充分引发了读者的想象。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10、(四)1D【解析】 D项,本文从题材上看,属于田园诗。2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解析】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流水曲折,村舍稀疏,鸡犬相闻,生活安逸。这种画面正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图景,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意境一致,所以诗人才会“疑是武陵源”了。借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五)1C【解析】C项错误,“蛾儿”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2像东风一夜吹绽千树繁花,又吹得满天繁星如雨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

11、。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花千树”“星”的特点,发挥想象和联想,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六)1“乱”既写出了山错落有致,又烘托出诗人的心绪烦乱。【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词语的赏析。根据“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两句,可知“乱”字既是写景,形容“山”的重叠错落,又是在写情,因诗人是“远别秦城”“出商州”,即被贬谪。什么情呢?第四句中的“愁”字是关键字眼,可见诗人的内心忧愁烦乱。2拟人。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远别而呜咽啜泣,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怀乡的愁苦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溪水”“送”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