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794565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课件演示教学(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 学 概 论,第一章 导 论,一、何谓“史学概论”? (1)史学概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原则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就,并应该指出当前史学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白寿彝史学概论绪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2)史学概论是“史学学”的理论部分(王也扬“史学概论”与“史学学”,光明日报1984年10月1日)。,(3)历史科学概论应是概要论述历史科学,也可以说是“历史科学学”(葛懋春、谢本书历史科学概论绪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修订版;葛懋春、项观奇谈谈历史科学的对象与体系,文史哲1885年第2期)。,(5)史学概论努力阐明史学研究过程各个阶段在历史

2、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同特点(姜义华从到,书林1985年地1期),2、历史学概论的基本内容是哪些?,(1)相关的争论A、理论与方法是同一的 ,史学理论就是指唯物史观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展开和所运用的方法 ;B、史学理论应包括历史观和历史认识论两部分 ,而方法论则应分属于历史学的具体学科 ;C、把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作出严格的区别 :历史理论是对客观历史过程的本质概括 ,史学理论则是史学研究中的认识论总结 ;D、学理论应分成由低到高的三个部分 ,即历史过程的理论、历史学本身的理论和历史哲学。,(2)历史学的结构与史学概论的内容,1、从中外史学史的角度看“史学概论”的产生 (1)传统史学的依附经学到近

3、代史学的学科独立 (2)西方中世纪史学的依附神学到近代史学的理性解放,二、“史学概论”的产生与学科地位,2、史学观念的转变与历史学的“范式”革命 (1)史学概论与史学观念的密切关系 (2)历史观与历史学研究的“范式”,三、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研究状况,1、列举民国时期及现在的“史学概论”著述。 (1)20世纪初的有关部这方面的论著较多,有:1901年,梁启超著中国史叙论;1902年梁启超著新史学;1902年,汪荣宝编著史学概论;1903年,候士绾译新史学(日本的浮田和民);1903年,曾鲲化编辑中国历史首篇;1907年吴渊民编译史学通义;1907年,张玉涛翻译史学研究法(日本的坪井九马山)

4、;1907年,吴瑞庭等编新体中国历史叙论;1907年,曹佐熙著史学通论等等。,(2)葛懋春、项观奇:历史科学概论,1983年出版;白寿彝 :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 1 983年出版;田昌武、居建文:历史学概论 ,河南人民出版社 1 984年出版 ;吴泽等主编:史学概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5年出版 ;赵吉惠:史学概论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90年出版 ;姜义华等:史学导论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出版 ;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出版 ;贾东海等:史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2年出版 ;,2、分析各类“史学概论”著作的创见及时代局限,1、学

5、科独立后反思自身的需要 (1)概念、范畴、原理、方法的产生 (2)史学观念的独特性,四、为什么学习史学概论?,五、如何学习史学概论?,1、加强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研究。 2、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科学总结。 3、加强对近年国外有重大影响的史学理论的研究。 4、拓展知识面,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训练。,第二章 历史本质的探讨,一、古代社会对历史本质的探究 1、有关“历史是什么”的论述 2、历史哲学与历史规律、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1)赵吉惠史学概论:“历史,一般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件或过程”。 (2)葛懋春、谢本书历史科学概论:“广义地说,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

6、展史。但是,通常我们并不广义地使用历史这一概念,我们所讲的历史,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 (3)贾东海、郭卿友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认为:“广义地说,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类社会史”,2、古代东西方对历史本质的人本主义认识,3、西方中世纪的“神圣历史”,二、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对历史本质的思考,a、历史事实属于过去 ,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 ,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 b、伽达默尔认

7、为历史是主体与客体相互溶通的现象。因而真正的历史 ,在伽达默尔看来 ,既非客观的 ,也非主观的。他把自己所理解的这种历史叫做“效果历史”(Wirkungs-geschichte)。伽达默尔认为 ,与其说关心世界上的存在物或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不如说关心我们从历史中得到什么。 c、德国历史主义学家特勒耳奇 (Ernst Troeltsch)曾说过 :“正如物理学中一样 ,运动的每一种计算都根据观察者的立场 ,在历史中 ,一切标准也都是不可挽救地被人们所处的和生长的地区所确定”。,三、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以及对历史发展的理解,从人们对“历史”认识的不同阶段和现实生活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含义看。广义

8、上讲,历史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曾给出这样的概括:“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马克思主义也主要关注着人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是一种狭义的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是关于人的历史,正如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费弗尔提出的,“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物和思想的科学”。,恩格斯:“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

9、果,就是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五、后现代与历史学,后现代主义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经过从艺术到建筑,再到语言学、文学和哲学,最后到科学和史学的过程。西方历史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后现代主义。 矛头所向:反对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现代文化,质疑许多自文艺复兴以来视为理所当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信仰和概念。反省现代化所造成的问题。,五月风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兰曾将五月风暴称为“文化解放”,即是说它将由社会、经济问题引起的政治革命转移至文化问题、种族问题、性、妇女问题等。这既是最后一次十九世纪式的社会革命

10、,也是后工业时代的第一次文化革命。作为前者,它继承了十九世纪那种以意识形态为指导的革命模式。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旗帜同时飘扬,人们要求改变生活,摧毁现存制度,颠覆资本主义甚至议会民主,五月风暴时,学生的口号是“将你的欲望当成现实!” 五月风暴特点是抗议一切,但却又不提出任何明确的建议,即是说呼吁人们起来造反但没有将来的指向,一切现存秩序从政权到团体都是它攻击的对象,它的目的就是反对秩序。,后现代思想的价值在于迫使我们严肃反省现代化中的致命弱点。我们不是正在复制这些致命性的作为吗?所谓现代化,就是人类中势力最大的那部分在过去几百年间,继古代和中世纪之后,所作的历史性自我定位。结果是什么?人与自

11、然的关系定位错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的定位错了,人与物和生产发展的关系错了。这些错位,其严重性到了人能否在地球上存活的程度。这些错位据说都溯源于观念的错位,就是笛卡尔设定的那种主客对立的二元论。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没有内在的有意义的关联。人只能靠对象化、物化的方式来对待世界和他人。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构造的科学和体制,也就是现代欧洲文明,恣意作为的结果,造成主客与主体间的大分裂。当然,这是观念解释,是对现实复杂性的大大简单化。但体制的形成,总是某些观念影响了某些有势力的人,通过某些程序或权力运作而来的。实行起来就复杂化了。欧洲文明内部最有思考的人大抵把现代社会的病根推到笛卡尔哲

12、学那里。十九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如齐克果尔、尼采、胡塞尔、舍勒、海德格等,提出种种打破主客对立的思想,但没有确定的结果,而现代方式照样进行。法国的一些思想家对此大概已不耐烦,在六十年代的革命气氛之下,纷纷提出相映成趣的批判性、破坏性的理论。人们早上醒来,已经进入后现代了。然而面临的不是更少,却是更多的困惑。后现代思潮兴起于法国,似乎不是偶然,法国有很强的无政府主义传统。,思想资源:尼采及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文字性质不稳定性的主张;结构主义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对亲属结构的研究;罗兰巴特对文本的重视;福柯对知识和权力之间关系的解析;德里达德解构观念;李欧塔对后现代情景

13、德描述;詹明信对资本主义后期文化德看法。,尼采,他主张对现代性及其一切价值彻底重估、批判和颠覆而为多数后现代主义者奉为先驱。如哈贝马斯认为尼采是后现代性的开端,福柯借鉴尼采的谱系学方法批判现代性,德勒兹将尼采视作反文化的开端,德里达则将尼采当作他者式思维的代表。,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追问存在。他认为,西方哲学由于遗忘了存在天命而进入形而上学的黑夜,形而上学的症结在于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分离,人以主体身份对待世间万物,从而错误地把存在与存在者混同起来,由此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海德格尔试图从本源处来把握存在,即把存在放在主客体尚未分化之前的源始状态上来考察。海德格尔全部哲学就

14、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反思和批判。这一批判内容被现代和后现代诗学继承下来,引发了后现代主义对形而上学和现代性的进一步颠覆。,索绪尔,索绪尔(18571913)是瑞士语言学家,曾任巴黎大学、日内瓦大学教授。早期从事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1907年起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讲稿由其学生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于1916年出版。索绪尔把语言看作社会心理现象。提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区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他的学说对20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建立有重要影响,被称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根据索绪尔的理论,使用中的语言它的价值是由观念与语音的结合产生的

15、,是能指以语音为代表的符号,与所指观念、概念的结合。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语言是由线性原则组合的符号自由地来表达事物的。 因此语言首先有自由联想功能。在人们心中要表达一种事物带给人的交流意愿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中心语词,来表达一种中心观念。人们在争论的时候就会围绕着这个中心观念进行相关的联想。在人们逐渐积累的用词的近缘搭配上和新词的产生规律上就能看出这种自由联想留下的痕迹。 其次,语言还具有线性结构。也就是说语言是组合性质的。因此使用语言的人会根据观念词陈述内容的逻辑关系、历史考证等等作结构关系上的考察。辩论的一方往往会抓住对方用语的一个前提性假设替对方推出对方不想得出的的结论。 再次,

16、语言具有能指和所指的实际运用价值。在没有用能指来标识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思想在混沌的状态下是可以出现许多所指的状态的。就是说,一方面每个人都处在多重的线性时空结构当中,因此每个人在行动中就表现了语言的线性结构,而没有意识到。另一方面,人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线性时空结构,他要用一种语言单位去表达,但是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有差距的。这意味着他所选的语言能指与他感受到的矛盾体验所指之间的距离,对于他所要交流的所指他究竟表达了多少?也许还远未能表达出他的意思。,罗兰巴特,“什么叫体系?体系就是按照一些装配规则、统一性规则、组合规则、转换规则,将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要素联系到一起。”在这一“装配”过程中,装配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能够自圆其说,形式上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比具体表达了什么内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巴特不无调侃地从中看出了某种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特征: “当一种体系装配得很好时,它令我着迷的当然恰好是这种形式的性质:我对体系化的东西的兴趣,对体系的形式的兴趣,常常超过了对其内容的兴趣。” 说到底,体系化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为了自圆其说而体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