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718244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口袋书版研究报告(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口袋书1.0版,经济生活知识体系的构建线索 同学们平时要把构建知识体系作为常规复习方法,请每次复习时自己画一画体系,体系怎么构建请参照以下线索 横向线索:1.逻辑内涵;2.行动主体。 纵向线索:3.三w层次;4.单元线索。 1.经济生活横向线索1: 生产理论(包括所有制、企业、劳动者); 分配理论(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国家分配); 交换理论(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对外贸易); 消费理论(消费与生产、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等。) 2.经济生活横向线索2:根据三类不同经济活动主体来构建。 整体性主体(社会国家政府) 团体性主体(企业、行业、产业) 个体性主体(劳动者、消费者、储蓄者

2、、纳税人、投资者、经营者) 3.经济生活纵向线索:可以按每个知识点的纵向三个层次来归纳: 1.是什么(内涵、外延;内容、形式;性质、构成、类型等); 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作用、功能、必要性、必然性等); 3.怎么办(态度、方针、政策、途径、举措、建议等)。,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经济生活的全部内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决定后面三个环节。 分配: 交换: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神奇的货币: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

3、汇和汇率。,多变的价格: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综合探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第一、对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人们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人们的需求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该商品的互补品需

4、求量会随之减少。 第二、对生产的影响: 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比如当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我可能就要裁员,推动机械化生产。),2、价格变动的影响,3.价值规律(貌似不重要的价值规律,呵呵),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市场形成价格),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格对生活(需求量)和生产(产量)的影响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2.各种企业平等的使用生产要素(正当竞争);企业的兼并或破产(优胜劣汰);劳动者竞争择业(正当竞争);市场调节就业;利率市场化;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农业生产商品化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都是尊重价值规律的表现。 3.

5、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供求、价格、竞争机制配置资源,即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4.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也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为什么) (1)根本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原因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收入的影响。 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收入差距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国家政策、消费环境、商品的性能和质量、居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等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2、为什么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 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万能意

6、义: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本质(是的要求)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消费结构的改善;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能够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如何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 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居民收入。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7、。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加大对市场的监管,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力发展生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消费者该怎么做?,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一句最重要)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生产与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投资理财的选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

8、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商业银行的业务 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融资,1. 怎样发展生产力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第三,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必须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对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第二、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能够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为什么要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要性: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10、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2)怎么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3)为什么要发展公有制经济? 地位: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

11、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其中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 (4)怎么发展公有制经济(怎么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如股份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

12、理体制。 必须推行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5)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怎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第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政策,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上市融资,扶持小

13、型金融机构,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7)为什么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地位: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怎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资

14、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公司如何经营、发展?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重视品牌效应。 通过兼并或强强联合,形成规模化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补充内容) 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和法规,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进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企业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建立跨国公司和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

15、质量的产品。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职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如何促进就业? (重点 ),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途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促进企业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16、 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增强道德意识,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劳动义务;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维护权益,-基础,-依据,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如何判断收入的分配依据,按劳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个人收入分配,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含义及作用,财政收入及影响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政策的内容,税收:特征、种类、依法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1.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