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716591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1观察对比木制工具、石制工具和铁制工具,看看哪一种工具的劳动效益高。 2了解农民有哪些常用的铁制农具。3查一下工具书,弄清生铁、熟铁和钢的区别是什么。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4春秋时期, 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看图答题: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和 的使用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以“牛”“耕”等作为名、字,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时代特征?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进行了变法活动,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2、在秦国的变法。8列举出战国时期主要的变法代表人物。9列表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序号 内容 1 2 3 4 5 610商鞅变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11与世界其他国家对比,说明中国古代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12“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什么情况?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苛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苛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夏商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而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更法 请回答:(1

3、)材料一说明商鞅变法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他的什么思想?二、简答题14说一说已学课文中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答案:第8课1铁制工具劳动效益高。 2锄头、大锹、铲子、镰刀。 3含碳量在24.3的叫生铁,含碳量在0.03一2的叫钢,熟铁含碳量更低。4铁器5铁器牛耕6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耕作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 7富国强兵 商鞅8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秦国商鞅。9. 序号 内容 1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2 奖励生产 3 奖励军功 4 承认土地私有 5 推行县制 6 统一度量衡10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加强,变法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11黑心可锻铸铁,战国时期已有,而美国l826年才发明;白心可锻铸铁,战国时期已有,欧洲人l722年才发明;地中海周围一些地区应用铸铁比我国晚l900多年。 12公作,指贵族役使劳动者在封地田亩中集体耕作;分地,指地主把土地分给个体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3(1)强国利民。 (2)变法思想。 l4石制工具、木制工具青铜工具铜石并用工具铁制工具。-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