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713310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风险管理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主办 第6期(总第85期) 2007年4月6日本 期 目 录l 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l 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l 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与发展化解风险我国将为高校贷款设立预警指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将为高校贷款设立上限额度,设置预警指标,帮助学校化解贷款风险。韩进说,教育部首先要进一步控制高校贷款,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贷款进行审批,在每个学校建立资金模型,对它的收入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监控,据此判定它的贷款上限额度,并设置预警指标。在一定指标之下,学校可以自行决定贷款行为。但超过一定指标就需要审批,超过另外一个限度就

2、禁止其贷款。韩进指出,高校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历史形成的,这几年正在陆续显现。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从客观上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但同时,由于政府在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并未给予相应保障,使资金不足的学校不得不利用银行贷款充实办学条件,满足增加的学生就读需要。为增加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民族素质,从上世纪末中国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从10年前的不足百万人发展到目前的500万人左右;尽管一度出现高校间的合并潮,但全国大学的数量还是从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所。 然而,在学校建设

3、的高峰期过后,高校却面临还贷的巨大压力。负债办学的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审计部门此前公布的1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高校贷款满足了学校的办学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而又保持质量不至于下降,但同时它也使部分学校负担沉重债务。”韩进说:“当然也不排除个别高校在建设过程中追求不必要的高水平。”韩进表示,高校一方面要靠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贷款使用效率,把化解学校的资金风险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考虑,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学校化解贷款风险。据统计,

4、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为280.5万人,比上年增长31.9%。韩进说,教育部自2000年就注意到高校资金的压力问题,近年来强调高等教育发展要从规模转向质量。“高校应该意识到,不光有房子就能够解决问题,不光是把贷款还完就没有问题,还应花更大的力气在科研、交流、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摘自新华网2007.03.27浙江高校教师出现教学事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浙江省日前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按照要求,高校教师在本专科教学业绩中出现严重教学事故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据了解,浙

5、江省高校在进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时,主要围绕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实行等级考核制,并进行比例控制。浙江对高校教师的考核结论分为A、B、C、D和E五个等级,A级比例不得超过20,C级、D级和E级也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其中A、B等级均要求该教师每学年至少主讲一门课程,且教学质量测评优秀、良好,未出现教学事故。浙江省教育厅规定,各高等学校应每年(学年)对在编的具有教师职称系列的教师进行一次年度(学年)的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考核结论作为教师评优、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津贴和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按照要求,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近三年(学年)教

6、学工作业绩考核必须有一年为A,对于科研成果、社会贡献特别突出者,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也须连续为B以上。在最近三年(学年)中,其中二年(学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D者,或最近一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E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在省级各类针对教师开展的评先、评优项目中,在项目实施周期内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必须有一年为A级。 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开展这项工作,旨在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与健全教学评价与激励约束体系,增强教师教学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摘自中国科技大学网站2007.04.04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与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合并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展开,组建了一批多校区大学。从19

7、90年至2005年2月,全国高校合并共418校次,涉及1056所,占高校总数50%以上。多校区办学拓展了办学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但是也给高校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新问题。多校区大学的特征与单校区大学概念相对应,多校区大学指具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但只有一个统一名称、一个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大学。与单校区大学相对,多校区大学具有四“多”四“化”的特点:一是校区多,地区空间分散化。这些校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相隔一定距离。另外,大多数高校的老校区位于市区,由于城市建设等原因,周边建设用地紧张,无法在附近扩展,择地新建校区势所必然。二是学科多,学科发展综合化。多校区

8、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使学科更加综合。因此,大学多校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为了追求学科综合去扩展办学空间,而不是相反。三是校园文化多样,管理复杂化。合并之前的各所高校一般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形成了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多种校园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并存和文化上的差别是难以在短时间克服的,因而使得合并后大学的管理更加复杂。四是人员多,办学规模扩大化。这是最明显的一点,无论是教职工人数,还是学生的数量,多校区大学都会比单一校区有大幅度增加,办学规模急剧增大。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多校区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模式主要涉及的是大学管理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其中又以美国

9、加州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为代表。美国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采用的是事业部型管理模式。内部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和系所四层框架,学校重大事件决策由总校进行,日常管理各个分校相对独立,实现了大学决策层委员会化和委员会组成的多元化,运用“集中决策、分权管理”的分权方式,既便于保证战略决策的正确,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各单位积极性。日本东京大学共有三个校区组成,一个主校区设立学校的绝大部分机构,并且是研究生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另外一个校区是基础教学部,主要以基础教学为特色,承担中、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教学任务。还有一个校区主要进行应用型科研,在科学研究

10、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三个校区定位各具特色,合理互补,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序运行。在国内,目前比较常见的多校区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集权式管理模式。即在核心校区(主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由核心校区统一安排,形成核心校区、分校区、学院和系有机协调的局面。其优势是各级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不利之处是各校区因地域较远,易导致配合不协调、效率不高的管理困难。分权式管理模式。即在核心校区的统一协调下,各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其优势是各学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利于学科特色的发挥;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教学资源

11、的浪费,一些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受到限制。条块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这是前述两种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了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管理,提高了各校区的积极性,有利于盘活资源。但另一方面也因重复建设、交通和通信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同时协调难度较大,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多校区大学的发展思考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高校多校区的形成不仅扩大了办学的规模,从而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为组建合理的、先进的、科学的学科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也在资源共享、学科建设布局、校园文化建设、校区定位与功能、微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挑战。要应对多校区大学建设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克服负面效应,应该坚持

12、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循序渐进原则。多校区大学的发展中要按照大学学科建设的逻辑系统和师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得多校区大学从合并到融合,从行政到学术到文化认同不断深化。因而,必须加强统筹兼顾,积极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协调处理好老校区与新校区、核心校区(主校区)与分校区等各种关系,增强合力,在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培养层次、学科拓展等方面逐步推进。第二,发展原则。发展是硬道理,多校区大学建设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应该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多校区建设要遵循学校总体的战略规划,既要考虑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布局的充分利用,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急于求成,一切举措都应以有利于各校区和谐协调发展为

13、准,实现人文关系、师生关系、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第三,效益原则。多校区大学建设必须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充分提高各校区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充分利用办学空间和资源。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机构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信息资源、师资队伍共享和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的提高。第四,以人为本,因校制宜原则。学校在多校区大学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原则。比如针对新校区成员对学校的认同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使各校区成员逐渐形成对大学的归属感,也可以通过置换、租赁和开发等形式变多区为一区,或实现一主多辅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问题。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更要因校制宜,充分考虑各校区空间地理位置、办学历史、职能定位、管理效率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管理模式,并注意随着校区的融合程度、学科的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管理模式,以有利于学科、学校的发展。第五,法制化、规范化原则。法制化、规范化改革应是多校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实施依法治校,有利于理顺学校多校区之间内部关系,平衡各方面利益诉求;有利于化解多校区大学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多校区办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是保证学校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关键。摘自光明网2007.04.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