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9711061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40页](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修改了课程标准的结构 二、明确了历史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三、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五、更新了课程内容 六、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 七、丰富了实施建议,一、修改了课程标准的结构,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一、修改了课程标准的结构,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

2、要社会功能。 同时,还指出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二、明确了历史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部分,突出强调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形成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树立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

3、和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三、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实验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其中必修课程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历史()着重反映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专题。 具体设置如下:,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实验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4、准内容标准,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历史()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5、主义的曲折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8.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 1.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6.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类型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有选择性的课程。其特点有二: 第一,进

6、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全修全考; 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第二,合理确定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 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具体设置如下:,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四、改变了高中历史课程结构,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7、(一)必修课程 24个专题,早期中华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晚期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全球联系的建立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

8、的诞生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 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义趋势,(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6+6+7个专题,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体制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法律与教化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货币与税收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战争与文化碰撞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信息革命与人类

9、文化共享,(三)选修课程 7+7个专题,模块1 史学入门 历史与历史学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史学的优秀传统 读史常识举要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综合探究: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 模块2 史料研读 史料及搜索、运用史料的原则和方法 文献史料研读 实物史料研读 口述史料研读 图像史料研读 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数字资源的利用,(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由专题史变为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史实的选择也有所增删,具体变化如下:,五、更新了课程内容,1、中国古代史 (1)增加了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的起源、私有制等。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更加具体化

10、,战国时期的变法由选修变必修。 (3)增加汉朝开疆拓土、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4)增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5)增加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议、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增加了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及南海诸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除增加这些内容外,还格外侧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五、更新了课程内容,2、中国近代史 (1)实验版太平天国运动和维新思想有单独成课,2017版没有。 (2)增加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北洋军阀的统

11、治及思想。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017版具体展开介绍。 (4)抗日战争由七年抗战变为十四年抗战。 (5)在2017年版本中没有看出对该时期经济的描述痕迹。 中国近代史除了以上变化外,还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用、国共合作。,五、更新了课程内容,3、中国现代史 (1)增加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增加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等。 中国近代史除以上变化外,还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用、国共合作。,五、更新了课程内容,4、世界古代史 (1)新增早期人类的产生、各文明古国及古代各大帝国相关内容。 (2)增加了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

12、、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五、更新了课程内容,5、世界近代史 (1)新航路的开辟从关注史实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变为从全球史观来看待新航路。 (2)删减了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增加了对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实验版侧重人文主义的发展,2017年版侧重与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5)共产党宣言增加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及革命实践。 (6)无巴黎公社运动。 (7)增加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的独立运动。 (8)没有该时期的文化科学成就。,五、更新了课程内容,6、世界现代史 (1)世界大战由选修变为必修。 (2)

13、增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主运动。 (3)从2017年版中没有看到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经济建设等及文化科技成就。 必修课程的教学活动建议从只有一句话概括变成了举完整的例子,更具参考性和实用性。,五、更新了课程内容,(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政治体制:与实验版必修1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基本相同。 (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必修1相同,新增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3)法律与教化:新增加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西方法律制度的发

14、展及宗教伦理对其的影响。,五、更新了课程内容,(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增加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国家法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必修变为选择性必修。 (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增加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组织,社会救济和优抚措施。西方主要国家基层管理。 (6)增加中外历史上货币、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及关税、个人所得税。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由必修变为选择性必修。,五、更新了课程内容,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 (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增加了由古至今人类对食物的获得、利用、保存及交流等。 (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内容与实验版

15、必修2一样。 (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内容与实验版必修2一样。 (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增加了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问题。 (5)交通和社会变迁:增加了古代交通运输。新航路开辟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20世纪交通运输由必修变为选择性必修。 (6)医疗与公共卫生:新增了古代医学及疾病、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五、更新了课程内容,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内容与实验版必修3一样。 (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增加了世界各地的文化。 (3)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增加了世界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 (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增加了商路的开辟及商业

16、与文化的关系。 (5)战争与文化碰撞:增加了战争与文化的关系。 (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增内容。 (7)信息革命与文化共享:新增内容。,五、更新了课程内容,(三)选修课程 实验版选修课程是专题史,属于具体历史史实的教学。 2017版的选修课程内容则是史观和历史学习方法,都是新增内容。,五、更新了课程内容,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提出了学业质量要求标准。 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改变了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更加关注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学业质量要求的提出也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六、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说明: 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二是全体学生经过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后必须达到的水平。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后,予以毕业,不排除学生可达到水平三或水平四。 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三-四是学生在必修课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