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681819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女性主义中的男性权益及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第一次听到“女性主义”这个词汇,是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大会为女权运动做演讲的时候。当时,我的初衷只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以及不愿意错过我女神的精彩演说。但看完演说视频后,“女性主义”引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当时,演说视频的标题是“艾玛沃特森he for she演讲”,视频开始前,我以为这是一次纯粹的为争取女性权益的演说,毕竟,单从组织的名称“he for she”上看,“she”是落脚点。然而,艾玛的演讲让我意识到自己所理解的片面性。在演讲中,她如是说“随着我谈论女性主义越多,我越发现,争取女性权益太容易被当作是憎恨男人的同义词。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我

2、确实知道的,那就是,这样的误解必须停止。” 的确,女性主义从字面上看强调的是女权,但正确的女性主义不是片面地强调女性的权益而忽视男性的权益。女性主义并不是把女性置于一个比男性更高的地位,理性客观的女性主义宣扬的是男女平等,它相信男性和女性拥有平等权利的机会,它是性别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的理论。如今网络等多媒体的发达使得愈来愈多的女性得以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言论,得以控诉自己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为维护女性的权益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不可否认,关于女性主义的许多演说中更多的是讲述女性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但是,我很幸运可以出生在一个相对进步的社会和时代,我的家庭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我

3、也没有因女性身份而被剥夺受教育或是追求理想的权利,而我目前所处的环境也并没有歧视女性的现象存在,唯一所需要的担心的“因性别所带来的不平等对待”是毕业后可能存在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但这也还未发生在我身上,因此目前我还没有因为女性身份受到过不公正对待,所以如果要继续讲述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我觉得应该会和网络上的众多女性主义者的文章和演说一般。因此,我更想换个角度,说一说女权主义中所提到的男性应有的权益。“我看到,年轻男性因为害怕自己显得不够男子汉大丈夫,从而在承受心理困扰时窘于寻求帮助事实上,在英国,自杀已经是20-49岁男性的第一死亡原因,比交通事故、癌症和冠心病造成的死亡都多。我看到,

4、男人因为对男性成功的扭曲理解而感到脆弱和不安全”,出自艾玛的演讲。“我的观念是男性也一样需要作为男性角色被欣赏,不止该以事业成功评判,做一个好父亲、好情人、好丈夫是更重要的”,作家周国平如是说。而曾经也有异性朋友和我说过:你可以不用这么努力的,你毕业之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就可以了。但是我需要考虑到更多,有来自爸妈的期待,还有社会的压力等等。言语间,也能感受到他的无奈。现有的社会根据性别划分的分工模式让大部分男性无论是否适合是否愿意,都必须承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的压力。研究数据显示,男性的人均寿命小于女性,男性几乎在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男性在大部分死因上都高于女性,男性在几乎所有的由行

5、为导致的死亡和可避免死亡分类上都高于女性。而这些与男女生理基础无关的死亡占据了所有死亡的大约36.2%。这说明,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并不是因为生理的原因。前文提到的“在英国,自杀已经是20-49岁男性的第一死亡原因”,同样有数据显示,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近四倍,且男性自杀成功率也远高于女性,因为他们更可能使用比较暴力和直接的自杀方式。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心理方面的压力了。当前中国社会,历史原因遗留的一些思想已固化至人们脑海里,如男性被要求比女性挣更多的钱,男性应为家里的各种大事做决定和负责任等等。这不仅限制了女性的发挥,也为男性带来了过大的压力。就以家庭为例,由男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家里的事宜

6、由男女分担或合作做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男性不必以“男人就该多干点”而不断要求自己,女性也不应以“男人就该多干点”而将大小事宜都交给丈夫处理。我觉得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应是夫妻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里的大事难事由夫妻双方共同商讨决定并合力完成。男性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家庭,还来自许多方面,然而,压力的产生并不会直接造成自杀这一严重的后果,这些压力的累积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社会对于男性的定义多强调坚强、沉稳、独立,男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教育“不准哭”的次数一定是多于女性的,而“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要稳重、藏得住”这些男性气概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男性在受到挫折或面临问题时向外界

7、求助,他们更不愿意和善于表达自己,因此压力无法排解、抑郁也难以纾缓,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便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使人崩溃。很多男性也许会反问,如果不是现在的婚嫁多要求男性有车有房,不是女方的各种要求,他们的压力也不一定会这么大。觉得女性主义强调了女性的权利却不讲义务,仗着自己是女人就理所应当的享受男性的照顾和各种优待特权,这是完全错误的,“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思想恰恰是女性主义最反对的。女性主义希望营造的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人不需要永远坚强好胜,不需要掩饰自己的情绪,不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工作和责任,不需要被迫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男性可以大胆地寻求各种帮助,可以有软肋也可以放下铠甲。并没有

8、“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分,只有适合你的或不适合你的气质。用艾玛沃特森的演讲词总结即是: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敏感;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强壮是时候把性别理解成光谱,而不是南辕北辙的两派。如果我们不再把对方定义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把对方定义为我们的一员我们都会更加自由。这就是“he for she”运动所倡导的。这就是自由。可以见得,女性主义并不只是女人的事,同样也与男人息息相关。说到男女平等这个话题,不能否定的是男女之间切实存在的不同。我们的荷尔蒙不同,性器官不同,生理功能也不同,男人有雄性激素,一般来说比女人强壮,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扛的东西更多,这些都是我们没法改变的。男女平等也并不是消灭男女的

9、差异,恰恰这些差异是需要被认可和尊重的,但如今中国社会还普遍存在因性别差异导致的就业歧视问题。女性因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即是生育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讲,在女性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即是生育期和哺乳期。而由于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这也仅是导致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历史遗留观念、大部分男女体力上的差异等等,也是导致歧视的原因。从企业角度考虑,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但这种以牺牲男女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并不是社会的文

10、明与进步。当前社会环境下,要靠企业自身的政策改变来减少性别歧视问题是十分困难的,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反就业性别歧视方面采取的方法,如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因为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均是由用人单位来承担。这一措施应能减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女性生育哺乳期的企业经济损失的顾虑,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法律手段的采取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即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首先,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其次,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法律条文的制定是一方面,实施的严格性却也是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监督的。尽管女权运动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和男性站出来为男女平等发声,但不得不承认长久的男权思想在社会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甚至男权思维的内化程度也是较深的,因而想要实现男女平等,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的思想矛盾需要梳理、还必须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姓名:胡燕 学号:0103120725 日期:2015.1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