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673844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7月20日).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教材分析报告教材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名称: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分析报告 二教材分析目的:了解教科书的内容、优点与局限、提出教材使用建议。 三教材分析内容:人教版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析与评价。 四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 五教材分析过程及结论: (1)总体分析: 这套教科书并没有一味追求内容和样式的“新”、“奇”、“特”,而是在坚持“守正” 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出新”:这是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特色。 “守正”,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 规律, 注意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 中学语文课程和

2、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面。 在这套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中, 没有全盘推翻以往的教材体例,也没有轻易改变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特别注意 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难度, 从而使整套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 了教科书体例的大体稳定和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衔接过渡。 “出新”,一是从整体面貌看,这套教材贯彻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 的主要精神,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的基本理念, 突出了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二 是从教学角度看,这套教科书注意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在 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不拘一格、新颖活泼

3、,并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 开发余地,以满足不同学校使用的实际需要。三是从学生角度看,这套教科书努 力适应新时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灵 活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模块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 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1.阅读鉴赏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后面还有“扩展阅 读”和“名著导读”,这就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 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为避免分量过重,“扩展阅读”部分单独成册,

4、供学生 在课外选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每册的“阅读鉴赏”部分都安排了四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 另外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每个单元都有四篇精读 和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部分作课堂教学文选,其余的指导学生课外 阅读。 必修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单元安排见“表 1”。 表 1:“阅读鉴赏”内容安排表: 单元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一 品 味 与 情感与意象 (中外诗歌) 情趣与理趣 (中外抒情 散文) 人物与环境 (小说一) 性格与冲突 (中外戏剧) 情节与语言 (小说二) 学 海 无 涯 2 二 赏 析 写景

5、与抒情 (古代写景 散文) 含英咀华 (诗 经、 楚辞、 汉 魏六朝诗歌) 感受与共鸣 (唐宋诗) 情思与意境 (词曲) 披文入情 (古 代抒情散文) 三 思 考 与 领 悟 品人与品文 (中外记叙 散文) 提要钩玄 (古 代叙事散文) 质疑解难 (古 代议论散文) 理清思路 (社 会科学论文、 随笔) 融会贯通 (文 艺学论文) 四 沟 通 与 运 用 博观约取(新 闻、报告文 学) 对话与交流 (演讲) 启迪与想像 (科普、科 幻) 知人论世 (古 代传记) 概括与归纳 (自然科学 论文) 2.表达交流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 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教

6、学内容实际上有三个子系统:首先是集中独立的“写作” 专题,每册共安排了 4 个专题,5 册共 20 个专题;第二个系统是与阅读整合在 一起, 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也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 写一些读书笔记, 强调读写结合;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安排了一些带有综合性、 研究性的写作练习。这样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考,同时引起学 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独立安排的写作专题的特点是:第一,过去的写作教材往往只着眼于写法,容易 导致纯技术性训练。这套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 也就是每一个专题开头都先提出“写什么”的问题,接着对“写什么”进行具

7、体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带出“怎么写”,在写法上加以点拨。最后在这个“写什么”的范围 之内,设计若干个参考题目,让学生练习(可以选做) 。第二,“写什么”“怎么写” 与“参考题目”三者密切结合,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3. 在解决“写什么”的基础上谈“怎么写”,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 规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修教材中“写作”专题的具体安排见“表 2”。 表 2:“写作”专题安排表 册次 单元 专题 第一册 一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二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三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现个性 四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第二册 一 直面挫折

8、-学习描写 二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三 园丁颂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四 想像世界-学习虚构 第三册 一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三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四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学 海 无 涯 3 第四册 一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二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三 确立自信-学习反驳 四 善于思辩-学习辩证分析 第五册 一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二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三 锤炼语言-学习写得有文采 四 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教科书中关于“口语交际”也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结合“阅读鉴赏”部分的课文学 习,安排相关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朗

9、读、背诵、复述、讨论等;二是在“梳理探 究”中的专题实践活动中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三是每册设计四个专门的口 语交际单元,分别是:朗诵、演讲、讨论、辩论和访谈。活动的设计强调具体情 景的设置,少讲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必修教材中“口语交际” 专题的具体安排见“表 3”。 表 3:“口语交际”专题安排表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朗诵 演讲 讨论 辩论 访谈 3.梳理探究梳理探究 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 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 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 上的巩固和整合;有的属于专题研究,重在引

10、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 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 地区、 不同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 必修教材中“梳理探究”部分的具体安排见“表 4”。 表 4:“梳理探究”专题安排表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优美的汉字 成语:中华文 化的缩微景观 交际中的语言 运用 逻辑和语文学 习 文言词语和句 式 奇妙的对联 修辞无处不在 文学作品的个 性化解读 走近文学大师 古代文化常识 新词新语与流 行文化 姓氏源流与文 化寻根 语文学习的自 我评价 影视文化 有趣的语言翻 译 (4)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11、,这套教科书还安排了“名著导读” 栏目。每册教科书介绍两部名著,以中外文学名家名著为主,其中部分与学过的 课文内容衔接。 “名著导读”分为“背景介绍”、 “作品分析”和“思考与探究”三部分, 主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 惯。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部分的具体安排见“表 5”。 表 5:“名著导读”专题安排表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论语 三国演义 家 莎士比亚戏剧 红楼梦 大卫.科波菲巴黎圣母高老头 谈美 堂吉诃德 学 海 无 涯 4 尔 院 (3)结论与评价: 1.体例体例“模块化模块化 ” “模块化”是指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拘泥

12、于通常采用的“文体系列”或“表达形 式”的纯文学性概念角度, 也避免陷入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或“人文专题”的泛语 文化编排倾向,而是注意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几方面基本要素构建模块 化的教学系统。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如 每册中均包含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同时每一 部分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如“阅读鉴赏”安排了不同类型的文选,又分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表达交流”分成不同专题,再包括相关内容单元,从而适应教学安 排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聚零为整”,在教学以及学生自己学习中,各个不同模块 可以灵活组合。例如在“阅读鉴赏”部分

13、学习“情节与语言(中外小说)”文选系列 时,就可以结合学习“表达交流”部分中的“语言表达(深刻、丰富、有文采、新 颖)”专题,同时结合学习“梳理探究”部分中“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 大师”等内容,从而让学生举三反一,收到学习训练的体验与认识反复归拢、提 升的效果。 2.突出突出“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 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的地位, 并在多种教学目标实施的设计中细腻地体现浸 润式学习的理路,是这套教科书的又一特色。 整个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 个方向,但其中“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 感态度和价值

14、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 “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包括:鉴赏的过程和方法,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应用的 过程和方法,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几个方面的反复训练去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领悟力,以及应用、梳理和探究 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陶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写体例分析教材编写体例分析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名著导读 教材类型 文选型 专题型 专题型 专题型 教材内容 见表 1 见表 2、表 3 见表 4 见表 5 教材形式 图文结合 文字 图文结合 文字 教材取向 知识取向、情 意取向、审美 取向、思维取 向、技能取向 技能取向,思 维取向 知识取向、技 能取向、思维 取向 知识取向 教学目的 品味赏析、积 累经典文学知 识、 读音辩字、 思考领悟、沟 通运用。 锻炼写作与口 头交流、表情 达意的能力。 巩固整合知 识,思考探究 问题,学会创 新和将知识运 用到实际的能 力 阅读经典文学 作品,形成良 好阅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