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611395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36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代码46683660-0项目编号JS201003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请批复)所属省份: 江苏省 主管部门: 丰县教育局 举 办 者: 丰县人民政府 编制人员: 谢心鹏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0516-89280599 手机号码 13905228579 电子邮箱 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2011年2月16日制 作 说 明本文档内容传达至省级教育等有关部门,供其指导本地区项目学校编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时参考,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

2、设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的编制提供基础。各项目学校制定提交的实施方案作为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审定和批复各项目学校建设资金预算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项目学校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本文档内容包括了制作提纲框架,内容由省级部门指导项目学校填写。有关部门和专家将对实施方案的制作要求作出说明。同时,各项目学校要制定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作为本校实施方案的附件。目 录序 言1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1一、建设背景1二、建设基础3第二部分 建设思路与目标6一、主要问题6二、指导思想6三、基本思路7四、建设目标7(一)总体目标7(二)具体目标

3、8(三)预期效益10第三部分 重点建设内容14一、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14(一)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计划14(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计划53(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计划69二、其它特色项目建设计划108(一)食用菌推广中心项目建设计划108(二)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装置研发基地项目建设计划133第四部分 主要保障措施145一、机构设立145二、保障机制148三、过程管理149四、经费保障151第五部分 经费预算152一、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152二、分年度经费预算安排汇总表153三、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分项目分年度经费预算明细表154四、非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分项目分年度经费预算明细表155第六部

4、分 实施步骤 156附 件:1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1582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163序 言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 20109号)、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0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34号)文件的精神,为更好地适应丰县农业大县、机械铸造大县、电动车生产大县、农产品加工大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结合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丰县崛起实施计划、丰县和学校“十二五”发

5、展规划,制订本建设方案。方案包括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重点建设内容、主要保障措施、经费预算和实施步骤六个部分。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原名江苏省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0年4月更名。学校创办于1989年,现已成为一所融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开发、职业资格鉴定、科技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目前学校由三个校区组成:东校区、西校区和果园校区,三个校区共占地320余亩,建筑面积为12.2万多平方米,在校生5648人,教职工322人,其中专任教师297人,硕士研究生22人,高级职称教师80人,“双师型”教师152人。一、建设背景(一)丰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在

6、腾飞的临界点,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丰县地处江苏最西北部,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汇处,是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地。目前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辖14个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114.57万,其中城镇人口31.22万,农村人口83.35万。“十一五”以来,丰县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振兴苏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突出富民强县主题,加快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又上了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2009年完成120.2亿元,2010年实现1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6.8%,2009年完成9.02亿元,增长71

7、.2%,2010年达到12亿元,增长33%,连续五年获得省财政收入增收贡献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11870元、7200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和1.8倍,年均分别增长13%以上。“十一五”期间,丰县加快了新型工业化推进速度。2010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47亿元、销售收入130亿元、增加值37.5亿元。规模企业295个,工业用电量3.5亿度,分别是“十五”末的4.8倍、4.6倍、5.2倍、2.5倍和2.1倍。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20家、超500万元企业44家。作为新兴产业的煤盐化工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李堂煤矿正式投产,实现税费过亿元。建滔能源一期年产110

8、万吨焦炭项目试运行。丰成盐化工一期年产60万吨联碱项目基本建成。瑞丰盐业产能由9.5万吨增加到35万吨。电动车产业迅速壮大,已成为丰县的支柱产业。电动三轮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到200余家,年生产能力突破30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建成江苏省轻型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丰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动三轮车生产研发基地、配件集散地和省电动专用车特色产业基地、电动车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机械制造业层次提升。建成机械铸造园,胜海铸造、冠华机械制造、吉祥鸟铸造等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由铁艺加工向工程机械配套件、机床附件等转变,产业增值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效农业面积213

9、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52万亩,食用菌产业发展到400万平方米,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重点建设了1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增长30.4%,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36家。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丰县的特色产业高效果蔬种植和加工业也随之提档升级。安德利、林家铺子果品年加工能力达到60余万吨,产品达到了系列化。君乐宝乳业已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跻身省乳品企业前三强。佳合食品、六和食品等企业日加工肉鸭20万只,鸭业产值突破30亿元。2011年,我县将全面落实徐州市委、市政府制订的“丰县崛起行动计划”,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突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

10、大主题,狠抓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三大重点,倾力打造实力丰县、宜居丰县和创业丰县,“丰县崛起行动计划”的扎实推进,将使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成苏鲁豫皖边界中等城市、江苏盐煤化工生产基地、电动三轮车基地、苏北重要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汉文化生态旅游基地。(二)全县职业学校已完成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为职业教育的集约式、集团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十一五期间,我县以“大丰县,大职教”的理念为引领,打破各种隶属关系、行业、区域和所有制不同等体制性障碍,对境内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并予以统筹整合。运用行政和市场化手段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职业学校采取联合、合并、

11、划转和置换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资源整合,对涉及劳动、农业、卫生、经委等部门的政府职教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先后将丰县广播电视大学、丰县化工学校、丰县果园职中、丰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丰县卫校、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等6所职校合并、划转到丰县中等专业学校,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资源分散的现状,丰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已初步显示了职业教育的集聚优势和“酵母效应”。(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学校抓住各种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这一主线,科学把握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坚持“立足长线、校企合作、搞活短训、多头并举、提高内涵”这一办学

12、思路,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辐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不断提升办学基础能力,拓展服务社会功能,依托行业企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批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成果,凝炼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极大的增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在苏北地区乃至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课改革实验学校”,具有五个省级示范专业和两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二、建设基础(一)实训基地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学校把先进的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彰显特色的突破口。学校多方筹措资金,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理念先进;重在应用,动态建设;硬件过硬,软件做优”的原则,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拥有数控、电子电工、计算机、现代农业等15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备总值达到3200余万元,其中数控技术、现代农业两个实训基地为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已形成了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学生素质综合训练中心,并向社会开放。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86个。(二)课程改革已步入全省先进行列学校按照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在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