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572697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铁火灾事故救人行动对策初探摘要:本文针对地铁火灾事故处置,通过分析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人命救助难点分析、消防员救人能力分析,就救人行动对策运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关键词:地铁 火灾事故 救人行动 对策距今140年前的1月10日(1863年),人类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而我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的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根据长远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将由4条市域快线、7条地铁线、5条轻轨线组成,轨道交通总长度将达766公里。地铁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历史告戒我们,近二十年来,国外发生的地铁火灾事故,都以其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以深

2、刻警示。对此,消防部队在处置地铁火灾事故中如何有效实施人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一、影响乘客安全逃生客观因素分析地铁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等因素,地铁突发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一)客流量大上海已建成运营的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明珠线,全长65公里,日均客流总量为100万人次,其中,地铁人民广场站日均客流量25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达45万余人次。北京地铁线总长41.6公里,日均客流总量125万人次,地铁的满载率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莫斯科地铁线总长23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客运

3、量达每天800万人次,高居世界首位。在地铁突发火灾事故情况下,这么大的客流量,组织有序疏散很难,若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难度更大。(二)逃生条件差1、垂直高度深。世界上仅考虑商业运营的地铁,一般建在地下15米左右,如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垂直深度为地下7至25米。考虑商业和战备兼顾的地铁,则一般建在深达3070米左右的地下,如日本东京都营大江户地铁线,其中六本木车站共七层,深入地下达42.3米,光台阶就有200多级。突发火灾事故后,乘客从站台及站厅层仅凭体力往地面逃生,既耗时,又耗力,再加上不安全因素,安全逃生的把握性不大,对老弱病残的乘客而言,更是凶多吉少。2、逃生途经少。地铁

4、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供乘客安全逃生途经的单一性。除安全疏散通道外,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及楼梯,另有检票闸机等障碍物挡道,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列车若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乘客逃生的唯一通道是列车首尾一扇宽度仅为80cm的直通式紧急疏散门,其后果可想而知。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发生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起火事故,造成558人死亡、269人受伤。3、逃生距离长。以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为例,该站共有12个出入口,其中5个直通地面,7个通道连通地下商场(4个通道设有中间防火卷帘)。12条疏散通道中有10条距离在

5、100米以上,最远路线的距离达260米。一旦突发火灾事故,乘客往往习惯性从平常行走相对熟悉的路线或盲目跟随他人逃生,这对选择较长路线逃生的乘客来说,被困受害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三)允许逃生时间短针对地铁火灾事故,日本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日本地铁的车厢虽被确认具有不易燃烧性(与上海相似),但起火后,快则1分半钟,慢则8分钟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至5分钟内,车厢内烟雾弥漫就无法看清楚逃生出口,相邻的车厢在5至10分钟内也会出现相同情形。试验证明,允许乘客逃生只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车内乘客的衣物一旦引燃,火势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允许逃生的时间则更短。(四)纵火事件防范难地铁纵火事件

6、突发性强,在没有事故前兆的情况下,乘客很难引起警觉,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直接烧死或窒息死亡的可能性也就增大,这类事故发生后,找不到遇难者尸体比较常见。如1995年美国纽约一位美林证券职员在地铁站内纵火,造成大约50人伤亡。又如韩国大邱发生的恶性地铁纵火事件中,289人失踪,就是这个原因。(五)乘客逃生意识差异大地铁站台(厅)或列车内突发火灾事故后,险恶的灾害环境,使乘客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这对逃生意识较强、通道较熟悉的乘客来说,还能冷静判断险情,相对准确的采取自救措施,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也就较大。但就自救意识较差的乘客而言,从众是多数人的选择,争先恐后拥向出口处时,被踩、挤、压倒地后,易导致群

7、死群伤。另外,因恐惧迷失方向后,易导致被困直接致伤或致死。二、救人行动难点分析突发地铁火灾事故情况下,受事故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乘客聚拢性的影响,有效实施救人行动的难度很大。(一)有毒烟气的影响地铁通风条件差,浓烟及热量难散发,火灾可以使整个地铁站台及站厅层在短时间内被浓烟和高温笼罩。受其影响,能见度大大降低,使消防人员在实施人命救助中,加大了搜寻遇险乘客和自身防护两方面难度。1983年8月16日,日本名古屋地下街地铁站因变电所起火后,浓烟滚滚,在救火过程中3名消防队员牺牲,3名救援队员受伤。今年韩国大邱“2.18”地铁纵火事件中,也因浓烟和高温的影响,使救援工作一度陷入被动。(二)营救

8、线路的影响消防人员想要进入地铁站内实施救援,无其它捷径,只能从乘客逃生方向的通道逆向进入,这样一来,消防人员势必与逃生群体发生冲撞,人命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发生后,救援行动曾一度受阻,营救线路单一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三)通信不畅的影响火灾可能烧损地铁内部的有线或无线通讯设施,造成通信中断,导致进入地下的救援人员与地面失去联系,只能各自为阵,最终造成地面救援指挥部不能全面掌握灾害信息,不能纵观全局,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针对性决策和战术调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中,救援行动展开22分钟后,地面与地下救援人员就失去联系,整个救援行动随即转向被动,当局估计,可能就是供

9、消防联络的通讯电缆已烧断。(四)救助装备的影响针对地铁火灾事故,就是发达国家,目前也还没有配备什么特别高效的装备,尤其是排烟、照明等方面的装备。以上海消防部队为例,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发生后,我局随即为21个地铁沿线消防中队配置了价值达1200万(人民币)专门用于处置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种装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专用于人命救助及辅助救人的装备还是相对匮乏。(五)其它影响影响消防实施有效人命救助的因素有很多。另外如:一是受地铁火灾事故特定环境的影响,消防人员救人往返既化时间,又耗体力(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中,4名消防员抬1名乘客,每次救人往返耗时近20分钟)。二是受地铁火灾事故险恶环境的影

10、响,消防人员展开救人行动时心理、生理承受压力很大。等等。三、救人行动对策(一)救助对象的界定地铁火灾事故处置中,救援人员对以下对象应积极实施人命救助行动。1、烧伤、灼伤的乘客;2、烟气窒息或中毒昏迷的乘客;3、踩伤、挤伤后失去逃生能力的乘客;4、身处险境无法自救逃生的乘客;5、迷失方向后被困的乘客;6、老弱病残无自救能力的乘客等。(二)目标位置的界定1、地铁站内所有充烟区域(包括地铁站台、站厅层以及与地铁站相连的商业网点等部位);2、燃烧部位边缘;3、狭小空间(包括车厢内、设备房、辅助用房、卫生间等部位);4、狭小通道(包括闸机口、疏散楼梯口、自动扶梯口、通道尽头等位置);5、伴随有次生灾害时

11、,应以事故点为中心,按灾害波及的范围,确定人命伤害的半径。(三)梯队救人的实施第一梯队(最先到场的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分若干小组(侦察小组),每组3人左右,深入地铁站台及站厅层搜寻遇险或被困乘客。发现救助目标后,对受伤待救乘客进行判断识别,初步确认每位伤者的受害程度,并对每位伤者使用对应的专用标识牌做好识别标记。即可用黑、红、黄、蓝、白布条(或其它材料)来区分死亡、烧伤、潜在伤、复合伤和窒息(中毒)等不同情况。第二梯队(首批增援的救援人员)按标识牌的颜色进行分类处置,即组织担架分队,利用担架或徒手将受害乘客输转至地面临时救护站点。第三梯队(随后到场的其他救援人员)根据救援现场实际需要,一是可以作

12、为搜救被困乘客的预备梯队;二是可以直接参与输转受害乘客;三是在输转路线较长的情况下,可以与第二梯队形成接力输转(输转路线较长时,救援人员从站台直接将受害乘客抬至地面,消耗体力过大,更不可能实施连续救人)。(四)现场急救措施地铁火灾产生大量的浓烟、高温以及有毒气体,乘客受到的伤害主要表现为烟气窒息(中毒),或直接烧伤。1、对因烟气窒息或中毒的乘客,救援人员应及时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尽可能为窒息者赢得抢救时间。2、及时调集医疗救护力量到场,设立医疗救护站点,对烧伤、灼伤、踩伤、挤伤、窒息(中毒)等受害者实施专业急救。1991年瑞士苏黎士地铁总站地铁列车相撞火灾事故中,除消防人员之外,

13、还有十几名医生、30多名救护人员、16辆救护车和两架救护直升机参加了救援工作。火灾中虽有58人受重伤,但由于有效采取现场急救措施,使事故对乘客的伤害降到了最低点。3、掌握事故周边医院的地址、床位及医疗特色等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将受害者输送往对应医院进一步接受治疗。(五)辅助对策采取必要的辅助手段,能有效控制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并赢得人命救助时间,提高救人行动成功率,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人命伤害的目的。1、现场询情。询问地铁站内工作人员或知情者,掌握灾情的发展趋势以及遇险乘客的目标位置,为救人行动确定初步依据。2、实施警戒。科学界定危险区域,严格控制人员进出警戒现场,便于人命救助行动的开展,避免受

14、害群体的扩大。3、启动地铁内部抗灾系统。启动通排风系统,驱散浓烟,改善火灾现场的能见度;利用消火栓系统,实施快速出水灭火等等。以改善灾害现场环境,为人命救助行动提供方便。4、即时评估。成立相关专家组,对事故现场可能造成人命危害因素进行科学评估,提出合理性建议,为现场指挥部提供人命救助决策服务。5、消防排烟。利用排烟车(机)加速排烟,或利用喷雾水驱散浓烟,进一步缩小充烟范围,有助于人命救助行动的顺利进行。6、现场照明。利用救生照明绳、移动式强光灯等照明器具,加强火灾现场照明,便于救援人员搜索并发现遇险乘客。四、特别警示(一)坚持快速反应,并集中调集兵力于事故现场,为有效实施人命救助行动创造首要条件。(二)严密人命救助行动的组织指挥,做好相关协作单位的共同行动,确保人命救助行动的有序性和连贯性。(三)救援人员在实施人命救助行动中,必须采取相对应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严守安全行动要领,确保自身安全。(四)做好对遇难人员现场位置的标识工作,有助于分析研究地铁火灾事故中乘客的逃生意识行为,以利再战。(五)完善装备保障机制,保证人命救助所需装备的及时到位和补充。 上海市消防局司令部战训处工程师 施建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